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能“心想事成”吗?佛告诉你真相 内容: 【经典原文】阿难! 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 想积不休,能生胜气。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 --《楞严经》【经文解释】阿难哪! 什么叫外分? 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外分就是在众生这个身外边。 因诸渴仰:渴,就是渴想;仰,就是仰慕。 仰慕渴想,也就是一种的爱染。 为什么仰慕渴想呢? 也就有一种爱心。 发明虚想:在这个时候,就发明出一种虚妄的想像。 想积不休:你这种想,想来想去,今天也想、明天也想,前生也想、今生也想,以前这个劫也想、现在这个劫也想;想得不知多久了,总也不休息。 能生胜气:能生这种殊胜之气,也就是能生这种特别的灵感。 在前边这一段文说,一切的众生分内、分外。 现在这分外,就因为有一切的渴仰--渴,就是好像渴了要喝水;仰,就是仰慕。 因为有这种渴求仰慕,就会生出一种虚想;这虚想,你不停止它来想,久而久之,就会生出一种殊胜之气,也就是这种特别的灵感。 是故众生心持禁戒:因为这个,所以一切的众生若一心修持戒律。 禁,就是有所不做的,你不可以做这个事情。 不可以做什么呢? 不可以做坏事、不可以做恶事、不可以犯戒,所以这叫心持禁戒。 你不应该做的不要做,心里修持这种戒律。 举身轻清:你若能持戒律,你这个身体就觉得很轻清了,走路也飘飘的样子,很轻的,心里也很清净的。 心持咒印:咒,有种种的咒。 印,也就是持咒这个以心印心的法门,你这儿念,就有感应了,这叫印。 无论持那一种咒,你若心持咒印,你有一个咒来念、来修持,专持一种咒,就顾盼雄毅:顾盼,就是前后左右这么看;雄,就这个心好像大英雄的样子;毅,就很有毅力的。 顾盼雄毅,就是什么也都不怕。 心欲生天,梦想飞举:你心里常常的想要生到天上,去做天上的天人,你在做梦的时候,就会飞到空中去了。 飞举,也就是飞到空中去。 因为想要上天,所以做梦就飞到空中去了。 心存佛国:你心里要是想要生到极乐世界去,想要生到佛国,圣境冥现:这个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和白鹤、孔雀、鹦鹉、迦陵频伽这些小鸟,这些个境界冥现,就是在默默中现出来,人家看不见,你看见了;人家不知道,你知道了。 例如东方药师琉璃世界也看见了,这是冥现。 事善知识,自轻身命:你事奉善知识,就是亲近善知识、恭敬供养善知识,把自己的身也不要了,命也看得很轻的,不那么执着。 因为要亲近善知识、事奉善知识,把自己的身命都看得很平常,没有像事奉善知识那么样重要。 (度轮法师解)【经典介绍】《楞严经》是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大经,举凡发心、解、行、证、悟,皆详尽剖析开示,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也是一部著名的破魔宝典,祖师盛赞为开悟的楞严。 发布时间:2025-10-27 08:19:3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5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