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韩清净: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四十三 内容: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三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韩清净科记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酉五、定度(即静虑品)4 戌一、征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 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 名略说静虑亥二、长行谓九种相静虑,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 一者、自性静虑,二者、一切静虑,三者、难行静虑,四者、一切门静虑,五者、善士静虑,六者、一切种静虑,七者、遂求静虑,八者、此世他世乐静虑,九者、清净静虑。 戌三、释9 亥一、自性静虑3 天一、征云何菩萨自性静虑? 天二、释谓诸菩萨,于菩萨藏闻思为先,所有妙善世出世[1]间心一境性,心正安住,或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品、或双运道俱通二品。 天三、结当知即是菩萨所有静虑自性。 亥二、一切静虑3 天一、征云何菩萨一切静虑? 天二、释2 地一、标列种类2 玄一、二种谓此静虑略有二种。 一者、世间静虑,二者、出世间静虑。 玄二、三种当知此二,随其所应复有三种。 一者、现法乐住静虑,二者、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三者、饶益有情静虑。 地二、随释三种3 玄一、现法乐住静虑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远离一切分别,能生身心轻安,最极寂静,远离憍举,离诸爱味,泯一切相,当知是名菩萨现法乐住静虑。 远离一切分别等者:谓诸菩萨,依诸静虑,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远离一切分别。 于自所证定无疑惑,是名远离憍举。 能舍彼乐,还生欲界,是名离诸爱味。 思惟无相,圣住所摄,是名泯一切相。 玄二、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2 黄一、释2 宇一、能引等持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种种殊胜、不可思议、不可度量十力种性所摄等持。 如是等持,一切声闻及独觉等不知其名,何况能入。 宇二、能引功德若诸菩萨所有静虑,能引能住一切菩萨解脱、胜处、遍处、无碍解、无诤、愿智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 黄二、结当知是名能引菩萨等持功德静虑。 玄三、饶益有情静虑菩萨饶益有情静虑有十一种,如前应知。 谓诸菩萨依止静虑,于诸有情能引义利彼彼事业,与作助伴,于有苦者能为除苦;于诸有情能如理说;于有恩者知恩知惠,现前酬报;于诸怖畏能为救护;于丧失处能解愁忧;于有匮乏施与资财;于诸大众善能匡御;于诸有情善随心转;于实有德赞美令喜;于诸有过能正调伏;为物现通,恐怖引摄。 天三、结如是一切总名菩萨一切静虑。 此外无有若过若增。 亥三、难行静虑3 天一、征云何菩萨难行静虑? 天二、标谓此静虑略有三种。 天三、释3 地一、舍静虑乐还生欲界若诸菩萨已能安住广大、殊胜、极善成熟、多所引发诸静虑住,随自欲乐,舍彼最胜诸静虑乐,愍有情故,等观无量利有情事,为诸有情义利成熟,故意思择还生欲界。 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静虑。 极善成熟多所引发等者:谓诸静虑,善能成熟自佛法故,是名极善成熟。 引发无量神通及功德故,是名多所引发。 地二、能发起余菩萨等持若诸菩萨依止静虑,能发种种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超过一切声闻、独觉所行境界菩萨等持。 