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那烂陀300烈士史诗 内容: ◎ 佚 名 一次,祈竹活佛去到印度那烂陀佛教大学遗址,拿了一些泥,后来撒在大藏寺辩经院。 当时他说,这不只是为了取其历史最高佛教教育权威的缘起而已。 那烂陀大学,不只是兴盛的时候很有代表性,而且,它的灭亡也很有代表性。 然后,活佛说了大学在世界上消失前最后几天发生的事:当时,回教入侵,包围了大学。 那烂陀有四方大门,他们就在门口,要求里面的和尚学僧轮着出来。 在门口,如果你喊我放弃佛教三宝,就可以自由离开,如果你不说,就马上砍头(活佛说佛教历史内是这样说的,但我看西方研究,说当时是部分砍头、部分集中活活烧死),然后轮到下一位第一个出来,不放弃,砍,第二个出来,不放弃,砍和尚有很多嘛,这样排队一个一个处理,也得很久,可是,结果到最后没有人了,他们发现,为了求生而放弃三宝的一个都没有,所以,最后没有一个学僧存活下来,那烂陀就这样被灭门了。 活佛说,大学被灭门,一个都不剩,固然是佛教的历史悲剧,然而,在那种条件下一个都没活,其实(同时)也是佛 教徒的骄傲。 活佛说,作为佛弟子,如果我们能有那烂陀全盛时期学僧的学问固然是好,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最后被灭门的学僧那样的归依的量! 西方文化中,谈到烈士,往往会引用希腊历史上的300个Spartans对敌80000异教士兵最后全部自愿战死没有一个投降的故事为典范(这个故事,多次被拍成电影,前几年的《300》及相关的电子游戏,是其中一个版本,这电影大陆好像叫《斯巴达》)。 客观说,在被灭门前许多年,那烂陀受着多年来婆罗门教、穆斯林的打击,其实早已今非昔比,只是比名存实亡轻微强一点而已,早就不能和其全盛期相比了。 然而,它的最后,却像是一盏油枯将尽的灯那样,最后还突然闪一闪亮光,然后才灭掉。 它被灭门的结局,是悲惨的,但一点都不丢人。 活佛说故事的时候,当时我想,最后的那烂陀,其实就是一个佛教版的300烈士史诗。 实际上,最初刚刚学佛,读那烂陀历史,心理上和阅读故宫、长城、罗浮宫、金字塔历史差不多感觉而已。 很多相关介绍,主要都是讲它全盛时期的风光、影响力,我是根本没啥感觉。 可是,后来听活佛提及介绍、每次赞美那烂陀,都以它最后那几天发生的事为骄傲,每次都是集中讲这段最后几天的历史。 反而是活佛的这个另类介绍的角度和观点(特别是以下最后那段),对我影响很深:1、那烂陀大学,不只是兴盛的时候很有代表性,而且,它的灭亡也很有代表性2、大学被灭门,一个都不剩,固然是佛教的历史悲剧,然而,在那个条件下,一个都没活,其实同时也是佛教徒的骄傲3、作为佛教徒,如果我们能有那烂陀全盛时期学僧的学问固然是好,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最后被灭门的学僧那样的归依的量! 摘自《南普陀寺》 发布时间:2024-02-23 08:17:3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