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放下,是世出世间共同修学的大法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放下,是世出世间共同修学的大法“放下”是世出世间共同修学的大法,不能执着,就对了;执着,就错了。 我们在现前这个时代,还有个身体存在,随缘度日,别当真,努力学放下。 放下了,再放下。 到最后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了,才可以把阿弥陀佛放下;没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护身符,不能丢掉,他保护我们。 所谓《心经》上“无智亦无得”,要不要求智? 智在哪里? 智是自性本具的第一德。 “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智慧就现前,释迦牟尼佛如是;十方诸大菩萨亦如是;在中国我们相信孔孟、老庄亦如是;我推想,往上推,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亦如是。 这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他们真正是“无智亦无得”。 “无智”,智慧圆满现前;“有智”,智慧不能圆满现前。 为什么? 我们常讲小悟、大悟、大彻大悟,把它分成三个阶段,那个“悟”就是“智”,智慧现前。 一般人都羡慕,我们也羡慕,我们羡慕能得到吗? 得不到。 为什么得不到? 你有羡慕智的心,这个心是妄心。 妄心是真心的障碍,道理就在此地。 那要怎样? “无智亦无得”,就容易开悟。 中国人,我们对中国人有一份感情。 惠能大师是中国人,大彻大悟。 他怎么大彻大悟? “无智亦无得”。 三年前海贤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往生,他大彻大悟了,为什么? 也是“无智亦无得”。 “无智亦无得”表什么? 彻底放下。 心里头没有念头了,没有念头是“真念”,有念头都是“妄念”。 没有念头是真念,我们做不到,肯定做不到,怎么办法? 用“阿弥陀佛”这一念代替一切念,这一念不是叫我们成佛,不是叫我们大彻大悟,这一念帮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换一个环境修行,那个环境好,没有障缘,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建立的最理想的修行环境,往生极乐世界。 往生极乐世界没成佛,但是怎么样? 等于成佛,因为你在那个地方时间久了是非成佛不可,不成佛也得成佛。 道理在此地,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 为什么我说中国人儒家? 因为儒家一开头跟佛一样,“放下”。 佛讲看破、放下,儒也讲看破、放下。 “格物”是放下,“致知”是“看破”。 “致知”是什么? 智慧现前,明白了,不再迷惑了。 怎么明白的? “放下”明白的。 你现在为什么不明白? 你妄想很多,杂念很多,分别很多,执着很多,这叫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这个麻烦大。 儒家这些祖师大德了不起,告诉我们,“修行”,佛法叫“修行”,儒家讲“修身”、“修心”,意思都是一样的。 从哪里修? 修学终极的目标是什么? 佛法是“大般涅槃”,“大般涅槃”是不生不灭。 儒家修行的,《大学》里头的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儒家修学的终极目标,“明明德”就是“大彻大悟”,跟佛法没有两样。 “明德”就是自性,佛法里面讲的“自性”、“真如本性”。 现在我们的性,自性迷了,不明了,“明德”是自性,现在不明了,那怎么办? 怎么样叫它恢复“明德”? “明明德”,上面这个字是动词,下面是名词,叫“明德”,恢复它的光明,那个光明就是照见,明心见性,一个意思。 发布时间:2025-11-27 10:04:3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