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灵山大佛-感受佛教世界的静逸和深远 内容: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符寺之旧址,为保存古迹,在恢复祥符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 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景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 大佛南面太湖,背倚灵山,左挽青龙(山),右牵白虎(山),关键还在于青龙山长于白虎山,据说在风水意义上这个相当难得。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灵山大佛是唯一一个可以倒过来念的景点--佛大山灵。 推荐行程:大壁照--五明桥--胜景门楼--洗心池--佛足坛--五智门--菩提大道--九龙灌浴--降魔壁--阿育王柱--天下第一掌--百子戏弥勒--祥福禅寺--灵山大佛--佛博馆--灵山梵宫--曼飞龙塔--五印坛城--出口(总体行程大约4小时)当然具体行程还是要因时制宜,尤其在旺季,要算好去梵宫的时间,尽量避开人流。 吉祥颂第一场在10点~传说中的华夏第一壁,灵山大照壁--湖光万顷尽琉璃~昔游天竺访灵鹫,叹息空荒忆法华;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 步入五明桥,汉白玉桥身,类似天安门的金水桥。 应该是隐喻佛教把人类文明分为五类,声明(语言学)、因明 (逻辑学)、内明(哲学)、医方明(医学)和工巧明(应用科学)。 迎面的胜境门楼糅合了徽式建筑的古朴端庄。 走过胜境门楼两边就是洗心池,佛曰:净化自己完全在于自己,别人无法代替。 心要怎么净化呢?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莫使染尘埃,或许这就是洗心池的意义吧~迎面就是佛足坛,相传佛祖涅磐前为弟子留下双足印,称为两足尊,是佛教徒千百年一直供奉的圣迹,后由唐玄奘法师到古印度取经时将其临摹带回国。 灵山佛足坛内供奉的佛足,足印长1. 2米,宽0. 6米,足底平满,五趾齐平。 佛祖一生传教50年,足迹遍布南亚大大小小的国家,直到涅磐~真心不明白大家总喜欢往圣洁的地方投币是什么意欲. .. 记得在清迈双龙寺,每个供奉的地方都可以免费领取莲花用以供奉,随缘乐助~五智门是一座具有深刻佛教文化内涵的大型石牌楼,门柱上刻有六度和六和。 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般若。 六和: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争,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或许就是想告诫路人处事修六度,待人以六和的道理吧。 步入菩提大道,菩提是梵文的音译,指觉悟的智慧和觉悟的途径。 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坐禅悟道成佛。 因此,菩提树被视为佛门圣树,两边种满了代表长寿的银杏树,后来发现,貌似是因为气候原因,我国通常都种植银杏树代替菩提树。 菩提大道路面上雕刻的祥云图案称为不断云,谐音不断运。 中间的图案是七步莲花,应该是引自释迦牟尼佛出生时步步生莲的典故吧。 菩提大道两边挂满了许愿牌。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与人的相识相遇,或许都是因缘聚合。 缘分是永不流逝的飨宴,我们适逢其会。 有些人,我们下一次还会再见;另一些人,不会再见了。 有一些人带给我们欢笑,另一些人,我们为他掉眼泪,把上辈子的债还了。 杯酒尽欢是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是有不散的筵席。 九龙灌浴广场,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 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 这个场景就是取义于此吧。 在九龙灌浴广场,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铜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巨大的水池。 当《佛之诞》音乐奏响时,巨大的六片莲花瓣徐徐绽开,一尊高达7. 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莲花中缓缓升起,九龙口中一齐喷射出数十米高的水柱,为太子佛像沐浴。 顷刻间,广场四方鼓乐齐鸣,喷泉百态千姿。 --摘自《百度百科》九龙灌浴一般每天开放五次,定时开启。 具体时间为10:00、11:30、13:00、14:45、16:45。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等到九龙灌浴盛景~降魔浮雕记载着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整壁由紫铜锻造而成,宽26米,高8米。 相传释迦牟尼在长达六年苦行后,在菩提树下打禅静思,并发誓若不能洞悉宇宙万物的道理,永远不离开此座。 佛祖的前下方,土地神跪在佛祖面前,向当地猎户诉说释迦牟尼成佛的事迹。 刚刚沐浴完天水的小鹿。 壁画的故事大意是:佛祖端坐,一手触地,为降魔印,佛祖两面分别展示了魔王分别用权欲、财宝、美色来引诱佛祖,用诽谤诬蔑佛祖,用魔兵魔将恐吓佛祖的场景,佛祖威然不为所动,将魔王的攻击一一击溃,经过七天七夜,终于克服了金钱、权力、女色、恐惧、诽谤等等障碍,终大彻大悟,成为真正的大觉者。 记得有这么个典故,白居易慕名拜访了禅禅师,了禅禅师就连他的床铺都是在树上,只能坐不能睡,白居易对他拜了三拜,问禅师:何为佛法? 了禅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阿育王柱,通高16. 9米,直径1. 8米,据说重达200多吨,金箍棒吧. .. 