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手掌当中能持一切世界,这个能力太大了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手掌当中能持一切世界,这个能力太大了【寿众无量第十三。】在这品经里面,这也是非常重要,因为西方世界可以说第一殊胜就是无量寿。 古来许多大德对於净宗的赞叹,认为无量寿确确实实是净宗第一德。 唯独寿命无量,所以他才真正具足圆满的成就,这也是增长我们的信心。 【佛语阿难。 无量寿佛。 寿命长久。 不可称计。】这一句是说佛的寿命。 【又有无数声闻之众。 神智洞达。 威力自在。 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佛的弟子很多,这里只举出弟子当中的一类,声闻。 我们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纯是菩萨,哪来的声闻? 我们在前面念过很多,凡是往生的,统统都是菩萨。 此地说声闻,是说菩萨当中,他的程度等於声闻,有这个情形。 像这个法门是大乘圆教,大乘圆教七信位的菩萨,从初信到七信,他断惑的能力,就是断烦恼的能力,等於小乘阿罗汉。 他那里绝对没有阿罗汉,没有小乘的,是指这样果位的菩萨。 七信位以上的,那就不叫声闻了,七信位以下的。 菩萨总共有五十一个阶级,好像念书一样,一年级、二年级到五十一年级。 这个是七年级以下的,说这样的菩萨。 它的数目已经就不可思议,没有法子计算了;那要是把所有的学生统统再加上去,那数字当然更大了。 这就是说是七年级以下学生的数字就无量无边了,这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弟子之多。 而且这些人智慧能力决定超过声闻。 『神智洞达』,「神」是神通,「智」是智慧,洞达就是完全没有障碍。 像前面所说的,他实际上显示出来的能力,都在八地菩萨以上,都是阿惟越致菩萨,即使是下下品往生,蒙佛本愿威神加持,也达到这个境界,这是西方世界不可思议之处。 『威力自在,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 这手掌当中要是持一个世界,我们觉得已经不可思议,「一切世界」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也没有漏掉。 他有这个能力,这个能力太大了。 实在讲,这是七地以前的菩萨没有这么大的能力。 纵然是八地以上,说实在的话,得不到佛威神加持的话,八地菩萨、九地菩萨、十地菩萨靠他自己的能力也做不到。 这是说明弥陀本愿加持的威力,不可思议。 这一段显示本经跟华严境界完全相同。 《华严经》讲的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属於事事无碍的法界。 这是《华严》无比殊胜之处,我们这个经上也具足了。 【我弟子中大目犍连。 神通第一。】这是佛下面是举比喻来形容,因为这个数字实在是不可思议,也没办法说。 佛实在讲是真是绝顶聪明,人没有法子说的,他有办法,他有个巧妙的方法。 这个地方所说的这一段,这个方法就很巧妙,我们一般人很不容易想的出来,他用这个比喻。 佛的大弟子当中,目犍连尊者是代表神通第一。 【三千大千世界。】这是整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全体。 【所有一切星宿众生。】此地我们要注意经文,『星宿』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球,这个大千世界里面的星球,那个数量是以百亿来算的,太多太多了。 我们这一个太阳系的星球就很多很多,何况是一个银河系、一百个银河系、一千个银河系、一亿个银河系。 如果照黄老居士讲,一个银河系是一个单位世界,你想这个范围多大,这个里面有多少的星球。 「所有一切星宿」,星球里面的众生。 每一个星球环境不相同,那个里面的生物也不一样。 决定不要以为我们现在人已经有能力登陆月球了,证明月球上没有生物,说不定月球上有另一种生物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他们看不到我们,我们也看不到他们。 就在我们地球上,这凡圣同居土,人鬼杂居,人跟鬼是住在一起,但是我们空间不一样,所以我们见不到他,他也见不到我们。 偶然之间的时候也会碰到,但是不是常常见到,偶然会见到,人跟鬼确实是住在一起。 所以决定不可以说其他星球上没有生物,不可以这样说法。 这是佛在此地举出这一个事实。 【於一昼夜。 悉知其数。】目犍连来计算,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星球里面的众生,到底有多少? 以目犍连的能力只需要『一昼夜』。 这「一昼夜」是从我们这里说的,就是二十四个小时,他统统把它算出来了,他有这个能力。 再以目犍连这种能力来做个比喻:【假使十方众生。】十方世界是无量无边的,没有限制的。 【悉成缘觉。】这就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 这个里面所有的众生统统证到缘觉的果位。 