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静虑。 地三、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诸菩萨依止静虑,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静虑。 亥四、一切门静虑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四种。 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者、喜俱行静虑,三者、乐俱行静虑,四者、舍俱行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四种等者:初静虑中有寻有伺,是名有寻有伺静虑。 第二静虑喜根未断,名喜俱行静虑。 第三静虑乐根未断,名乐俱行静虑。 第四静虑舍相清净,名舍俱行静虑。 亥五、善士静虑云何菩萨善士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五种。 一者、无爱味静虑,二者、慈俱行静虑,三者、悲俱行静虑,四者、喜俱行静虑,五者、舍俱行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五种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说:有爱味相应静虑等定。 谓闻初静虑等所有功德,于上出离不了知故,便生爱味,恋着坚住。 (陵本十二卷三页969)与彼相违,名无爱味静虑。 又说四无量定,即此后四静虑应知。 亥六、一切种静虑4 天一、征云何菩萨一切种静虑? 天二、标谓此静虑,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天三、释2 地一、六种言六种者,一者、善静虑,二者、无记变化静虑,无记变化静虑者:决择分说:为引导他,或为利益诸有情故,而起变化,当知是善。 (陵本五十五卷十三页4440)今为简彼,说余变化,故是无记。 三者、奢摩他品静虑,四者、毗钵舍那品静虑,五者、于自他利正审思惟静虑,六者、能引神通威力功德静虑。 地二、七种言七种者,一者、名缘静虑,二者、义缘静虑,三者、止相缘静虑,四者、举相缘静虑,五者、舍相缘静虑,六者、现法乐住静虑,七者、能饶益他静虑。 天四、结如是十三种,名为菩萨一切种静虑。 亥七、遂求静虑云何菩萨遂求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八种。 一者、于诸毒药、霜雹、毒热、鬼所魅等种种灾患能息,能成呪术所依静虑;能成呪术所依静虑者:谓彼呪术能息种种灾患,以此静虑为所依止,故说静虑能成呪术所依。 此中呪术,谓即呪句、明句。 发心品说: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呪句、明句,菩萨用之尚令有验,何况验者。 (陵本三十五卷十五页2879)此应准知。 二者、于界互违所生众病能除静虑;三者、于诸饥馑大灾旱等现在前时,兴致甘雨静虑;四者、于其种种人非人作水陆怖畏,能正拔济静虑;五者、于乏饮食堕在旷野诸有情类,能施饮食静虑;六者、于乏财位所化有情,能施种种财位静虑;七者、于十方界放逸有情,能正谏诲静虑;八者、于诸有情随所生起所应作事,能正造作静虑。 亥八、二世乐静虑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九种。 一者、神通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二者、记说变现调伏有情静虑;三者、教诫变现调伏有情静虑;神通变现调伏有情静虑等者:声闻地说三种神变教授。 一、神境神变,二、记说神变,三、教诫神变。 (陵本二十七卷二十二页2321)此说三种变现调伏有情,如彼应释。 四者、于造恶者示现恶趣静虑;五者、于失辩者能施辩才静虑;六者、于失念者能施正念静虑;七者、制造建立无颠倒论、微妙赞颂摩怛理迦,能令正法久住静虑;八者、于诸世间工巧业处,能引义利,饶益有情种种书算、测度、数印、床座、伞屧,如是等类种种差别资生众具能随造作静虑;九者、于生恶趣所化有情,为欲暂时息彼众苦,放大光明照烛[2]静虑。 亥九、清净静虑云何菩萨清净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十种。 