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人要想在一生当中有成就,这两个字一定要做到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人要想在一生当中有成就,这两个字一定要做到九八年早餐开示—漫谈知耻 (共一集) 1998/8/2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3-0826古人常说人之异于禽兽,就是在人能够接受教育,如果人要不受教育,人是属于动物这一类,跟其他的动物又有什么差别? 而教育的宗旨是在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教育的目的是知道与一切众生如何和睦相处,互助合作,这是教育的目的。 佛家教学的内容是教我们认识自性,不仅仅是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只要是佛教育,无论是哪一个宗,哪一个派,哪一个法门,最后都是达到这个目标。 “明心见性”用现代的话来说,彻底明了事实的真相,唯有彻底明了,然后才晓得我们与一切众生应该如何相处。 怎样相处这属于行门的事情,彻底明了是属于解门的事情,解行相应。 无论是明了的人,或者是没有明了,像我们现在凡夫的境界,我们没有明了,可是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离开现实的生活。 明了的人怎么样过生活? 明白人的生活,这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说彻底明白人他们过的生活,都写在《华严经》里面。 《华严经》是诸佛菩萨的生活,法身大士的生活,它的总纲领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 在他们这十个纲领是自然的流露,自然的相应,没有一丝毫勉强,没有一丝毫做作。 佛教我们凡夫,虽然还没有明了,如果你要想生活过得好,社会安定,大众能够谐和,一定要去模仿,要学习。 学习最重要的心态就是“诚敬”,印光法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得十分利益”。 由此可知,诚敬两个字是十大愿王的总纲领,这十条都是从诚敬心里面流露出来的。 由此可知,诚敬是圆满的性德,所有一切世出世间圣贤教导大家的德目,都是从诚敬变化出来的;诚敬的心对父母就是孝,对老师就是尊敬、尊师重道,对朋友就是信义,对国家就是尽忠,统是从诚敬这两个字流露出来的。 在佛法里面诚敬,在法身大士来说就是普贤十大愿王,大乘菩萨来讲就是六波罗蜜。 由此可知,世出世间修学的德目,都是从“诚敬”出来的,这两个字是根、是本,能生世出世间一切善法。 人生于世无论学佛、不学佛,他能够把人际环境处得很好,这就是大学问,在佛法里面这是真修行。 什么样的人都能相处,而且都能处得融洽,都能处得很好,他用什么方法相处? 诚敬。 善人欢喜你,恶人也欢喜你;佛菩萨欢喜你,妖魔鬼怪也欢喜你。 所以儒家讲“不诚无物”,你没有诚敬,你就没有一处做得圆满,不圆满欠缺的就太多了。 特别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如果跟大众不能相处,这是自己最大的耻辱。 而现在人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耻。 前几年我在美国休士顿,蔡念生老居士的公子也住在那边,他是位大学教授。 我们在一起吃饭,就谈到“知耻”这个事情,他那时候提出来,现在社会上最缺乏的,缺乏最重要的就是不知耻;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他都敢做,他都能做得出来。 他告诉我挽救这个社会,一定要提倡知耻,我听了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儒家所谓的“知耻近乎勇”,勇就是佛家讲的“勇猛精进”,唯有知耻他才能发愤,人家作菩萨、作佛,他也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 这是我的耻辱,应当努力、应当发愤直追。 所以蔡居士跟我商量,我们成立一个“知耻学社”,来推动知耻的运动;我说好。 以后这个学社也没有组成,原因是我们找不到同志,几个人支持? 但是有这个意念生起,我相信后面必有来者来劝导大家。 “不诚不敬”在世出世法里面都是奇耻大辱,尤其是我们学佛,学佛要想在一生当中成就,念佛人要想在一生当中决定往生,“诚敬”两个字一定要做到,谁做到谁就往生作佛。 念佛人不能往生,原因在哪里? 不诚不敬,所以虽念佛也不能往生。 我们看到李木源居士给我们做的报告,他所见到的往生念佛人,几乎都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的老太婆、老阿公。 