缘觉比阿罗汉还要高一等。 目犍连是阿罗汉,比目犍连这个果位还要高一级。 这是假设的话,当然不是事实,『假使』。 【寿万亿岁。】寿命有这么长,『万亿岁』。 【神通皆如大目犍连。】神通能力跟目犍连一样。 【尽其寿命。 竭其智力。 悉共推算。】前面是讲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目犍连有能力在二十四小时当中,把这里面有多少众生数字算清楚,答案就出来了。 现在假设十方世界所有的众生,能力跟目犍连一样,寿命亿万岁,『尽其寿命』,寿命是万亿岁,「尽其寿命」就是以万亿岁的时间,不是一个人在算,统统一起来算,大家共同起来算。 算什么? 算:【彼佛会中。 声闻之数。】算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七信位菩萨以内的,从初信到第七信的,算这个菩萨,算他有多少? 算不出来。 你就晓得那人数之多,西方极乐世界人真多! 为什么多? 在我们想像,不难想像的到。 哪一个人听到这个法门不想学? 哪一个人听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殊胜庄严不想去? 除非是没有缘,没有碰到,遇到都想去。 弥陀成佛十劫了,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一切诸佛菩萨都在那里宣扬、在那里宣传、在那里介绍、在那里推荐,你就晓得多少人去了。 这是我们能够想像的到的。 推算它这个『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换句话说,千万分之一,他们都算不出来,不要说是完全的数字了。 那更不必说从初信菩萨到等觉菩萨,那个数量就更不可思议了。 下面再从一个比喻说:【譬如大海。 深广无边。】印度是个半岛,现在我们非常清楚,三面是大海。 佛常常用大海来做比喻,比喻深,比喻广,比喻数量之大,用这个来比喻。 【设取一毛。】这个『毛』是一根汗毛,取一根汗毛。 【析为百分。】这一根汗毛,竖的切成一百条,那就很细很细了。 这个一根汗毛多粗? 已经很细了。 再说它那个细的程度是它的百分之一,『析为百分』。 【碎如微尘。】这个切碎之后,真的就像微尘一样。 【以一毛尘。 沾海一滴。】就是用切碎的一根汗毛百分之一的,用这么细的毛去沾那个海水,那个汗毛头上有那么一滴水。 佛就问了:【此毛尘水。 比海孰多。】这个汗毛上的一滴水,跟那个大海水一比,哪个多? 那当然大海多,这还用得著说吗? 【阿难。 彼目犍连等所知数。】『彼目犍连等所知数』是指前面假设十方众生统统都成了缘觉,能力都像目犍连,这么多人他们计算西方世界,算了多久? 算了万亿年。 所算出的数字:【如毛尘水。】就像那个毛端里面的一滴水一样的。 还没有算的出来的,不知道的:【如大海水。】佛用这个方法来比喻,极力形容那一边人,寿命之长,人数之多,无法计算。 所以这个境界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以下都没有办法全部了解。 释迦牟尼佛这一段话,后面有个结论:【彼佛寿量。】阿弥陀佛的寿量,也就是那边所有人的寿量。 因为凡是往生的寿命跟阿弥陀佛寿量是相同的,寿量不可思议。 【及诸菩萨。 声闻。 天人。】这个说出来『菩萨、声闻、天人』,这就是那边菩萨,从初信位一直到等觉。 前面比喻里面所讲的,只讲这个里面的一部分,相当於声闻的一部分;真的严格的讲,相当於声闻的一部分是七信位以前,这相当於声闻这一部分的。 【寿量亦尔。 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不是计算能够算的出的,也不是比喻能够比到恰当的。 这是告诉我们,那个世界种种庄严里面,这是第一庄严,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情。 人自古以来,无论是中国、外国,没有不求长寿的。 秦始皇到晚年,专门求神仙,目的何在? 求长寿。 汉武帝也不例外,大家都求长寿。 南北朝时候,也就是东晋的时代,我们佛门里面有个昙鸾法师,作《往生论》注解的。 这个法师非常了不起,人绝顶聪明,他在没有遇到佛法之前学仙,仙道,目的就是学长生不老,学长寿的。 以后遇到佛法,他向法师请教,他说,佛门当中有没有长寿法? 法师就告诉他,如果真正讲长寿,说实在话,只有佛门有。 佛门以外,没有长寿的;寿命再长,他有终止的时候。 所以真实的长寿在佛法里头,所以就把《无量寿经》介绍给他。 他得到这一部经之后,他从前学的那个神仙他就丢掉了,专门学佛,在净土宗很有成就。 我们今天讲的净宗三经一论,那个《往生论》的注解就是昙鸾法师的。 这是说明真正要求长寿,而且真正能够如愿以偿,就在这个法门,就在这一部经典里面,也就是这一段为我们所介绍的。 无量寿经 (第三十三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33 发布时间:2025-08-06 08:09:2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