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修行不知位次易堕入无间地狱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不知位次易堕入无间地狱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我们再看下面,「第八,知位次」。 这也很重要,就是晓得自己修行的阶位,我现在修行,我到底是在哪一个等级? 像菩萨五十二个阶级,五十二级我是在第几层? 这个要知道。 「位即行行所历之地位,次即次第」,像小乘有四果四向,我们现在是在哪个地位? 大乘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第五十二是成佛,连佛一起算是五十二个位次。 五十一个是菩萨,菩萨五十一分做十信,从十信算起,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就是五十个,上面再有个等觉,五十一。 我们现在在哪个等级? 因为知道自己的等级,你就好用功了,不会生增上慢,不要以为我自己已经证阿罗汉了,我自己是什么菩萨再来、什么佛再来,那你就完了。 修得再好,将来到哪里去? 到阿鼻地狱去。 为什么会堕阿鼻地狱? 你没有证得以为证得,这叫大妄语,大妄语的果报在无间地狱。 是不是你有意的? 不是的,不是,是误会,自己以为证得,实际上没证得。 像我在前面跟诸位讲的,那一个也是老同修的一个老妇人,她学佛比我早,以后她看到我学佛她很欢喜,她告诉我,她已经是证得阿罗汉。 我怎么看也不像,怎么跟她说她不服,「我真的证得了,不是假的」。 到最后我没有办法,我说阿罗汉有六种神通,妳有几通? 我说第一个天眼通,须陀洹就证得,我们在妳家里,坐在妳家客厅,妳家外面是马路,隔着这个墙,妳能不能看得到外面马路上车人往来? 「没看见。」我说那不行,妳须陀洹都不够资格。 这样给她讲,她才明白,到最后她才接受。 这个不是她有意,她不是有意骗人,增上慢障碍你,你功夫没法子向上提升,造成无意的大妄语。 我们把这个念下去,「次即次第。 谓所历之位,高下浅深不相混杂也。」十信浅,十住就深,再往上十行、十回向,再高的就是十地,十地称为圣人,住、行、回向,住、行、向这三十个位次叫贤人,我们通常讲三贤十圣。 三贤是三十个位次,贤人,十圣是十地,再加上等觉就是十一地,这十一个位次称圣人,三贤十圣。 没有证到这个位次,以为证得了,不行,那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自己修行到什么一个阶段,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不要说这个菩萨阶位,你说平常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我们知道功夫成片也有九品,上中下九品。 如果是上三品功夫成片,上三品不但是预知时至,自己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真想去,念头才生,阿弥陀佛已经收到,他就来接引你。 这不是一心不乱,不是功夫很深。 事一心不乱,那个位子是阿罗汉的位子;理一心不乱是初住以上的境界,这是我们讲大乘法。 我们就晓得,功夫成片连小乘初果都没有证得,只是到什么? 你这句念佛的功夫得力,能够把烦恼控制住,烦恼不起作用,就是这么个功夫。 就是我们常常讲的,我有能力不受外面境界诱惑,不受外头境界干扰,这叫功夫成片,不是一心。 一心里面层次也不等,但是最低的是须陀洹的程度,《金刚经》的四相破了,他真的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破了,事一心。 理一心,《金刚经》后半部四见破了,「无我见、无人者、无众生见、无寿者见」,那个功夫深,那是生实报庄严土。 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 所以这个我们一定要晓得,没到事一心的是凡夫,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 凡圣同居土的能力就是你念佛的功夫深,可以不被外面境界干扰,不被外面境界诱惑,你有这个能力。 你一心什么都不想,我就到极乐世界去,我不想在这个世间等了,这个世间什么样的花样都骗不了我,都不能动我的心,这样的功夫叫成片,这样的功夫实在讲也就不容易! 下面说,「若修行者不知位次,下根障重,非惟正助不明,却生上慢。」就是增上慢,他傲慢心就起来,自己以为真的是佛菩萨再来,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为什么? 这个业是地狱业,好心学佛最后堕地狱,你说冤不冤枉? 真冤枉! 他为什么会这么做? 他没有智慧。 现在学佛难,为什么? 没有好老师指导,所以走错路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还有许多是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萨,都不是真的。 