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防护三门,有错必改!这样念佛,就是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 内容: 防护三门,有错必改! 这样念佛,就是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 念佛往生必须要有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再念佛,就决定往生。 印祖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念佛之人,必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勇为,方与佛合。 如是之人,决定往生。 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 修净土的人事事要心存忠恕。 “忠”就是忠诚,没有二心。 用现在语言来说,就是事事尽责任、尽义务。 《印光大师文钞》里有一段极好的开示,里面说:“‘忠’这个字可以贯穿在一切行为中。 人的心里如果有忠,就必定能孝养父母、恭敬兄长,与亲族和睦,对朋友有信。 抚恤孤寡,对一切人和生命心怀仁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为什么呢? 如果有忠,就不会有欺诈;不欺诈,就尽本分;尽本分,则一切属于自己分内的事都必定会实行,绝对不用担心有虚假应付、不尽心尽力的情况出现。 ”大家修念佛法门,日常要做到事事有忠。 如果不忠,只是表面文章做得好,口里说得好听,那是不会和佛相应的。 这个“忠”是根本,没有了根本,怎么有成就呢? “恕”是“心”上加“如”。 “如心”就是将心比心的意思。 《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能加在别人身上,这就是“恕”。 拓展开来,广义的解释:只要是有情,就同样有离苦得乐的心,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替别人着想,就是心存“恕”道。 明白这点后,平时事事要心存“恕”道。 有好事时,要想:我想得安乐,他也想得安乐,能不能给他安乐呢? 不能全部给,能不能给一部分呢? 遇到不好的事,又想:我不想遇到这种事,他也不想,那我不能加在他身上啊! 或者见到别人有困难,就想:我能不能替他分担呢? 这样来实行,就是在行“恕”道。 “心心提防过愆”,就是时刻提防身体的行为有没有过失,口上说话有没有过失,起心动念有没有过失。 时时严密防护,丝毫不敢放纵。 “知过必改,见义勇为”,就是发现自己身上有过失就决定改正,见到事情应当去做就勇于实行。 能按以上这几条真实地奉行,自己的心就跟佛心相合,这样念佛就决定往生。 相反,事事不行“忠”“恕”,不防护三门,有过不改,应尽的义务不尽,那就和佛心相违,决定难以感通。 这段话非常重要,要时时拿来对照自己,在自己身上做出来。 很多人修持多年不见有进展,原因多出在没做好这几点上。 (注:本文选自智圆法师讲记) 发布时间:2025-06-10 09:17:2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