一者、由世间净,离诸爱味清净静虑。 二者、由出世净,无有染污清净静虑。 三者、由加行净,清净静虑。 四者、由得根本净,清净静虑。 五者、由根本胜进净,清净静虑。 六者、由入、住、出自在净,清净静虑。 七者、舍静虑已,复还证入自在净,清净静虑。 八者、神通变现自在净,清净静虑。 九者、离一切见趣净,清净静虑。 十者、一切烦恼、所知障净,清净静虑。 谓此静虑略有十种等者:决择分说此十清净。 一、清净清净,二、无漏清净,三、根本方便清净,四、证得根本清净,五、自在方便清净,六、住自在清净,七、引发神通自在清净,八、成熟有情自在清净,九、降伏外道自在清净,十、无上离系清净。 (陵本七十五卷七页5765)当知是此所说略义。 戌四、结如是静虑无量无边,能得菩萨大菩提果。 菩萨依此圆满静虑波罗蜜多,能于无上正等菩提速疾已证、当证、今证。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酉六、慧度(即慧品)4 戌一、征云何菩萨慧波罗蜜多? 戌二、列2 亥一、嗢柁南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 是名略说慧亥二、长行谓九种相慧,名为菩萨慧波罗蜜多。 一者、自性慧,二者、一切慧,三者、难行慧,四者、一切门慧,五者、善士慧,六者、一切种慧,七者、遂求慧,八者、此世他世乐慧,九者、清净慧。 戌三、释9 亥一、自性慧3 天一、征云何菩萨自性慧? 天二、释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 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医方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 天三、结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 谓能悟入一切所知等者:约俱生慧,名能悟入。 约引发慧,名已悟入。 亥二、一切慧2 天一、征云何菩萨一切慧? 天二、释2 地一、标列种类2 玄一、二种当知此慧略有二种。 一者、世间慧,二者、出世间慧。 玄二、三种此二略说复有三种。 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二、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三、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 地二、随释三种3 玄一、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若诸菩萨于离言说法无我性,或于真谛将欲觉悟[3]、或于真谛正觉悟[4]时、或于真谛觉悟[5]已后所有妙慧。 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 是名菩萨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 或于真谛将欲觉悟等者:此中妙慧,有三位别。 一、于真谛将欲觉悟,此即无漏加行慧。 二、于真谛正觉悟时,此即无漏慧。 三、于真谛觉悟已后,此即无漏后得慧。 言真谛者,谓即法无我性真实义相。 又复妙慧,即是菩萨四如实智。 于真谛将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最胜寂静明了现前,无有分别,离诸戏论。 以于胜解行住上忍转时,趣现观心有如是相故。 声闻地说:上忍生时,其心寂静,虽似远离,而非远离。 又于尔时,非美睡眠之所覆盖,唯有分明无高、无下奢摩他行。 (陵本三十四卷二十页2792)今说菩萨上忍转位,最胜寂静明了现前,准彼应释。 于真谛正觉悟时,说此四如实智于一切法悟平等性,入大总相。 谓入法无我时,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假说自性,平等平等如实通达故。 此法无我,名大总相,遍一切法皆同一味故。 于真谛觉悟以后,说此四如实智究达一切所知边际,远离增益、损减二边,顺入中道。 住品中说:四如实智,始从胜解行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未极清净。 (陵本四十八卷十六页3865)由是当知,四如实智,地前、地上一切位有,是故此中作如是说。 