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谦受宜满招损 内容: ◎ 郝凤波原文: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没有一点不可以告人的事;一个有高深修养的君子,他的才学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绝对不让人家轻易知道。 胸怀坦荡是做人的原则之一,蕴藏才华则是处世的准则。 德才兼备的君子并不忌讳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但自己的才华却不能炫耀,更不能持才傲物,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铭记它能令人终生受益。 当然蕴藏才华并不是使自己的才干深藏不露,否则每个人都空怀才学,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损失,要正确把握发挥才干和抓住时机的关系,才能永不消极颓废,脚踏实地的干出一番事业来。 曾经有一个学者,学富五车,精通各种知识,所以自认为无人可以和自己相比,很是骄傲。 他听说有个禅师才学渊博,非常厉害,很多人在他面前都称赞那个禅师,学者很不服气,打算找禅师一比高下。 学者来到禅师所在的寺院,要求面见禅师,并对禅师说:我是来求教的。 禅师打量了学者片刻,将他请进自己的禅堂,然后亲自为学者倒茶。 学者眼看着茶杯已经满了,但禅师还在不停地倒水,水满出来,流得到处都是。 禅师,茶杯已经满了。 是啊,是满了。 禅师放下茶壶说,就是因为它满了,所以才什么都倒不进去。 你的心就是这样,它已经被骄傲、自满占满了,你向我求教怎么能听得进去呢? 圣人早就告诉我们:满招损,谦受益。 一个人太出风头,就会遭受打击;一个人过分完美,反而会遭到挑剔和批评。 大多数人能够同情弱者,却敌视比自己强的人,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所以为人处世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能狂妄自大。 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生活方式影响很大。 道家是以虚无为本,认为天地之间都是空虚状态,但是这种空虚却是无穷无尽的,万物就是从这种空虚中产生。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膑,遭到庞涓暗算后,身陷绝境。 然而孙膑不向恶势力妥协,他决定佯狂诈疯,以减少庞涓的警觉,然后再图逃脱之计。 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一会儿又呕吐起来,接着发怒,张大眼睛乱叫不止。 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膑痰涎满面,伏在地上大笑不止。 过了一会儿,又号啕大哭,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狂疯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披发覆面,就势倒卧猪粪污水里。 此后庞涓虽然半信半疑,但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大大地松懈了。 孙膑也终日狂言诞语,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白天混迹于市井,晚上仍然回到猪圈之中。 过了一些天,庞涓终于买下了孙膑推销的傻气而自变愚蠢,相信孙膑真的疯了。 这才使孙膑不久后得以逃出魏国。 人们凡事都求全求美,绞尽脑汁企图来达到这个目标。 其实,不论任何事情都不应妄想登峰造极,因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也就是有上台必然有下台的一天,事情到了一定的限度必然发生质的变化。 一件事成功了,如果不及时总结,保持清醒的头脑,反而骄傲自满,沉溺于过去的成功之中,那么就可能使事情走向反面。 洪应明提醒世人,总想展示自己的才华,是缺乏见识的表现。 一个真正学问广博的人,却表现甚少;学识贫乏的人却常常卖弄自己。 心理上的自满状态,会导致人丧失继续进取的兴趣,或者也会导致人疯狂地进取的冲动。 不管是丧失了进取心还是异化了进取心,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忽视自我检点,忽视周围的危险。 言行上的自满姿态,就表现为得意洋洋或者不可一世。 这恰恰是招人厌恶、引人嫉恨的典型嘴脸。 摘自《菜根谭每日读》 发布时间:2025-03-06 08:43:1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