念佛时间并不久,瑞相希有,预知时至,不生病,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亲眼看见。 他去负责替他们办后事,火化之后,留下来的坚固子叫舍利子,非常希有。 曾经他拿了一粒舍利给我看,紫红色的,是一个在新加坡犯吸毒,判了死刑的。 新加坡的死刑是吊刑,这个死囚在监狱里面,李木源去劝他念佛,他就一心念,上吊刑的时候,一点恐惧都没有,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连监狱里面人员都被他感动。 火化的时候留下舍利,李居士舍利给我看,光彩非常好,掉在地下声音清脆,他把它丢在地下的时候,那个声音你去听。 他为什么会有这个成就? 诚敬,真诚恭敬心念这一句阿弥陀佛。 在行刑之前家里人去看他,家里人很悲痛,他一点悲痛的心都没有,反而劝告家人要断恶修善,要认真念佛。 从一个做恶的人,这一改变,变成纯善。 所以李居士在他这一生当中,帮助许多人往生不退成佛,他是认真在做,不是说说而已。 我们在讲台上只是讲讲,他认真去做,那是真实功德。 能把一个做恶的人,教化成为纯善之人,这是教化之功;能够叫心地邪曲之人,而变成真诚之人,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 一定要从本身做起,在事相上尤其要做一个表率,要做一个榜样。 诸佛菩萨无相能现一切相,我们在《华严经》上自始至终,从“世主妙严品”到末后“入法界品”,“普贤行愿品”,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大众,总共有二百二十八类,包括尽虚空、遍法界各类的众生,在华严会上都是诸佛如来示现,随类化身,随机说法。 我们在世间能看到一部分,绝大部分我们看不到,我们没办法觉察出来,这是因为生活环境、生活的时空不相同,我们不是在一个空间。 像现在讲无线电波一样,我们不是在同一个频道,我们能够觉察,能够见得到,只是在同一个频道,不同频道里面我们觉察不到,这只有听佛所说。 所以我就联想起来,我们的讲堂、念佛堂要供这些众生的牌位。 现在这个世间灾难这么多,《华严经》上讲,昨天讲主河神,今天要讲到主海神,前面讲过主山神、主地神,我们可以供一个总牌位,“华严会上海会大众”,我们供一个总牌位,那就全都包括在其中。 我们讲经、读诵、念佛天天回向,祈求国泰民安,祈求化解世间一切灾难。 这些灾难我们知道,是一切众生共业变现出来的,我们以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修学,勇猛精进,求三宝加持,纵然这个劫难不能化解,我们相信它会减轻,在时间上会缩短。 这个道理就如同无线电波一样,众生这个波不好,里面都是贪瞋痴慢、是非人我,极不好的波造成这个灾变。 我们今天这个波是最好的波,如果这个波力量很强,就能够改变它的波段,如果我们力量弱不如它,我们这个波动就要随顺它。 所以今天居士林讲堂跟念佛堂,就等于说是一个电波发射站,一定要发射强大的电波,才能够改变一切众生不正常的波动。 我们自己纵然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我们波动的频率,跟诸佛菩萨波动频率相同,这就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那个力量就大了。 诸佛菩萨的频率是什么? 诚敬;诚是菩提心之体,敬是菩提心的用。 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我们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如对一切诸佛如来那样的诚敬心,这才做到“礼敬诸佛”。 如何把我们诚敬心兴起? 这是我们当前的大事。 唯有知耻才能把诚敬心逼出来,不知耻那没救了。 从现实的生活上,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真正要做到至诚恭敬,从内心到外表,我们才能够自度度他,才能真正帮助这个社会。 今天灾难很多,大家都提倡救灾,我们救灾从哪里救起? 从这个地方救起。 这个决定不是迷信,这叫从根本救,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这个意思。 从我们自己心地上做一个大的转变,心转变了,境界就转变了,境随心转。 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我们有幸闻到佛法,明白这个道理,肯定这个道理,就应该要认真努力的去做。 佛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我们本着这个原理,守住这个原则,好好努力去做,我们相信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好,今天时间到了,讲到此地。 发布时间:2025-08-14 09:17:4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