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内容: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黄念祖居士一九三一年福建功德林居士念佛七,中国近代三大高僧(谛老印老虚老)中的虚老(虚老是接我入佛门的第一位恩师),正好有事在当地,听说有念佛七,他就去了。 功德林居士们正在念佛,听说虚老来了,很多人出去迎接礼拜。 谁知虚老大加呵斥,责怪他们说:“你们都是居士,参加念佛七,学佛好多年了。 今天是佛七道场,你们怎么倒插法幢呀! 倒着插呀! 为什么跑出来给我磕头。 ”这样大家就都回来了,坐好听讲。 这样虚老就接着讲:“念佛打七贵在一心。 ”(虚老之意:身在道场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修,如果不是一心一意,东看西听,有人还要聊点天,这么参加念佛七,念到弥勒下生,还是业障缠身,不但现在不成就,念到弥勒菩萨再来的时候,你还是业障缠身。 应当从头到尾的绵绵密密,一句紧跟着一句,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要乱。 不是说证到一心不乱,就是你念这一句别乱,一会儿想吃饼,一会儿又想去看电视,一会儿又想家里炉子上还有水壶,这心就乱了。 在道场里这些都放下,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佛来也这么念,不用说虚老来了,佛现前,还是这么念,魔来也这么念。 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不受外头的干扰,才有成功的日子。 佛是什么? 佛就是觉悟。 佛者觉也。 魔是什么? 魔是魔恼。 魔者恼也。 魔是恼乱,让你烦恼。 佛就叫你觉悟,佛是觉者。 所以你觉的时候就是见佛的时候。 觉心朗照清清楚楚就是见佛。 生了烦恼,你在恼害人,或者被人恼害,那样的时候就是着了魔了。 )虚老又开示:“刚才佛七道场有很多人就坐着不动。 不管谁来还是念佛,这些人都见佛了。 ”“那几位来磕头接我的你们接到了什么? 虚耗时光,白白地浪费了时间。 ”(所以我们大家都尽量珍惜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那岂不是因为我而恼乱了你们的大事呀,你们在念佛,我来,你们就不安心,出来接我。 是我干扰了你们,也就是你们把我推到魔的旁边去了。 ”这真是极殊胜的开示,许多学佛的人都颠倒了,怎样才是尊敬三宝,怎样才是如法修持,怎样才能免于自欺欺人。 再有几句谈到神通方面的事情,“一般不明佛法,未忘名利求通求变,存此妄想非邪即魔。 ”一般人不明白佛法是什么? 名利之心根本未忘,念念之间所盘算的是如何争夺佛教中的名位与权利。 学法之后就想得神通,就想能变化,存在着这种妄想不是邪徒就是魔的眷属,非邪即魔。 须知心外无法,一切法是在自己心内。 刚才说自信,要信自心本来有如来智慧德相,不可心外求法。 刚才说我们念阿弥陀佛,那不是在心外求,你要信自,都在你自心之内,你的心跟佛的心一样遍满一切处,不但阿弥陀佛在你心内,没有一个佛不在你心内。 虚老又说:神通岂可起心希求,有此用心,岂能证无住真理。 《金刚经》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先有一个要求得通的心,就有所住,怎么能够相契无住的真实道理。 “此类人们”,佛就称他们为“可怜悯者”! 虚老的开示妙意无穷,其中殊胜之处是呵责离座迎接顶礼之人为“倒插法幢”,而赞在原座不动之人是“念佛见佛”。 这同当年释尊升天为母说法后回到人间,呵责来迎的比丘尼,而赞不来迎接的须菩提,如同一辙。 这位比丘尼有神通,化现为转轮圣王,于是排在迎佛队伍前首第一位,果然她第一个看见佛,佛一见便责备她为什么站到大僧的前面,她说“想早见佛”。 佛说“你没有看见我,倒是须菩提第一个看见我”,这天须菩提在林间静坐,动了一念,今日世尊回来是否去接? 继而想到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佛无来去,何须迎送。 就继续静坐。 可见禅门是传心之法。 世尊的心就传到现代的虚老。 心心相印,一味无差。 从此公案的启示,什么叫做见佛,如何才能见佛,都不必再问了。 同时对于净宗也是极宝贵的开示,大力宣示,“念佛贵在一心”。 佛来魔来一切不管,只要老实专念,前后相继。 呵斥迎接者是“倒插法幢”(颠倒,毁法)。 赞叹继续持念不动之人为“念佛见佛”。 净宗警语“念佛时即见佛时”,可见虚老的话,正是当代禅宗第一大德对净宗的宝贵印证。 或有人说:你错会了,虚老的重点在“不动”而不在念佛。 我说:念佛的重点正在“不动”。 净念相继,正是“如如不动”。 末后补足所引净宗妙句“念佛时即见佛时,见佛时即成佛时”,作为本文结语。 一九九一年岁在辛未春整理于北京莲舍 发布时间:2024-04-05 08:32:3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