玄二、能于五明三聚决定善巧慧2 黄一、释2 宇一、于五明处若诸菩萨,于五明处决定善巧,广说如前力种性品,应知其相。 宇二、于三聚中及于三聚中决定善巧,谓于能引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法聚、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皆如实知。 谓于能引义利法聚等者:此中三种法聚,如其次第,能令有情堕三聚定。 谓正性聚定、邪性聚定、不定聚定。 是名能引义利,乃至能引非义利非非义利。 黄二、结于是八处所有妙慧善巧摄受,能速圆满广大无上妙智资粮,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者:此句下应有结文。 谓如前标,应说:是名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 玄三、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有十一种,如前应知。 即于彼位所有妙慧,当知是名饶益有情慧。 亥三、难行慧3 天一、征云何菩萨难行慧? 天二、标当知此慧略有三种。 天三、释3 地一、知法无我若诸菩萨能知甚深法无我智,是名第一难行慧。 地二、调伏方便若诸菩萨能了有情调伏方便智,是名第二难行慧。 地三、离所知障若诸菩萨了知一切所知境界无障碍智,是名第三最难行慧。 亥四、一切门慧云何菩萨一切门慧? 当知此慧略有四种。 谓于声闻藏及菩萨藏,所有胜妙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于能思择菩萨所应作应随转中,及菩萨所不应作应止息中,思择力所摄慧,及修习力所摄三摩呬多地无量慧。 亥五、善士慧3 天一、征云何菩萨善士慧? 天二、标当知此慧略有五种。 天三、列2 地一、第一五种一、听闻正法所集成慧,二、内正作意俱行慧,三、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自他利行方便俱行慧者:谓于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是名方便俱行慧。 四、于诸法法住、法安立无颠倒中善决定慧,于诸法法住等者:如其法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 如有寻有伺地说应知。 (陵本十卷十七页817)五、舍烦恼慧。 地二、第二五种复有异门。 一、微细慧,悟入所知如所有性故。 二、周备慧,悟入所知尽所有性故。 三、俱生慧,宿智资粮所集成故。 四、具教慧,能于诸佛、已入大地诸菩萨众所闻[6]法义具受持故。 五、具证慧,从净意乐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摄受故。 亥六、一切种慧3 天一、征云何菩萨一切种慧? 天二、标当知此慧,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天三、列2 地一、六种六种慧者,谓于诸谛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于究竟位尽智、无生智,是名六慧。 地二、七种七种慧者,谓法智、类智、世俗智、神通智、相智、十力前行智、四道理中正道理智。 谓法智类智等者:于内[7]共了、现见所知诸义境界无漏之智,是名法智。 于不共了、不现见所知义境无漏之智,是名类智。 依世间慧,如来为诸众生随其意解、随其随眠宣说妙法,名世俗智。 如显扬论说应知。 (显扬论二卷十六页31,489c)言相智者,谓于法相能正了知通达之慧。 法相有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广释应知。 (解深密经二卷一页16,693a)十力作业,智为前行,是名十力前行智,由是说言处非处智力乃至漏尽智力。 余文易知。 亥七、遂求慧3 天一、征起云何菩萨遂求慧? 天二、总标当知此慧略有八种。 天三、列释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 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 三、依法释辞智,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 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 依法品类句差别智者:于一切法一切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名法品类差别。 