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68集 内容: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68集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68集 六祖坛经讲记(68) 善知识! 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 善知识! 归依觉,二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 劝善知识! 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善知识! 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这个部分很重要。 很多人都有去〔归依〕,但是你一定要懂真正的三归依到底是什么意思。 【善知识! 归依觉,二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请问,你三归依了吗? 没有? 来,我替你归依。 你愿意从今天开始以〔觉〕悟为师吗? 愿意。 你愿意从今天开始以〔正〕见为师吗? 愿意。 你愿意从今天开始心中清清〔净〕净吗? 愿意。 真的吗? 不要一下课三归依就不见了。 你能够时时保持觉醒吗? 不简单。 你能够时时明白什么是正见正法吗? 不简单。 你能够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吗? 那更不用谈了。 事实上六祖大师讲的三归依门槛真的很高。 你做什么事情,自己要先去了解是怎么回事。 人家跟你讲:「菩萨,你来受菩萨戒。」你要知道什么是菩萨戒,你不要去做不知道的事情。 知道做什么事情,一般来说都不会偏差太多,但是不知道却做某些事情,结果常常跟你所要的都不一样。 如果是好的还没有关系,如果是不好的,你常常会后悔。 就好像最近的金融风暴,为什么人家跟你讲一下,你就去投资呢? 一天到晚都在发生事情,到处看都是这个样子。 【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这句话表面上简单,但是,你们很多人跑道场,有时候会跑到〔邪魔外道〕去,你真的不知道呢! 还好,我们今年过年有办禅七。 好几年来过年我几乎都闭关,有一年的过年,我没有闭关,同学就讲:「师父,过年期间,所有的寺庙都很热闹,办好多活动。 某家寺庙的住持,还给信徒看手相呢。」我不能够跟你讲怎么样,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要去判断,不要把权巧方便变成邪方便,邪方便跟正方便不一样。 正方便就是正确的,邪方便就是不正确的,正方便就是正确度众生。 究竟是正是邪,了义不了义,或是究不究竟,彻不彻底,你真的要懂,当察觉到是邪魔外道,或是不究竟,你要离开。 你今天归依之后,请你不要乱跑道场。 如果你要跑道场,你要以法为师,这样的话才不会偏差,你应该以〔自性〕的〔三宝〕来做证明。 【劝善知识! 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我们常讲佛法僧〔三宝〕,这叫事相三宝,就是看得到的。 〔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法〕就是佛法、佛经,〔僧〕就是出家人。 另外的三宝,〔觉、正、净〕,这叫〔自性〕的〔三宝〕,又叫理体三宝,这是内在的。 你要归依外在的三宝简单,你要归依内在的三宝就难,你要去求三宝简单,悟三宝就困难。 如果是一个形式,或是一个外在的三宝,那并不代表你真正懂。 你要懂你内在的三宝,〔觉、正、净〕,这三个字可以当成你的正见,以这三个字来过人生,以这三个字时时刻刻来检测你自己,依这三个字来修行,必然能见性。 新的一年要调伏自己内在的这一条牛,大扫除的时候,你要问自己,连房子都要一年扫一次,你为什么不将内在好好地大扫除呢? 若不能够悟到「本来无一物」,至少要做到「时时勤拂拭」,先把这句话摆在心中。 先扫,扫久了就能扫除尘垢,地扫干净了,心也扫干净了。 《六祖坛经》各种病都能够医,这样不夸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的心制造的,当摆平你的心,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学东西我们还是要提纲契领,要掌握核心,就像我们所讲的「万变不离其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你能够明白根本的道理,很多事情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当然,这样的话很多人听过,尤其是老一辈的常常说,从小听到大,这就是诀窍。 为什么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坎坷的? 都是苦的? 因为你的心不平,所以人生就是坎坷的,不是人生这条路难走,而是你心中这条路难走。 为什么? 因为你不了解你的心,更简单的说,就是你不明白自己的心。 今天大家来听《六祖坛经》要听「明心见性」这四个字,但是大家不要认为这一辈子不可能做到,好像这四个字是大彻大悟的人,或是圣人才能够达到的境界,我们凡夫俗子,怎么有可能? 有时候我们太看轻自己,有时候我们太高估自己,高估或看轻都没有办法看清事情的真相。 明心,就是因为你过去不明白你的心,你现在明白了不就好了吗? 