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智表 我研究佛经的动机是为了求知,不像有些人是受了严重的刺激,为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而信佛的。我并不是说这种信佛的动机完全不对,但受刺激后的神经,不免失去平衡,因而对佛教的各部门,反不能获得客观的观察..
◎ 尤智表
我研究佛经的动机是为了求知,不像有些人是受了严重的刺激,为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而信佛的。我并不是说这种信佛的动机完全不对,但受刺激后的神经,不免失去平衡,因而对佛教的各部门,反不能获得客观的观察,我是学科学的,对于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是信仰很坚定的,要是见到佛教的理论与科学发生矛盾的时候,我是宁舍彼而就此的。我的研究佛经纯粹属于科学的探讨工作,预备把这探讨的结果真诚坦白的贡献于我科学家之前。研究佛经的目的,我已在第一节里说明,现在只就下列三点作个结论:
(A) 佛教对于物与物,心与心,心与物的种种关系都有精辟的理论。科学的研究对象着眼于物与物的关系,我专就这一个关系,把佛教与科学作比较,觉得现代的科学正在用实例证实佛教的理论。只可惜科学对于后两种关系,还没有进行研究,所以无从对照。但用因明学的比量的方法来推测,也可以知道后二者的理论是不会错误的。例如,佛说物物皆是依他缘起,能生的因必为所生的果,所生的果必为能生的因,因与果是平等的。这样,佛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正与上面的平等主义相符。因为物与物既然平等,那末心与心也自应该平等。又佛说,能见的心是八识见分,所见的物是八识相分,能所都是八识所变,这样,非但说心物平等,也可以说心物简直是属于一家,这和前面所说也是一贯的,并没有自语相违的过失。因此,我断定佛教的理论是极端健全的,和现代科学是一致的。
(B) 佛教的修行方法,上文已约略说过。在家居士除受三归五戒外,看教参禅学密念佛,可以随他自己的需要,既不妨害他的学问事业,也不化费时间金钱,而且于学问事业有极大的帮助,五戒中的盗淫(单指邪淫)妄酒四戒,本是世间公认的美德,只有杀戒中关于不食众生肉一点,在普通人看来,也许以和现代的生活环境不合。但素食的习惯,不特是佛家的主张,就是不信佛的欧美人士也同样提倡的。很多长寿的老人大都是素食者。因为动物脂肪可使胆固醇增高,会引起种种疾病。而素食不但能保养仁慈恻隐之心,同时亦可保持个人的健康,绝不是出于迷信的动机。在家学佛可以自愿地受一戒,二戒以至四、五戒,随时可受,亦随时可舍,但破戒则为佛法所不许。因此学佛的条件是很宽的,是人人能够接受的。
(C)佛的定义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所以佛是人格的最高标准。到了佛的地位,就获得了无条件的自由。世间的自由是以人我为界限的,是受法律的限制;佛则不然,因为佛与佛及佛与众生,都没有人我的界限,如灯光般互不妨碍,又因为佛是大觉者,既没有贪嗔烦恼和种种邪见恶业,所以不须受法律的限制。
再说到了佛的地位,心和物已成一体,心能转物,不为物转,所以他的物质享受是无限制的。他非但不被物质所限,连时空等概念,也是随心而变,不受束缚,不像我们不能留住一秒钟的时间,也不能预知未来的事变。现代交通发达、缩地有术,然太空中无量星球,怎能于半日间游历周遍,如极乐国土的众生呢?
佛教指出了这个最高标准,我们纵然不能达到,已是对人生有无上的价值。何况佛教所讲的五戒十善,都是切实容易实践的。我国的人民大众无形中或多或少地熏染了佛教的精神,大多数人都信死后不灭。随善恶业升沉六道,因果报应,历历不爽。所以佛教在无形中已对人民大众做着存善去恶的公德培养工作。我国民族性之所以爱好和平,可以说大部分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但有些不了解佛教的人,又往往为知见所障,把佛教和一般宗教同等看待,认为它与科学背道而驰,就不屑一读佛经。因此,使这无价的宝贵文化,堙没不彰。作者忝居科学工作者之列,既以科学方法发现这一宝藏,谨以忠实客观的文字贡献于我国学术界之前。
摘自《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
更新于:2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