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少存一些利害得失的观念,生活将会有更多的阳光 内容: 我们很容易有非此即彼的观念。 以为自己不富有,拼命赚钱;以为自己不够有权势,拼命谋升职;以为自己胖,拼命减肥;以为自己不快乐,拼命找消遣。 所谓贫富、贵贱、胖瘦、快不快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价值观和个性等因素,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影响我们做出的抉择。 竞争成了人际关系的代名词,并且人人身不由己。 担心被;物竞天择地淘汰掉,内心常处于焦虑之中。 失掉了士夫那种;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甚至闲适也变成了一种消费。 面对西方的价值观,我们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底蕴,人们把竞争当作唯一出路。 《易经》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说:;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这讲的都是自强,;自强是自尊、自立,没有要与人争斗的意思。 竞争必然存在输赢,自强不必考虑成败。 《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淮南子》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 祸福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缘变化,结果也随之改变。 如果被互相对立的观念所束缚,患得患失,哪里有自在可言呢。 弘一法师晚年的时候,曾住在蓬壶山间的茅棚里。 那里老鼠很猖獗,不仅咬衣服、咬书,连佛像都咬,粪便还弄污了佛像。 弘一法师想到为老鼠留饭,又为它们念咒回向,不久人与鼠就能和平相处。 如果以对立的观点,似乎只有互相伤害一条路。 伤害过我们的成为敌人,帮助过我们的成为朋友。 敌人和朋友的设定,只因为当前的条件而成立,并非永远不变。 遇到对立的因素,需要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转化。 对立的心态是内心程式化的表现。 一些相对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间,但也很容易让我们执著对错、是非,而看不到一体的两面。 事物处在恒常的变化之中,我们的心态不灵活,就不能适应外界的变化。 内心减轻一些人我是非,层层乌云终将消散。 观念里少存一些利害得失,我们的生活会拥有更多的阳光。 发布时间:2025-04-07 09:42:3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0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