思择诸法四句等别,名句差别。 五、菩萨一切摧伏他论慧。 六、菩萨一切成立自论慧。 七、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 菩萨一切正训营为家属家产慧者:此中偏说在家菩萨。 谓于家属能正训诲,及于家产能正营为故。 八、菩萨一切善解种种王政[8]世务慧。 善解种种王政世务慧者:此中王政,谓即事王。 世务,谓余营农、牧牛、商贾、计算、书数、雕印种种工巧业处应知。 亥八、二世乐慧3 天一、征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慧? 天二、标当知此慧略有九种。 当知此慧略有九种者:谓五明处善明净慧为五,及与示现、教导、赞励、庆慰四慧,故成九种。 天三、释2 地一、于五明处谓诸菩萨,于内明处,能善明净、善安住慧;于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世工业明处,能善明净、非安住慧。 于医方明处等者:此四明处,唯是世间。 于彼诸相能正解了,名善明净。 然不爱乐味着,名非安住。 地二、于他所化一切菩萨,即用如是于五明处善明净慧以为依止,于他愚痴、放逸、怯弱、勤修正行所化有情,如其次第,示现、教导、赞励、庆慰慧。 亥九、清净慧4 天一、征起云何菩萨清净慧? 天二、总标当知此慧略有十种。 天三、列释5 地一、于真实义于真实义有二种慧。 谓由尽所有性及如所有性取真实义故。 地二、于流转义于流转义有二种慧。 谓取正因果故。 地三、于执受义于执受义有二种慧。 谓颠倒、不颠倒,如实了知故。 地四、于方便义于方便义有二种慧。 谓一切所应作、所不应作,如实了知故。 地五、于究竟义于究竟义有二种慧。 谓杂染,如实了知杂染故;清净,如实了知清净故。 天四、结名如是菩萨五义十种差别净慧,当知是名最胜净慧。 当知此慧略有十种等者:决择分说:慧波罗蜜多有五清净。 一、通达诸相清净,二、通达缘起清净,三、通达教导清净,四、通达士用清净,五、通达证得清净。 (陵本七十五卷七页5766)此说五义,如次应知。 戌四、结如是菩萨极善决定无量妙慧,能证菩萨大菩提果。 菩萨依此,能圆满慧波罗蜜多,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极善决定无量妙慧者:若诸菩萨已入大地,已善通达菩提自性,已善通达菩提方便,彼所有慧自内所证,不从他缘,名善决定。 申三、总辨2 酉一、明所摄2 戌一、摄一切种2 亥一、标复次,如是六种波罗蜜多,世尊彼彼素怛缆中处处散说,今于此中摄在一处,略说应知。 亥二、释2 天一、举施谓佛所说素怛缆中,所有施波罗蜜多乃至慧波罗蜜多,或标或释,彼皆于此或自性施,广说乃至或清净施趣入摄受,如其所应皆当了知。 天二、例余如是所余,如所宣说戒乃至慧趣入摄受,如其所应亦当了知。 如是所余等者:谓如四摄事等,是名所余。 于彼趣入及与摄受,亦如波罗蜜多应知。 戌二、摄一切行2 亥一、略明依止2 天一、举施又诸如来为菩萨时,所行一切菩萨行中,所有无量本生相应难行苦行,当知一切与施相应,依止于施。 天二、例余如说其施,如是戒、忍、精进、静虑、慧相应,依止戒、忍、精进、静虑、慧,当知亦尔。 亥二、辨依差别或唯依施,广说乃至或唯依慧,或杂依二,或杂依三,或杂依四,或杂依五,或杂依一切六波罗蜜多,皆应了知。 酉二、明最胜2 戌一、因胜如是六种波罗蜜多,菩萨为证无上正等菩提果故,精勤修集。 是大白法溟,名大白法海;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名为涌施大宝泉池。 是一切有情一切种类圆满之因者:谓此六种波罗蜜多,能令无种姓一切有情皆往善趣,及令有种姓一切种类乘三乘法而得出离,由是名为圆满之因。 随其所应,令诸有情皆得成熟故。 戌二、果胜又即如是所集无量福智资粮,更无余果可共相称,唯除无上正等菩提。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未二、四摄事3 申一、征云何菩萨四种摄事? 申二、列2 酉一、嗢柁南嗢柁南曰:自性一切难 一切门善士 一切种遂求 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 名略说摄事酉二、长行谓九种相摄事,名为菩萨四种摄事。 