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语辑要 内容: 法 语 辑 要 ◎ 海 涛 1. 以要言之,无方便者虽行六波罗蜜,内不能离我心,外取诸法相,所谓我是施者,彼是受者,是布施物。 是因缘故,不能到佛道! 2. 是人无般若波罗蜜无方便力,过去作功德无方便故,邪行不正。 是人离般若波罗蜜故,深着善法。 今从佛闻般若波罗蜜,深厌世间,慈悲心薄,故求自利,不受一切法,即得阿罗汉,于般若无咎。 如人持器诣海,随器大小,各自取足。 3. 菩萨常行应萨婆若心,则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不着一切法,常集一切助道法故。 4. 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5. 佛言:诸善男子! 汝等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易得耳! 何以故? 无有定法--众生所着处,但颠倒故众生着。 是故汝当自离生死,亦当教他离生死。 汝等当发心能自利益,亦当得利益他人! 6. 菩萨应语众生:一、汝等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既自得度,复能度脱众生! 二、度脱众生者,菩萨自乘大乘得度,以三乘随众生所应度而度之,既自利益,复利益他人。 三、利益他者,既自作佛而以三乘度脱众生。 若菩萨能如是行般若波罗蜜者,从初发心终不堕三恶道,常作转轮圣王者。 7. 菩萨多生欲界。 何以故? 一、以无色界中无形故,不可教化;二、色界中多味着禅定乐,无厌恶心故难化;三、亦不生欲天,所以者何? 着妙五欲多故难化。 四、在人中,世世以四事摄众生故,作转轮圣王。 辑自 《大智度论》 发布时间:2025-03-15 08:44:2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