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随便乱发脾气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内容: 随便乱发脾气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又又又发脾气了,这么暴躁地大喊大叫,本能地不让别人占一点上风,歇息底里,一气呵成,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郁闷,我到底为什么这样爱生气? 前几天跟母亲生气,今天又揍了女儿,我读了这么多法义,一对境却觉得不知如何应用,于是郁闷又加深了一些,感觉被情绪淹没,透不过气。 现在能想出的最佳办法,只能是梳理情绪。 梳理事情的脉络。 从而找到被重重迷雾般的无明遮蔽的“我”的情绪根源。 对于母亲,我与她的心结由来已久,从记事以来,我们几乎从未和谐相处过。 母亲是个幸运儿,从小聪明漂亮,又是家中最小,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的贫乏年代,她也从未吃过一点苦。 和父亲结婚后,因为身体不好,父亲一直对她多有谦让。 有了我之后,母亲更是从没有上过班,长期在家休养。 世界观的扁平狭窄,加上先天任性,母亲养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主观、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她从来不关心也不了解我,我任何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她都从不知晓,我感觉自己在她的心里可能是个隐形人。 而且她性格暴躁,经常莫名为了点芝麻小事就在家发脾气。 很久以来,我总觉得家里没有母亲,反而有个“妹妹”,经常跟她矛盾不断。 我们关系最差的时候,只要听到她说话,无论什么内容,我都会条件反射地生气。 我觉得她无知,武断,颐指气使,对她各种讨厌反感。 这种长期对抗甚至改变了我的性格,我变得和她一样易怒暴躁。 我常常问自己,经历了十年浩劫,他们这个年龄段没有文化是常态,很多同学父母也是这样,为什么别人家都好好的呢? 别人家的父母应该都爱自己的孩子吧,如果我能时常感受到母亲的关心,也许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我是缺少母爱,缺少存在感,母亲做得不够好,所以我有理由生气。 对于女儿,由于我和母亲的关系不融洽,所以我尽力想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常常幻想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有智慧、诸事顺利的人。 可不幸的是,处理不好和母亲的关系,我也处理不好和女儿的关系。 尽管我自以为是地为她做了很多,但我和女儿之间还是经常会有摩擦。 简而言之,每次当我看到她有什么行为和我的设定有所不同时,我就会渐渐失去耐心。 而有时当她表现得足够乖巧聪明时,我又会觉得这是上帝送来的天使。 真正的爱是了解。 原来是我不够爱她,我爱的只是自己思想意识中的理想女儿,而并非她本人。 当我脑中闪现出佛陀和导师的智慧法语时,这一连串的问题好像隐约找到了出口。 一切的一切来自于不接纳。 我在心里设想了母亲和女儿应有的样子,而不懂用缘起法去观照接纳他们本来的样子,这是无知;我非但不懂得接纳,而且日复一日地在心里重复我固有的设想,让它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这是执著;当我执著于自己的执著,却在生活中得不到回应和改善时,便生起烦恼;当我深陷烦恼之中,也就看不见母亲除了我列举的这些缺点之外,还有更多优点。 母亲为人十分善良,热心公益也爱帮助人;她性格开朗,喜欢学习新事物,不管上网淘宝还是微信聊天,都玩得很溜;她爱整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还给我们做好一日三餐。 同时,我也看不见女儿的优点。 她虽然才7岁,但是生活基本自理,自己洗澡洗脸,还帮着打扫浴室;她没有现在独生子女的自私,乐于分享,喜欢交朋友;她也很疼爱我,无论有什么好吃的,总要给我留一份,自己绝不肯独享。 我忽略了她们的优点,却死盯着缺点,生气、发脾气,把生活越过越糟,这是造业。 我一次次把母亲的暴躁脾气复制到自己身上,再以身示范给女儿看,这是轮回的苦果。 如果我拥有正见和智慧,我可以把这些结一个个解开。 我可以从自己做起,用行为感化他人,行不言之教;我可以把心量打开,多想他人的苦乐,少想自己的苦乐,去助人、去利人;如果我真的爱这个世界,心便会充满力量。 发布时间:2025-03-30 08:14:2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