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问答:世间皆因缘,世间亦非因缘 内容: 问:在《楞严经》第三卷里,佛破斥阿难提出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是和合因缘的观点。 讲到火大时说“阿难。 若此火性,因和合有。 彼手执镜于日求火。 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阿难。 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 镜何不镕。 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 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第一句“阿难。 若此火性,因和合有”,说火性因和合有,和合就是火是由镜、日、艾三者共同作用产生的,佛要破斥的也是和合产生火的观点。 但是下文的论述,却都是在破火由镜产生、火由日产生、火由艾产生这种火由单一要素产生的观点。 这有点文不对题,没破到靶子上。 而且,破斥了火由单一要素产生的观点,不是恰恰证明了火是和合产生的么。 在下文水大和合的问题中佛也采用了相同的逻辑,很是不解。 补充一个类比:佛要破斥三角形(火性),由A、B、C三条边组成(因和合有)的论点,但佛给出的证明是三角形不能由A边组成(火由镜产生)、不能由B边组成(火由日产生)、不能由C边组成(火由艾产生),既然三角形不能由单一的一条边组成,这不是反证了三角形是由三条边组成的(火性和合有)? 答:一,首先明确下因缘和合和佛之观点。 以三角形为例。 合计四个因素:A、B、C、三角形。 因缘和合的观点:三角形是由A+B+C产生的。 A、B、C、三角形,是四个互相联系的事物。 佛所论述的观点:A+B+C并不能产生三角形。 因为:A、B、C、三角形,是四个独立的事物。 二,因缘和合的观点有什么漏洞? 譬如我这个人,我的身体是由我的头、躯干和四肢组成的。 那么,是否可以说,我的头就是我,或者躯干就是我、四肢就是我呢? 人们平时闲聊的时候当然可以这样说,而人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是指代的意思,意即因为这颗头是长在了我身上,所以我的头可以代表我,甚至就是我。 而若严格地表述,则应该是:我的头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是部分身体。 对吧。 那么问题来了,部分身体,等于整个身体吗? 当然不等于! 也就是说:头≠身体。 这就意味着,尽管在某些条件下,头和身体或有关联,彼此间也许有着无尽的联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头和身体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再举个例子。 手机。 假设一部手机,是由电池、屏幕、处理器组成的(为方便理解,其它元器件忽略)。 那么,电池是手机吗? 屏幕是手机吗? 处理器是手机吗? 都不是。 对吧。 虽然,按照我们的常识认知,手机是由电池、屏幕和处理器组成的,虽然四者是有联系的,可是,仔细分析下:手机是手机;电池是电池;屏幕是屏幕;处理器是处理器! 四者虽或有联系,却也是互相独立的! 对吧。 反过来讲,假如不是互相独立的话,那么,当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屏幕碎裂的话,就只能另买新手机使用了,而不能仅仅更换屏幕维修手机了。 所以,因缘和合的观点的漏洞究竟在哪里呢? 因缘和合的观点,主要关注点是在于万物之间的联系,而忽略了万物各个的独立性! 三,佛的观点因为A、B、C、三角形,是四个独立事物,所以A不可能产生B,也不可能产生C,不可能产生三角形。 B和C也是同样的道理。 A为什么不可能产生B、C,以及三角形呢? 很简单,俗话说得好:猫只能生猫,生不出狗来。 A只能产生A,无法产生B、C以及三角形。 再比如,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请问,2厘米线段是由1厘米线段产生的吗? 1厘米的线段不会自己给自己加长到2厘米,不会自动加长到2厘米,对吧。 假如是自动加长的话,那么1厘米就是不可控了,就不再是1厘米了。 对吧。 假如A、B、C三条边是不可控的,这个三角形还能存在吗? 这个三角形不能也无法存在了。 也就是说,1厘米线段只能是1厘米线段,2厘米线段只能是2厘米线段;2厘米线段是由1厘米线段加长至2厘米的观点,是不对的。 三角形非从A来,非从B来,非从C来。 三条边也不可能自动移动,更不可能自动去和合,所以三角形亦非由A、B、C和合而来。 四,佛的观点(二)当然,你可能要问了,因缘,是佛所说,如今佛又亲自反驳了因缘,这不自打自脸么? 首先,佛并没有否定因缘,乃至世间一切法,佛都没有无脑地否定。 佛在《楞严经》中的“否定”因缘,以及和合、自然等法,乃是为了提出“更高阶的道理”,引导众生回归根本。 世间万物,既是互相联系的,也是相互独立的。 对吧。 基于互相联系,所以有因缘和合;基于相互独立,所以非因缘非和合。 那就要问了,这个三角形,以及地、水、火、风、空、根、识,乃至于世间万事万物,究竟都是怎么来的呢? 佛的回答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还是譬如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 ——线段不会自己加长,是因为人的需要而将之加长的。 