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易经:心态好的人,一辈子都好 内容: 心态,决定命运古时候,有个读书人第三次进京赶考,住进前两次考试时住过的店里。 当天夜里他连着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是自己在墙上种高粱,第二次是天下大雨,他戴着斗笠,还打了把伞。 第二天读书人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开口说道:你还是收拾收拾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高粱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还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 读书人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就问他:明天才考试,你怎么今天就回家啊? 读书人把解梦的事说了。 店老板说:依我看,算命的解的不对,客官这次一定能够高中。 你仔细想想,墙上种高粱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稳上加稳吗? 读书人一听,觉得店老板的话更有道理,于是振奋精神参加了考试,结果居然中了个榜眼。 心态决定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从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心态消极的人只看到危,而心态积极的人则看到机。 心态积极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希望,让心灵拥有更加广阔的天空;心态消极的人看到的永远是危机,让人感觉到生活处处是阴影。 心态的正确姿势积极健康的心态应该有正确的姿势。 《易经》: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君子处世,内心强大,勇往直前,毫不畏惧,就算处于艰难之时,不被人理解,仍然能够保持内心平衡,不怨天尤人,而是沉潜起来,等待时机。 这就是《易经》教导的,心态的正确姿势,后来还有无欲则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类似说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何获得这样的心态,靠的还是不断地实践和感悟,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1. 敬畏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 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 《易经》:天垂象,见吉凶。 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规,万物有法则。 自然、生死、善恶是我们要敬畏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举头三尺有神明。 有所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 知道敬畏,才能保护我们内心的良知。 曾经中国人不缺敬畏,害怕天打五雷劈。 今天,面对伤害孩子的事件,想问一句,中国人,你还有敬畏之心吗? 2. 慈悲《易经》: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就是慈悲。 慈悲是托起世界,使众生解脱的力量。 当心中有了慈悲,才知生命尽是天籁。 有慈悲心的人,有大智慧,也都有大的福报。 慈悲就是包容,是放大心量。 没有慈悲的人,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具有慈悲的人,则能看开很多。 世间没有可恨的人,只有可怜的人。 这句话道出的,正是慈悲的真谛。 3. 舍得《易经》中有损、益二卦,有损就有益,有得必有失。 同样,舍得意味着:舍才能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学会放弃才能拥有,全部得到是不现实的。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中,要舍弃不恰当的自我定位,要忘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苛求、不奢求、不强求,才是舍得的最高境界。 4. 务实《易经》: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该静止的时候,必须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行动。 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 这实际上就是理性精神,就是务实心态。 务实心态是一种基于行为的态度,具备务实心态的人不会急功急利,不会投机取巧,而这是符合道的。 务实比聪明更重要。 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往往因为自己的聪明而忽略了实干。 有时,放下自己的聪明,务实地做点事情,持续把事情做透,才能真正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发布时间:2025-05-18 08:50:1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