《金刚经》是解决“心”的问题!

2025-03-04 08:19 佛学文库

禅 觉《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

禅 觉

《金刚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一部经典,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

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从深处说,《金刚经》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亦是很重要的。

但个人问题和宇宙问题在这里却是统一的,佛以刹那间去包容百、千、万世,将大千世界等同于一粒尘埃,是非常吸引人的观念。

但是《金刚经》却不是那么好懂,很多人都觉得很深奥。其实《金刚经》只讲三个字,就可以给你化解痛苦的源头,让你断一切苦。

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

南怀瑾先生曾说: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行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心是孕育一切快乐、痛苦的母体,好好地照应你的心念,不执著于小我,才能断一切苦。自我小我是不安心状态,催生痛苦;无我超我是以不变应万变的稳定的心态,远离痛苦。

无所住:不生执念,安住真心

无所住三个字,被视为金刚眼,意思是《金刚经》中的核心。人人生来都有一颗清净无垢的真心,但因迷恋各种诱惑,生出执念,烦恼、苦累。就像夸父追日,最终把自己累死在路上。无所住,就是要不生执念,安住真心。色、声、香、味、触一切皆是因缘产生的虚相,不执著这些,才能安住真心。安住真心,冬天穿棉袄,夏天戴草帽,也会与真理同来同去,快乐无比。六祖惠能,原是一个樵夫。一天,他在街边员外家窗下卖柴,听到屋主人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恍然惊觉,万虑消融,生起清净心。

种善根:种下善根,得无量福德

没有种善根的人,贪图享受、害怕困苦,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到头来一事无成;种下善根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不放弃,所谓的挫折,也只能让他变得越来越强大。

生净信:不迷信,不盲信,要正信

世俗是个大染缸,你要没有自己的正信,就只能被无尽的烦恼淹没。正信,即真实正确的信仰,不是什么迷信盲信。凡是正信,都要经得起时代的考验,通得过环境的变迁,赢得实践的考查。检验正信的三大标准:第一是永久性,第二是普遍性,第三是必然性。正信,就像树的根。根深蒂固后,方能枝繁叶茂,经得起风吹雨打,不被烦恼、痛苦淹没。

 如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世间一切有形的事物、有为的方法,都如那美梦、幻景、水泡、影子、露水、闪电一般。梦、幻、泡、影、露、电六种事物,都是不真实的,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才不能够扑上去、陷进去。对任何事物都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才不至于被迷惑、生烦恼。梦:大脑皮层产生的幻象。幻:幻术其实只是障眼法。泡:水泡滴在地上,转眼就不见了。影:光被遮住而成影,这也是假的。露:日出后露珠就不见了。电:即生即灭,也是无常。

 无为法:无法生万法,不迷信任何工具、手段

有为法,只是工具,就像渡河的船一样,过河需用船,登岸不需舟。所以不应迷信任何的工具、手段。无为法是真实恒常的本体法性,包含一切法,又超越一切法,这就是无法生万法。没过河就把船扔掉,难以过这波涛汹涌的大河。

到岸仍拽船,只是徒给自己增添劳苦和烦累。

一切诸法,本性是大无为法

有为法只是过河的船,到岸弃掉登陆才能继续前进。无为法,就是不要执著于这个船,正如八仙过海,葫芦、蒲扇等物只是附了神通的载体而已,真正帮助他们渡海的,是他们所修炼的神通。修炼一颗没有执念的真心,就能断一切苦。

更新于:15天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