对吧。 所以其中的过程是这样的:1、这里有个1厘米的线段;2、我看到了;3、由于种种原因,我想要加长到2厘米。 4、于是,我利用笔尺等工具将之加长,直到结果满足。 你看,从看到的1厘米线段,到想要加长到2厘米,到结果出现2厘米线段,——这个过程中,假如认为1厘米线段是因,2厘米线段是果的话,就忽略了“想要”,对吧。 所以,因缘法是有缺陷的,因缘法是有漏洞的。 那么,假如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呢? 也就是,我想要2厘米线段,然后在1厘米线段的基础上加长为2厘米? 如此一来,不断把因缘法的漏洞弥补上了,而且还涵盖了另外的情况,比如此时没有任何线段,以及此时的线段长度是3厘米、5厘米、100米……等等情况。 三角形非因A来、非因B来、非因C来、非因ABC来。 三角形是因为我想要个三角形,而眼前正好有个A、或者有个B、或者有个C、或者有了AB、或者有了AC、或者有了BC、或者有ABC,于此画出三角形来;假如ABC都没有,一切都空,我也能画出三角形来;假如有的是DEF鸡鸭猫狗等等等等,我同样也能画出三角形来……。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五,佛的观点(三)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像上学时老师教给我们的1+1=2,就像勾股定理,就像万有引力定律等等,一切公式、公理、定理、定律都是简单的,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却是极其复杂的,当我们在世界里应用这些时,开始时必然会有或多或少的迷惑。 比如还是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这个例子。 有的人就说了,我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完全是习惯性动作,习惯成自然,不管干什么,只要见到1厘米线段,手脚立刻动起来,将之加长到2厘米,根本不曾动心,所以如何能说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呢? 嗯,这就要回溯,回溯到你第一次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时,你必然是动心的,而后又动心将之养成了习惯。 还是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这个例子。 有的人又说了,我想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可是正当我画延长线时,家里的猫突然扑过来,把笔打掉了,最后没画成。 不是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么,为什么我就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呢? 嗯,这是因为你想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的心,被你所生的其它心给“稀释”了。 假如把1厘米的线段加长到2厘米的心是100%纯粹的话,那么一定达成其果,假如只是80%的程度,其结果也只能达成80%。 ——不太明白? 再举个例子。 我想要挣很多很多钱,可是最终仍然穷光蛋一个,为何? 因为我每天、每时、每刻、每秒、每月、每年,乃至于过去现在的每一生,我动的心思太多了。 随“众生心”:我想要挣很多很多钱;应“所知量”:我所谓的很多很多钱,于我而言就是一百万,这个一百万就是我的所知量;《楞严经》里后还提到了一个词,叫循业发现。 什么意思? 我每天每时每刻动了无数的心思,这些心思都有轻重缓急先来后到之分,都要循着业力大小强弱等等而发出、展现出来。 比如先动一个娶媳妇的心思,后动一个挣钱一百万的心思,随即又动一个必须赶紧打会儿游戏的心思而且一刻也等不得了。 依据业力大小轻重缓急等,打游戏当下的业力最强,都等不得了,最急,必须赶紧,所以首先实现的是打游戏,去玩游戏了,而另外两个心思则抛诸脑后了。 我想娶媳妇,后来学了佛,觉得娶媳妇是累赘,就不想娶媳妇了,但是又有些舍不得,终于在六十岁前,谈了个女朋友,如胶似漆,娶了一房媳妇,没过俩月各奔东西了。 我要挣钱一百万,后来又觉得一百万太难了,挣到五十万就满足了,上班十年,虽然存款是零,但总计薪资是有五十万了。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呢? 因为我虽然有挣五十万的心,但只是挣到五十万,而非存款五十万! 此时我本想把1厘米的线段画成2厘米,但是之前逗猫的心思恰好在这一刻循业发现了,从而导致我功败垂成。 所以者何? 为何娑婆世界是浊世? 为何极乐世界是净土? 为何修行要发愿? 为何贵在专一? 心浊则国土浊,心净则国土净。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六,佛的观点(四)那么,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的这个观点就是无上真理了吗? 就是无上圆满了吗? 你要知道,所谓的无上、所谓的真理、所谓的圆满,等等等等,都是心生种种法生,也都是随众生心而应众生的所知量! 无无上、无真理、无圆满,即无上、即真理、即圆满。 发布时间:2024-01-27 10:37:04 更新时间:2024-01-27 10:37:12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