一者、自性摄事,二者、一切摄事,三者、难行摄事,四者、一切门摄事,五者、善士摄事,六者、一切种摄事,七者、遂求摄事,八者、此世他世乐摄事,九者、清净摄事。 申三、释3 酉一、爱语9 戌一、自性爱语3 亥一、征云何菩萨自性爱语? 亥二、释谓诸菩萨,于诸有情常乐宣说悦可意语、谛语、法语、引摄义语。 亥三、结当知是名略说菩萨爱语自性。 常乐宣说悦可意语等者:此显爱语有三种相,所谓悦意、无染、唯善。 令他庆悦,是名悦可意语,即悦意相。 令自尸罗终无穿阙,是名谛语,即无染相。 令他出不善处,安住善处,因之引摄利益安乐,是名法语、引摄义语,即唯善相。 义如思所成地说。 (陵本十九卷一页1611)戌二、一切爱语3 亥一、征起云何菩萨一切爱语? 亥二、总标谓此爱语略有三种。 亥三、列释2 天一、别释三种2 地一、释3 玄一、慰喻语一者、菩萨设慰喻语。 由此语故,菩萨恒时对诸有情远离颦蹙,先发善言,舒颜平视,含笑为先,或问安隐吉祥,或问诸界调适,或问昼夜怡乐,或命前进善来,以是等相慰问有情,随世仪转,顺覩人性。 玄二、庆悦语二者、菩萨设庆悦语。 由此语故,菩萨若见有情妻子、眷属、财谷,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应觉悟,以申庆悦。 或知信、戒、闻、舍、慧增,亦复庆悦。 玄三、胜益语三者、菩萨设胜益语。 由此语故,菩萨宣说一切种德圆满法教相应之语,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恒常现前以胜益语而为饶益。 地二、结是名菩萨一切爱语差别应知。 谓此爱语略有三种等者:此中三种,如次应知三相所摄。 一、慰喻语,悦意相摄,此即悦可意语。 言随世仪转,顺覩人性者,菩提分品中说菩萨善知世间。 若见年德俱尊胜者,能正奉迎,敷座延坐,敬问、礼拜、合掌、殷勤,修和敬业。 若见年德俱相似者,能正问讯、酬对、欢慰,以软美言共兴谈论,不依等慢而自格量。 若见年德俱卑劣者,随力随能劝[9]修胜德,乃至广说。 (陵本四十四卷十九页3605)此应准释。 二、庆悦语,无染相摄,此即谛语,由庆悦他真实德故。 三、胜益语,唯善相摄,此即法语、引摄义语。 言一切种德圆满法教者,谓即如来于三聚法现等正觉之所宣说。 何等为三? 一者、能引有义聚法,二者、能引无义聚法,三者、非能引有义聚法、非能引无义聚法。 由此相应语言,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是故说名为胜益语。 天二、略摄二种4 地一、征云何略说如是菩萨一切爱语? 地二、标当知此语略为二种。 地三、列一、随世仪轨语,二、顺正法教语。 地四、摄若慰喻语、若庆悦语,当知是名随世仪轨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顺正法教语。 戌三、难行爱语3 亥一、征云何菩萨难行爱语? 亥二、标当知此语略有三种。 亥三、释3 天一、于怨害所若诸菩萨,于能杀害怨家恶友,以善净心、无秽浊心,思择为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菩萨第一难行爱语。 以善净心无秽浊心者:谓诸菩萨怜愍意乐、增上意乐,名善净心。 无恶分别,不欲恼害,是名无秽浊心。 天二、于愚钝所若诸菩萨,于其上品愚痴钝根诸有情所,心无疑虑,思择为说种种法教,誓受疲劳,如理如法,如善摄取,当知是名菩萨第二难行爱语。 如理如法如善摄取者:依现、比、至教道理而说正法,非不依彼三量道理,是名如理。 又所宣说应四圣谛,是名如法。 义如力种性品说。 (陵本三十八卷十七页3154)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五种教诫而正教诫,是名如善摄取。 言摄取者,谓诸菩萨正御徒众,于彼有情摄取摄受故。 义如摄受品说。 (陵本四十八卷二十七页3899)天三、于谄诳所若诸菩萨,于其谄诈欺诳亲教、轨范、尊长真实福田行邪恶行诸有情所,无嫌恨心、无恚恼心,思择为说若慰喻语、若庆悦语、若胜益语,当知是名菩萨第三难行爱语。 戌四、一切门爱语3 亥一、征云何菩萨一切门爱语? 亥二、标当知此语略有四种。 亥三、列一、欲断诸盖向善趣者,为说先时所应作法。 为说先时所应作法者: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于诸欲中,能广开示过患出离清净品法,是名先时所应作法。 