明白了,就叫明心,这跟我是不是圣人有什么关系? !这跟我是不是佛祖有什么关系? !你有心,就应该去明白它,真正明白自己的心就叫明心,这会很困难吗? 如果你不想要,你永远都不会明白它。 你为什么不想要? 因为认为不重要。 就像有的人觉得英文很重要,所以他一定要去学英文。 我对英文一窍不通,只会说一句Iamsorry,就是我认为英文没有那么重要,我认为中文比较重要。 一样的道理,你如果认为没有学佛法也可以做人,没有学佛法人生还不是过得很好,你就不会学佛法。 你认为了解自己并不是很重要,那你这一辈子都不会了解自己。 现在思考一下,你认为了解自己重不重要? 你认为人生有没有比这件事情更重要的? 我从来不会勉强别人来学佛。 为什么? 当你觉得不重要,我跟你讲是没有意义的。 今天来学习,你一定要清楚为什么来,如果你不清楚,一定学不好,而且也不会持续。 我常常跟同学说:「听我的课差不多十分钟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再来。」如果你觉得了解自己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你就会朝这个方向去实践,必然就会明心,这是很明确的,不是模棱两可的。 大家不要一开始学佛,就谈到自己的根器,或是说「我还差很远」,就是你自己而已,你需要跟谁比? 你不需要跟释迦牟尼佛比,也不需要跟六祖大师比。 我们只需要了解自己就好,明白这一颗心,接着你才会知道过去都是乱讲话,看到别人都说:「你要平常心!」「要知足常乐。」「要看破放下。」「要用心生活。」今天讲话开始要不一样,为什么? 你凭什么叫人家用心生活? 不明白你的心怎么用心? 不明白你的心,你会用错心,用你的心折磨自己、折磨别人、绑住自己、控制别人。 从今之后,请你时时刻刻善待自己,时时刻刻利益别人,时时刻刻让自己常清常净,让自己心中常生智慧,看到别人有悲悯体谅的心。 我们时时刻刻在用这张嘴巴,一开口就要能鼓励别人、启发别人、引导别人,用我的身体来服务大众。 你注意看看,你过去都用什么心? 为什么过去我的心都不用〔正〕,都用邪? 都不用〔觉〕,都用迷? 都不用自在,偏偏都用执着? 就是因为不明白自己的心。 谈到〔归依〕,你已经归依了吗? 什么叫归依? 你做事情要清楚。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有人跟我说:「我带你去受洗。」我说:「我只要在家里洗澡就好了,为什么要跑到那边洗?」你要先讲清楚什么叫受洗。 纵使你跟我讲得很清楚,我也听得很模糊,好像你要带我进入一个宗教要先有一个仪式。 不是我不要仪式,而是我要先了解。 就好像要我对你鞠躬,不要勉强我,等我了解之后,自然会对你鞠躬。 一样的道理,你要三归依,不是说归依之后就会一切平安、顺利,我跟你保证不会。 你自己糊里糊涂,怎么会平安? !我曾经看过,归依之后车开出去就撞到柱子。 为什么要三归依呢? 什么是佛? 〔佛〕就是发现真理的人。 什么叫法? 〔法〕就是世间的真理,〔僧〕就是奉行真理的人,这三项很可贵,就像世间的无上宝,所以叫〔三宝〕。 〔归依〕的意思就是说:「我愿意向他学习。」你不向懂真理的人学习,不然要向谁学习? 真理就在你的面前,你怎么不好好读桌子上的这部经呢? 真正能够力行真理的修行人值得顶礼赞叹啊! 简单地讲,这叫「世间中所有好的都集中在这里」,这才叫做归依三宝,它不是一种仪式。 若不是这样,我为什么要跟你学习? 为什么要向你顶礼? 为什么要归依你呢? 所谓归依,就像很多女孩子,她们这一生终究要有归宿,但我们的生命不是只有一生,我们生命叫做永生,或叫生生不息,我们生命的归宿,就是〔三宝〕。 刚才所讲的是外面的三宝,那统称叫事相三宝,现在六祖大师所讲的是返回内在的,叫〔自性三宝〕,也就是理上的三宝,就是谈你内在的问题。 归依自性三宝就是归依你自己。 事实上你心中有〔佛〕,所以拜佛向内拜是拜自己的自性佛,向外拜是礼敬诸佛。 我心中有佛,所以我归依我内在这尊佛。 我内在有〔法〕,有什么法? 心生万法,自性能生万法。 法从哪里生? 从心生,所以叫心法。 〔僧〕就是清净,你的自性本来就清净,就像六祖前面所讲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自性有三宝相当地清楚。 六祖大师的意思是,假设你不明白自性的三宝,你向外去求,常常会迷失于外,而不能够真正去明白、去了解自己。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重点、核心,也让大家真正明白什么叫真正的三归依。 如果今天讲的,你觉得真正符合你的心,可以渐渐去了解佛法,你自己想要归依,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归依。 就像我以前去归依,我骑着摩托车,看到旁边有一个地方可以归依,我就闯进去。 我本来是要去拜访一位客户,就打电话给那个客户:「我碰到一位大师,想跟他请教,两个小时之后我再过去。」我三归依完,出来之后,那宗生意没有谈成,但是我很高兴,我高兴的不是没有谈成,高兴的是我谈不成还很快乐,你能够体悟到这样吗? 今天人们的快乐是什么? —「我终于得到了!」「得到了」的那种快乐并不是真的快乐。 因为当你得不到的时候不快乐。 我快乐是什么? 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我居然是快乐的。 就在那一刹那,我有一点点感觉到什么叫平常心。 发布时间:2025-11-23 08:45:29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