说再来人,哪个人不是再来人? 你过去生中是人,这一次又到人道来,也是再来人。 有过去生中天人下来的再来人,个个都是再来的,因果通三世,我们有过去世,那不就都是再来的吗? 哪个不是再来的! 畜生都是再来的,前生是人,这一生到畜生道去了。 你看李世民跟我们讲过他前生是皇帝,死了以后堕畜生道,畜生道以后又到人道,人道以后又到地狱道。 为什么是这样的? 业力在支配,他自己做不了主,六道轮回是业报身,业力做主宰。 我们能够明白,能够知道一些,是因为长时间不离开经教。 经教里面我们读得多了,对于一切事理,经论讲得很清楚,古大德批注讲得更清楚,我们从这些地方得到信息,逐渐了解事实真相。 现代的科学好,科学相当进步,已经把许多佛经上的道理都证明了,加深我们的信念,我们再不怀疑了,就得受用。 经上讲得非常清楚,讲的遍数是无数次,什么经论上你都能够看得到,就是个看破放下,就是个迷与悟。 真能够把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了,那就是阿罗汉,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分别了,分别心断掉了,你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成佛了。 我们都会说,我能讲得很清楚,我没做到,我还是起心动念、还是有分别、还是有执着,只可以告诉大家说,现在这个分别执着一年比一年轻,这是真的。 也就是外界对我的诱惑、对我的干扰,一年比一年轻,一年比一年少,这是我现在的功夫。 我没有真断掉,我真断掉的时候才入这个位次,菩萨五十一个位次我才入,我现在第一个位次都没入。 第一个位次是初信位菩萨,跟小乘须陀洹断证的功夫是相等,但是智慧不一样,大乘智慧比小乘智慧高太多了。 我们这个六十年的修学可以说阿罗汉、辟支佛的智慧不如我,但是他们的位次比我高,那是真的。 我这个智慧是解悟,不是证悟。 他们智慧不如我,智慧比我小,他是证悟,他不是解悟。 那就是我学得比他多,学得比他广,但是这个东西不管用,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念佛还行,但是念佛也要把这个东西放下,这个东西放不下的话叫所知障,它会干扰我往生。 往生的条件是清净心,不是说你知道的东西多少,与那个不相干。 那个东西要相干、管用的话,科学家都可以往生、都可以成佛了,科学家他知道! 声闻、缘觉所知道的,不如科学家、不如哲学家。 这个要懂得,解跟行两桩事,能解不能行没用处,能行不能解管用! 行就是放下,真能放下,它就真管用。 我希望个个人成就,我一生从小没有嫉妒心,欢喜人家比我好,在我之上,为什么? 我享他的福。 我在他之上,我累! 我造福他享。 我们这个学院,如果同学们个个都在我之上,我今天什么都不要做了,我在这享福了。 你们现在个个还不如我,那我怎么办? 我天天干,天天在修福,你们大家享福。 我有一本小册子,我好像二十二、三岁写的,「哲理蠡测」,你看看我的小册子,你就知道,我很小就有这种思想,我希望个个人比我好。 如果我是世界第一,人人都不如我,这世界就完了。 大家都比我好,我就很快乐。 我有能力,我会尽量全心全力帮助别人求学。 好学的人我看到就特别欢喜,想尽方法也得要帮助他。 所以增上慢一生起,这慢是傲慢,「谓已均佛」,均是均等,跟佛相等。 「未得谓得」,没有得到称自己得到了。 「未证谓证」,没有证得以为自己证得了。 底下举例子说,「故小乘经中,四禅」,小乘修禅定的,他修到初禅,他误会,他以为证初果;修到二禅,他以为证二果;修到四禅天,他以为证四果,错了,四禅与四果不相干。 「大乘经中,魔为菩萨授记。」怎么魔为菩萨? 这个菩萨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 受菩萨戒的人很多,上师给你授记,你是什么佛再来的,你是什么菩萨再来的,那是什么? 那是魔给你授记,不是佛。 他自己没有证果,他怎么能知道你证什么果位? 现在在这个时代还特别多,自己公然宣布我是什么佛、什么菩萨再来的。 在佛门里面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身分暴露就要走,那就是真的;身分暴露了,没有走,假的,别上他当。 像我们在《高僧传》里面看到的弥勒菩萨,这传记上有,布袋和尚宋朝,跟岳飞同时代,南宋高宗时代的人,出现在浙江奉化,奉化的雪窦寺就是弥勒菩萨的道场,他是那个时代的人。 这个人不知道从哪来的,在雪窦寺住的时间很长,也不知道人家叫他什么法名,都不知道。 他每天拿个大布袋,成天在街上东晃晃、西晃晃就干这个事情,人家供养的他就往布袋里一放,所以人家就叫他布袋和尚。 所以中国塑了个弥勒菩萨像都塑他的像,这是他自己跟大家宣布的,他走的时候、往生的时候告诉大家,他是弥勒菩萨再来的,说完之后他就走了,这是真的。 说了不走是假的,为什么? 你骗人,你还是为名闻利养欺骗众生。 说了马上就走,真的。 所以中国的弥勒菩萨统统塑布袋和尚像。 发布时间:2025-11-18 10:28:02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