如声闻地说应知。 (陵本二十五卷四页2086)二、远离诸盖心调善者,为说增进四圣谛等相应正法。 三、在家出家多放逸者,无倒谏诲,方便令其出离放逸行,住不放逸行。 四、于诸法中多疑惑者,为令当来离疑惑故,为说正法论议[10]决择。 戌五、善士爱语4 亥一、征云何菩萨善士爱语? 亥二、标当知此语略有五种。 亥三、列谓诸菩萨为所化生,能说如来及诸菩萨有因缘法、有出离法、有所依法、有勇决法、有神变法。 亥四、释5 天一、有因缘若所说法,得处有因,制立学处,是故此法名有因缘。 若所说法得处有因等者:谓有缘起,制立一切所学处故。 如摄异门分释。 (陵本八十三卷七页6295)天二、有出离若所说法,于所受学有毁犯者,施设还净,是故此法名有出离。 天三、有所依若所说法,四依所摄,施设无倒法律正行,是故此法名有所依。 若所说法四依所摄等者:此中四依,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 由依此故,于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受具,成苾刍分。 如忍品说。 (陵本四十二卷九页3440)由是此说施设无倒法律正行,谓能超越一切恶戒诸毁犯故。 天四、有勇决若所说法,能正显示出一切苦不退还行,是故此法名有勇决。 出一切苦不退还行者:谓即道谛应知。 天五、有神变若所说法,作三神变,一切所说终不唐捐,是故此法名有神变。 若所说法作三神变者:谓即神境神变、记说神变、教诫神变,名三神变应知。 戌六、一切种爱语4 亥一、征云何菩萨一切种爱语? 亥二、标当知此语,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亥三、释2 天一、六种言六种者,一、于应听法开听爱语,二、于应制法遮制爱语,三、开示诸法法门爱语,四、开示无倒法相爱语,五、开示无倒训释诸法言辞爱语,六、开示无倒法句品类差别爱语。 开示诸法法门爱语等者:此中四种爱语,如其次第,当知以四无碍慧为所依止。 四无碍慧如慧品释。 (陵本四十三卷七页3500)由此遣他展转所生疑惑,是名开示。 天二、七种言七种者,一、慰喻爱语;二、庆悦爱语;三、于他有情一切资具少希欲中,一切所作及以正至少希欲中,广恣爱语;广恣爱语者:恣彼所求,对彼宣说悦意语故。 四、安慰种种惊怖爱语;五、如理宣说所摄爱语;六、为欲令他出不善处安立[11]善处,正见闻疑举诃爱语;正见闻疑举诃爱语者:举谓谏举,诃谓诃责。 声闻地说:谓若有余,于增上戒毁犯尸罗,于增上轨毁犯轨则,由见闻疑能正谏举,真实不以虚妄,应时不以非时,饶益不以衰损,柔软不以粗犷,善友不以憎嫉。 如是名为善能谏举。 (陵本二十五卷三页2079)又戒品说:若诸有情,有下中上过失违犯,内怀亲爱无损恼心,以软、中、上诃责而诃责之。 (陵本四十卷十三页3302)此说举诃爱语,准彼应知。 七、请他有力饶益爱语。 亥四、结如是菩萨十三种语,当知名为一切种爱语。 戌七、遂求爱语4 亥一、征云何菩萨遂求爱语? 亥二、标当知此语略有八种。 亥三、列谓诸菩萨依四净语,起八圣语,是名菩萨遂求爱语。 亥四、释2 天一、四净语四净语者,谓离妄语及以离间、粗恶、绮语。 天二、八圣语八圣语者,谓见言见,闻言闻,觉言觉,知言知,不见言不见,不闻言不闻,不觉言不觉,不知言不知。 戌八、二世乐爱语3 亥一、征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爱语? 亥二、标当知此语略有九种。 亥三、列一、说正法断亲属难愁忧爱语,二、说正法断财位难愁忧爱语,三、说正法断无病难愁忧爱语,四、说正法断净戒难众苦爱语,五、说正法断正见难众苦爱语,六、说正法赞美净戒圆满爱语,七、说正法赞美正见圆满爱语,八、说正法赞美轨则圆满爱语,九、说正法赞美正命圆满爱语。 当知此语略有九种等者:此中前五种难,即五衰损之异名。 谓眷属衰损、财位衰损、无病衰损、净戒衰损、正见衰损。 由是因缘,住诸苦恼,故生愁忧。 菩萨为说正法,能善开解,令得远离,说彼名断。 于戒品中,略说少分应知。 (陵本四十卷十页3288)戌九、清净爱语3 亥一、征云何菩萨清净爱语? 亥二、标当知此语有二十种。 亥三、指谓二十相宣说正法,应知如前力种性品。 当知 发布时间:2025-08-02 08:32:1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3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