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搞清楚佛与众生,诸佛与自我的关系,其实也就悟入佛道了 内容: 搞清楚佛与众生,诸佛与自我的关系,其实也就悟入佛道了凡夫之所以很难成佛,关键就在总是放不下分别执著,这是我们无量劫来的习气,很容易犯过失。 祖师讲得好,「全在了他即自」,了是明了,知道自他不二,他是阿弥陀佛,自是自己,阿弥陀佛跟自己本来就是一体,是自性弥陀。 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 自性变的。 我从哪裡来的? 也是自性变的,我跟阿弥陀佛同一个自性。 这个道理很深,真正契入这个境界,肯定这桩事情是真的,那你叫证得,你就是宗门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他佛跟自佛是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这个自性变的,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也是这个自性变的。 你要晓得诸佛如来跟芸芸众生跟我是什么关系,搞清楚了,也就悟道了。 佛法在伦理上讲得非常圆满,伦理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众生世界的关系。 佛法不但把人与人的关系讲出来,人与所有一切动物的关系,跟所有一切树木花草的关系,跟山河大地的关系,跟虚空法界不同维次空间那些生物的关系,全都说出来了,可以说伦理讲到究竟圆满是大乘佛法。 特别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看到「世界成就」、「华藏世界」,那都讲伦理。 如何将这些关系处理得很好,那是德行,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相,处理都不离自性,性德的流露。 性德的核心,我们中国老祖宗真的发掘出来,核心就是「孝」。 所以中华文化,讲中国特色,用一个字来讲就是孝,佛法里头也是这个孝。 你看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以这个为基础,孝亲尊师。 能够真正觉悟不容易,觉悟之后,这些分别就没有了,不会再说他佛、自佛,不会再有这个念头;有这个念头就是有对立吗。 有自、有他。 所以蕅益大师说,如果忌讳他佛,他见没忘;若偏重自佛,那是我见颠倒,我见未忘。 自他对立,那就变成二法,就不是佛法。 像惠能大师在光孝寺,第一次跟印宗法师见面,印宗法师向他请教,你在黄梅的时候,五祖讲禅定、解脱,他老人家是怎么讲法? 惠能大师给他解释,讲禅定、解脱,解脱是涅槃的意思,惠能大师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 能大师这句话怎样理解,我们能体会到吗? 印宗法师还是二法,也就是还有分别执著,惠能大师二融成一体了。 不但禅定、解脱是一不是二,一切法都是一,世间法跟佛法也是一,觉悟了叫出世法,叫佛法,不觉悟就叫世间法。 真的是一不是二。 觉悟之后,找不到二,所以入不二门,为什么? 分别、执著都没有,哪来的二法! 这个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什么人的境界? 大乘教里常讲的「圆教八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始名真得无生法忍」。 佛讲无生法,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我们听了这句话,一定会说:释迦牟尼佛,我看到人生老病死,我看到花开花谢,怎么会没有生灭? 我们不懂,真的,真的没有生灭? 这个常识要是稍稍能够明白一点,去读《还源观》,那里面讲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不能证实,八地菩萨见到。 我们在《华严》上读到,圆教初住,破无明,证法身,他就见到无念无生,脱离十法界。 十法界就是有生有灭。 十法界从哪里来的? 阿赖耶变现的。 阿赖耶的三细相,现在科学家讲得很像,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除这三样,什么都没有。 这三样是什么? 第一个是能量,第二个是物质,第三个是信息。 佛给我们讲阿赖耶三细相,是业相,转向、境界相,业相就是能量,转向就是信息,境界相就是物质。 这三个现象如何变现出宇宙、变现出万物、变现出我们这个人,科学家说不出来。 初住菩萨是把起心动念放下了,不起心不动念,分别执著当然没有,分别是从起心动念以后才有分别,分别之后才有执著。 这个东西统统放下,证得常寂光。 常寂光里头,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境界,你没有办法想像,你也说不出,它真的存在,永恒存在,不生不灭。 起不起作用? 起作用,众生有感它就有应,这个感应道交也很难想像。 我们学佛法,对这个事情总是有怀疑,这个怀疑不是怀疑它有问题,而是没有证悟。 为什么不能证得? 起心动念没放下。 分别执著比一般人轻了,一般人为什么连解悟都有那么困难? 那是分别执著太重,这是障碍你的悟入,不止是证悟,解悟都被障碍,何况证悟。 这个世界之所以好像存在,那是什么原因? 念念相续,妄心就是起心动念。 「无住生心」,无住是清净寂灭,佛门的术语叫大般涅槃,在净土里面讲就是常寂光,实际上就是自性;回归自性,妄尽还源,还源就没有住了。 他生心,生什么心? 众生有感他就有应,这个应就是大慈悲心、大菩提心。 所以,涅槃的境界它不是死的,它是活活泼泼,因为这种境界裡头,它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这很奇怪,没有精神现象,它活活泼泼的,它不是死的。 所以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极其微细的感他都有应,再微弱的,我们今天科学仪器探测不到,无住心是真心,它能感应到,它感的反射就是应,应就是生心。 生什麽心? 绝对不是有意,他没有意,他没有念,所以叫应,众生有感他就应,应是随顺感的那一方,自己绝对没有起心动念。 《楞严经》上说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是感应的原理,众生求佛,他就现佛身,众生求菩萨,他就现菩萨身,他什么身都能现。 你喜欢什么他就现什么,能现树木花草,也能现山河大地,所现的身,这个应身肯定帮助你有悟处。 感应的道理,我们在《华严经》裡面讲得很多,有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决定有应。 这个境界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 整个宇宙,我们讲宇宙,这个概念上没有佛讲得清楚,佛讲法界,法界比宇宙更有意思,无量无边! 我们看到「华藏世界品」才知道世界之大,我们天文家所讲的这个还没有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在整个宇宙是很小很小的一点,微不足道。 宇宙太大了,自性太大了,宇宙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自性是一个,所以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 你想想看,法界裡头,每一尊佛的国土里头都有十法界。 一真法界里头他不起心不动念,不会给你起感应道交作用,可是十法界有。 十法界的众生起心动念,每个念头都周遍法界,每个念头出生无尽、含容空有,三种周遍,这个速度太快了,就同时的。 我们起个念头,不管什么念头,念头一起就周遍法界,自性它统统收到,这信息收到,它就有反应。 就像日本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一样,他这个实验反应还相当迟钝,还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自性跟我们一切众生的反应是立即的、同时的。 你要是真正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你对于诸佛菩萨感恩的心会生起来。 为什麽? 无时无刻不在照顾你,无时无刻不在关怀你,比父母关怀儿女还要周到。 为什麽我们现在还变成这个样子? 是我们自己不回头,不知道学好,自作自受,有什麽法子? 无论我们在哪一道,畜生道也好,饿鬼道也好,地狱道也好,都是同样关怀。 所以,对佛菩萨能生起真正感恩的心,你就会真正学习,就有诚意来学习。 有诚意,成就就快了,印光大师讲,十分诚意有十分的收获。 不学《还源观》,我们对于这个概念还是模糊,不十分清楚,学完《还源观》之后我们就很清楚了。 这个感恩的心踏实,对一切诸佛如来,再回过头对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的,「一切众生是未来佛」,这句话也是真的,你肯定一世一世的在转变,一世一世的提升自己境界,一定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回归自性那一天。 在人世间讲,这个时间很长,可是在实报土讲,它那裡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没有时间就没有前后,没有先后,没有空间就没有距离,这是无住生心的妙谛。 发布时间:2024-02-28 07:35:3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