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慧法语:不会掌握说话分寸?佛陀送你一个方法 内容: 核心提示:很多人都觉得难以很好把握说话的分寸,在《巴利经藏增支部》中,佛陀告诉大家一个掌握说话分寸的方法。 【经典原文】(佛言):婆罗门! 我不说应语一切所见;复次,婆罗门! 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见。 婆罗门! 我不说应语一切所闻;复次,婆罗门! 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闻。 婆罗门! 我不说应语一切所觉;复次,婆罗门! 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觉。 婆罗门! 我不说应语一切所了别;复次,婆罗门! 我不说不应语一切所了别。 --《巴利经藏增支部》【经文解释】有一次,摩揭陀国的大臣禹舍婆罗门,到舍卫城竹林园拜访佛陀时,说:我是这样的一个人:凡是我亲眼所见的,我会准确地描述出来;凡是我亲耳所听说的,我会完全照我听到的陈述出来;凡是我所觉了的,我会按照我所觉了的说出来,从不失真。 然而佛陀对这样的行径并不完全同意,就说了以上这段经文:婆罗门! 我不认为应当将所有看到的一切说出来,我也不认为不应当将所有看到的一切说出来。 我不认为应当将所有听到的一切说出来,我也不认为不应当将所有听到的一切说出来。 我不认为应当将所有认识的一切说出来,我也不认为不应当将所有认识的一切说出来。 那么婆罗门,我怎样选择说或不说这个话题呢? 如果将所看到的说出来,会造成不善法的增加,善法的减少,那么,我就不说,反之,如果能促成不善法的减少,善法的增加,我就会说。 听到的、觉了的认识也一样。 能准确无误地转述所知、所见、所闻,大概是大臣禹舍所引以为傲的,所以会向佛陀说。 这让我们联想到,现代媒体所宗奉的忠实报导。 现代媒体以社会大众有知的权力为理由,对一些会造成负面教育的事件,也巨细靡遗的详加报导,尤其是对一些犯罪案件,或对社会风气有负面鼓舞的事件。 这类事件的报导,常常造成一些不良的模仿。 从本则故事的对话来看,佛陀显然是不同意所谓忠实报导的,报导或转述与否,应当评估会有怎样的影响而定,如果明知道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的,就应当有所抉择,保持缄默才是。 不欺骗不实,是为人的基本态度,佛陀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从本则故事来看,为有利于善法而保持缄默,应当没有违反不欺骗不实之虞。 【经典介绍】《增支部》是将《巴利经藏》大分为五部其中的第四部。 增支即大致相当于汉译的《增一阿含经》,又称为增支阿含。 发布时间:2025-10-26 08:38:4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