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难陀 内容: 文物编号:AR-003   文物规格:3mm~4. 5mm   文物形状:不规则固体状   文物颜色:米牙白色  阿难陀-多闻第一   阿难陀为梵语 Ananda 的音译,简称难陀,意为庆喜欢喜。 他是提婆达多之弟,甘露饭王之子,是佛陀的堂弟。 他幼小时就抱出家之志,曾师事十力迦叶。 佛陀55岁时,他皈依佛陀。 由于他年轻聪明,又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后便被众弟子推举为佛陀的侍从(侍者)。 他专心侍奉佛陀,形影不离,直至佛陀涅时止,跟随佛陀前后达25年之久。 他长于记忆,凡是佛陀所说教法他都能铭记不忘,在佛陀弟子中数他闻法最多,因此而赢得多闻第一的称誉。 佛陀涅后,迦叶尊者为保存佛法,召集了499名已证得阿罗汉的佛弟子结集佛法,阿难因未证得圣果被拒绝在外。 他为此生大惭愧,便于当夜勇猛精进,终于在一夜之间证得阿罗汉果,加入了结集佛法的队伍。 在结集大会上,阿难诵出了包括《四阿含经》、《譬喻经》、《法句经》在内的全部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意为佛经)圣典。 他对佛陀一生言教的结集和后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阿难在佛弟子中不仅才华出众,佛学渊博,而且人品也高洁不凡。 当他被推为佛陀侍者时,为避免嫌疑,他提出佛陀的新旧衣服他决不穿等三个要求,受到佛陀的称扬。 他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诚恳。 在佛弟子中他的人缘最好,尤其是女众更喜欢与他接近。 他曾请示佛陀恩准其姨母波波提夫人出家。 佛教僧团中比丘尼的产生与阿难在佛前奔走呼吁是分不开的。 王舍城结集后,阿难四处弘法。 20年后,他接大迦叶尊者之法,成为僧团的领袖。 这时他66岁。 当活到120岁时,他目睹人世我执深重,不依佛法行事,佛的大弟子又相继离去,于是便决意涅。 相传在他即将入灭之时,位于印度恒河两岸的摩揭陀与毗舍离两国为争他的舍利,关系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为了平息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阿难利用神通力量在恒河上空入灭,将身体化作两半,分与两国供奉,一场战火平息于未燃。 阿难临涅时还为众生着想,正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 发布时间:2025-04-19 08:03:2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