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的波章管理

2025-02-05 08:38 佛学文库

南传佛教的波章管理◎ 郑筱筠除了佛教界内部的管理模式外,中国南传佛教还形成了一个波章管理体系。其中波章角色的设立对于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标志。波章是曾经在佛教寺院内修行并达到佛爷..

南传佛教的波章管理

◎ 郑筱筠

除了佛教界内部的管理模式外,中国南传佛教还形成了一个波章管理体系。其中波章角色的设立对于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标志。

波章是曾经在佛教寺院内修行并达到佛爷这一级别,后来又还俗的世俗之人,在民间,他被称为康朗(傣语为知识分子),只有具备康朗身份后,他才有可能被选为波章,但并不是所有的康朗都可以成为波章的,他要修行达到一定僧阶后才可能成为波章。

波章在管理层面上可以同时与佛教界和世俗社会进行沟通和融合,这是南传佛教管理体系不同于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管理体系之处。就佛教事务管理的角度来看,波章是佛教仪式的主持者,是神圣世界和世俗世界的沟通者。在举行佛事活动仪式时,他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德宏的阿昌族和德昂族地区,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具有神圣的权威性。

他负责组织信众进行佛事活动,在寺院经济的管理方面,他要参与佛教寺院、佛塔的管理工作,对佛寺、佛塔的建立、维修以及相关事项负责,对寺院的经济负责或参与管理,在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经济管理体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可以代表寺院与世俗世界进行经济事务活动。但是,他却属于世俗之人,在平时他们不脱离生产,未享有任何宗教特权,参加宗教活动时也无报酬。他可以管理信众,却不得管理佛教内部事务,不得干涉管理僧团。出于对佛教的执著,他无私地参与佛教事务的管理。

与中国南传佛教金字塔型管理模式相对应,在民间的波章们也存在一个金字塔型管理模式,即以总佛寺波章为顶层,逐渐向下分布,形成总佛寺--中心佛教--村寨佛寺的管理结构,其中由于村寨佛寺波章由中心佛寺波章负责管理,而中心佛寺的波章就由总佛寺的波章管理。另外,在数量方面,由于基层的村寨佛寺数量较多,故各个村寨佛寺的波章数量总和较多,逐级向上递减,到总佛寺时为最少。应该说,正是这样的世俗性的波章管理制度的存在才使得南传佛教管理触角深入到基层,使佛事活动有序地开展。

摘自《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2期

更新于:1个月前

相关阅读


点评内容

分享

复制链接
赞赏

打赏我们

打赏藏经阁网站站长

藏经阁 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扫一扫二维码,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