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做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 内容: 做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 陈泰先世界上,自欺比欺人要容易得多,只有诚实面对自己,坦然接受自己,才能不被他人所左右,做好真正的自己。 明朝有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人一出生就一直反复地做这三件事,直到死亡。 当人们感叹诚信危机、世风日下的时候,是否问过自己的心:我对自己诚实吗? 事实上,人们总是自欺比欺人要容易得多。 曾经有一个被称为魔鬼城的地方。 在600年时间里,凡是走进小城的外地人,没有一个不上当受骗的。 然而,自从一位智者来到这里,这个说法就被打破了! 因为,他作为一个外地人,在小城住了一年,不但头脑和以前一样清晰,而且随身携带的东西一件也没有丢。 这位智慧者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绝招秘法呢? 这位智者死后,有许多人到他的家中寻找秘方,结果看见了一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这么一行字:当你对自己诚实时,天下就没有人能够欺骗你。 这句话,正是这位智者留给后人的秘方。 孔小姐的故事也许能够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不自欺。 三年前的一天,孔小姐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劝阻,毅然辞掉了一个绚烂的处于人生的金字塔尖的高层职位,并强迫自己回归平淡的生活,并且有一段时间过着无业游民的生活,很多亲朋好友都觉得讶异与不解,因为辞掉的那份工作是许多上班族梦寐以求的职位,她居然就轻易地放弃了。 面对亲友不断的关心和探问,她总是以健康的理由来敷衍,其实真正的理由是,她已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和远景在哪里,在工作上也遇到了瓶颈和阻碍,那段时间孔小姐的工作情绪相当的低落,工作上的一些事显得忙碌而且迟钝,后来她也曾扪心自问,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是否做对了。 不过,现在的孔小姐觉得自己脚下的每一步路,都踩在坚硬的石板上,而不是踩在泥沼之中,心中开始有了踏实感,外在工作的标准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了解真实的自己,才能创造自己真正的未来。 诚实地面对自己,也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唯有正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懂得自己人生真正的追求。 有时外在的绚烂、繁华反而显得空虚,不如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也才能真正快乐的生活。 佛经上说:我们应该诚实地修行并且不自欺。 佛家认为,不可以自欺,就是不能欺骗自己。 欺骗别人很容易,欺骗自己就是罪孽。 像佛徒那样天天读诵《了凡四训》、《感应篇》等佛家经典,把其当做一面镜子,一早一晚都要对照镜子检验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只要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重新找回了自己真正的梦想。 人只有面对自我,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去生活,才不会虚度人生。 真正地了解自己,不被外界的浮华所左右,不被虚无的外表禁锢住心灵的自由,这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方式。 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人,是勇敢的人。 欺人,你不可能一辈子欺骗所有的人,而欺自己,则会一辈子陷在自我欺骗的泥沼里无法自拔。 人们总是迫于生活,而去走别人所限定规划的人生,也许那并非本意,还要强做欢笑。 何不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期望,去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做回真正的自己。 人活着要对自己诚实点,才会活得快乐。 摘自《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发布时间:2025-03-07 08:28:5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