天下第一掌,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件,它与灵山大佛右手形状、大小完全一样,以1:1的比例复制而成。 手掌高达11. 7米,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宽5. 5 米,手指直径就达1米,总重量达13吨,由此可见大佛的雄伟高大了。 佛掌的印相为施无畏印,寓意驱除众生痛苦,令众生无畏无惧。 --摘自《百度百科》传说中的如来神掌啊~摸摸佛手,增福添寿~灵山有三处地方供信徒烧香,这里就是第一处。 百子戏弥勒,容天下难容之事,笑世间可笑之人~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塑有整整一百个形态各异的小顽童,叠罗汉的,拔河的,拿小树枝捅弥勒肚脐的,更有在弥勒身上撒尿的。 大肚能容,说的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千年古刹祥符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辈出,素有山连鹫岭,法继慈恩之誉。 据传说,唐代玄奘三藏法师曾游于此,因见寺后主峰与西天取经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赐名为小灵山,杭恽将军见玄奘法师如此喜欢这块风水宝地,就出资在山脚下修建了小灵山刹,并由玄奘的大徒弟窥基出任第一任主持。 --摘自《百度百科》缩小版的灵山大佛~坐亦禅,站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清,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到了北宋祥符年间,寺庙改名为祥符禅寺。 然世事沧桑,祥符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毁于战火。 改革开放后,这一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才得以重建,香火日益兴旺,成为太湖沿岸重要的佛教圣地。 寺内现存的古井莲池、银杏梅桩等成为历史文化的遗存和古刹千年风雨的见证,睹之使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摘自灵山景区介绍来时听司机说,最恐怖的时候堵车能堵五公里. .. 可见香火之旺,难怪门票越来越贵大雄宝殿前就是第二处敬香地点。 通往灵山大佛脚下的这道长长的阶梯就是登云道,一共216级,共分七个平台,从下往上看,只见台阶不见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见平台不见台阶,寓意救一生灵,胜造七级浮屠。 登云道中间有七幅巨型石刻,组成了一副灵山史卷,记载着灵山从唐玄奘弟子窥基法师开寺弘法到灵山大佛开光的辉煌历史。 佛教中认为人生共有108种烦恼和108种愿望,登上216级台阶,寓意烦恼尽消、心愿圆满。 上到登云古道顶端,进入佛教文化博物馆,沿途静静参品,尽头便有电梯直达佛脚。 灵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高达88米、国内最大的青铜佛像。 仰头望去,不禁为之惊叹啊,自然的博大和自身的渺小,岁月的长久和人生的短暂,在此刻的感觉特别明显~摸摸佛手有福气,抱抱佛脚保平安~站在这里可以远眺灵山全景,下面这个平台也就是最后一个敬香点了。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或许这就是对于莲的偏爱吧。 沿道下去,便入了涅槃堂。 涅槃:梵语的音译,俗称的圆寂也是这个意思。 这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境界。 涅槃堂主要描述了释迦牟尼在印度拘尸那涅槃时的场景,佛陀涅槃后,追随他的弟子及其各类众生号泣悲伤,感慨佛陀离去过于迅速,哀叹世界明灯的熄灭,狂风四起、天人擂鼓、百兽狂奔、群鸟哀鸣。 大约在2500年前,释迦牟尼在婆娑世界里分别示现了:出生、成道、降魔以及涅槃。 其中,在佛陀八十余载的生命历程里,涅槃是其此期生命的终点。 ?涅槃堂里陈列的塑像,有长随佛陀的十大弟子、僧俗信众、帝王将相、护法天神等等,他们面对释迦牟尼的涅槃,因各自悟道的境界而产生不同表现,或悲恸难舍;或平静坦然--这也正反映了生命界对涅槃的不同理解,而成就者的涅槃是超越了肉体的消亡,进入常、乐、我、净的不生不灭之境,是原理烦恼、迷惑的彻底解脱世界,可以说,大涅槃是佛教的终极理想和归宿。 《大唐西域记》中说:释迦牟尼在拘尸那揭罗国收了最后一个弟子善贤之后,便入寂灭乐,于双树间北首而卧。 人参悲戚,感叹大觉世尊将寂灭,众生福尽。 释迦牟尼便右胁卧狮子床安慰大家。 这情景便是后来的卧佛形象。 沿路返回,到了梵宫,俱舍光记十八曰:逝宫谓梵王宫。 以彼梵王计彼为常。 佛为对治彼常计故。 故名梵宫。 这个造价17亿的建筑,实在蔚为壮观。 这里有电子讲解器租用。 入口会有工作人员发放鞋套~洞顶苍穹啊~看到这个穹顶时,我足足伫立了3分钟. .. 说是鬼斧神工,一点也不为过。 主佛肌肤完全用真金打造,并在整幅作品中镶嵌猫眼、翡翠、珊瑚、玛瑙、红蓝宝石等珍贵宝石,以表现七宝琉璃的完美融合。 流水离经阁,闲云入梵宫~朱炳仁铜雕、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手工壁画、琉璃巨制、扬州漆器、油画组图、景泰蓝须弥灯、景德镇青花粉彩缸、瓯塑浮雕壁画,完全堪称东方的卢浮宫。 浮凸恢弘,珍木重生~赶上了10点的演出,《灵山吉祥颂》主要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舍弃皇太子地位及王室的显贵奢侈的生活,出家学道,在历经磨难之后,觉悟一切种智,最终成佛的人生历程。 斑斓变幻的穹顶~刚两期的瞬间,光顾着惊叹都不记得按动快门蒲团坐垫,据说可以容纳2000人。 佛陀喃喃呓语在耳边回响,浑厚钟声由远及近,感受佛教世界的静逸和深远。 发布时间:2025-07-29 08:47:5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