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素云:冥冥中必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老和尚加持 内容: 二0一四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之所以说不寻常,是因为有几件大事同时出现,其意义的深远,远不是用我们的思惟所能想出来的,这叫做不可思,也远不是我们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这叫做不可议,不可思、不可议就是不可思议。 这几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今年年初师父上人慈悲向我们推荐、介绍了上海下贤老和尚的光碟,并号召净宗弟子向上海下贤老和尚学习,每天看光碟三遍,念佛号一万声,一年看满一千遍。 现在这片光碟已在海内外广泛流通,无量众生因此光碟而得度,真是殊胜至极。 这是我们佛门一件幸事、一件大事,可以这样说吧,今年是海贤之年,我们要遵师教诲,老老实实向上海下贤老和尚学习,从老和尚身上我们会悟到一些东西,帮助我们成就道业。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和诸位同修们分享。 一、看似平凡,实则非凡。 今年五月份,我看上海下贤老和尚光碟一百四十六遍,总的感觉是愈看愈爱看、愈看愈亲切,百看不厌。 看著老和尚慈祥的面容,觉得老人家就是我未曾见面的祖父,他就是我至亲至爱的亲人。 老人家是那样的平凡,他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在茫茫人海当中,你可能不会多看他一眼。 说他平凡,他身居乡间小庙,多年没有香火供养,他吃的是苦(凡夫之见),穿的是补,近百年从事农耕,开荒种地一百多亩。 他的一生就是两件事:一念佛,二干活,还有比这更平凡的吗? 可恰恰在这平凡之中透出一种非凡,而这种非凡不是一般人所能体悟到的,而更突显了他的平凡。 我们怎样来认识他的非凡? 我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的。 一,从老人家的来历看,师父上人明确告诉我们,上海下贤老和尚是阿弥陀佛派到人间表法的。 在光碟里,他也亲口告诉大家,阿弥陀佛让他住在世间表法。 从这一点上看,你说他是平凡还是非凡? 二,从老人家的言谈举止上看,老人家说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 什么都知道,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知是什么境界? 是大彻大悟的境界,大彻大悟之人是什么? 当然是佛了;什么都不说,是天机不可泄露。 从这一点上看,你说他是平凡还是非凡? 三,从师父上人对老和尚的评价上看。 在我的印象中,师父上人无论是对出家众的评价,还是对在家众的评价,对海贤老和尚、对来佛三圣的评价是最高的了。 仅举一例说明,师父上人说,上海下贤老和尚的这片光碟将影响末法九千年,老和尚的这片光碟就是《无量寿经》的总结。 还有什么评价比这更高的呢? 从这一点上看,你说他是平凡还是非凡? 上海下贤老和尚是平凡的,上海下贤老和尚是非凡的,用这样四句话来概括他的平凡与非凡,「默默无闻百多年,一句弥陀老实念,为众表法世间现,原是弥陀亲派遣」。 上海下贤老和尚看似平凡,实则非凡。 二、学习上海下贤老和尚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看老和尚的光碟向老和尚学习,对我来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一生一世的事。 看老和尚光碟向老和尚学习,是我的日课,是我的月课,是我的年课,是我余生必修课。 对於这片光碟,我现在的方法是听和看相结合。 早晨两点起床后,先听一遍(也可先看一遍),三点钟我在室外绕佛两小时,这时带著随身听,绕佛两小时又可听两遍,效果非常好。 早晨五点钟时,三遍已经听完或看完,白天根据具体情况,能听(看)多少遍就听(看)多少遍。 不要把听(看)光碟当成任务、当成负担,时间安排好了,很轻松自在。 听(看)老和尚光碟,贵在持之以恒,不能刮一阵风就过去了,如果一阵风似的学习老和尚,那将一无所获。 学习上海下贤老和尚要重实质,不要重形式,修行还是清净一点好,不要搞得人来人往,热热闹闹,那样,来佛寺就不是上海下贤老和尚在时的那个来佛寺了。 我希望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来佛寺还是原来的那个来佛寺,如果再能出几个大圣大贤,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愿来佛寺早日恢复以往的平静,我们谁也不想看到一个变了味的来佛寺(请恕我直言)。 三、听(看)上海下贤老和尚的光碟就是老和尚的弟子,冥冥中必得老和尚加持。 我们净宗弟子和上海下贤老和尚的渊源甚深,听(看)老和尚的光碟就是老和尚的弟子,冥冥中必得老和尚的加持,必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加持,必得龙天护法和一切护法善神的慈悲护佑。 当你道业成就,功德圆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上海下贤老和尚一定和阿弥陀佛及诸佛菩萨一起前来接引你。 上海下庆老和尚、上海下贤老和尚的母亲也都在接引的队伍当中,那个接引阵容庄严、殊胜妙不可言。 记得姐姐往生前曾经对我说过:「小云,我往生时接引我的阵容,和那张阿弥陀佛接引图是一模一样的。」四、坚定信心,坚固愿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学习上海下贤老和尚就是要学习他信心坚定、愿心坚固,九十二年不换题目、不转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学习他制心一处,把心定在一句佛号上;学习他无事不办,就是把成佛这件事情办好,除此事之外别无它事。 这是这张光碟重点中的重点,用两句话来概括,就是念阿弥陀佛、作阿弥陀佛,这是检验我们道业是否真正成就的唯一标准,也是究竟圆满的标准。 学佛就要找到一条解脱之道,现在这条道就摆在我们面前,就看你走不走了。 有的人因缘成熟了,坚定不移的选择这条解脱之道,他今生就成就了。 有的人因缘尚未完全成熟,这次机会就又擦肩而过,真的很可惜。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错误的东西,把假的当成真的,去苦苦追求。 一念之差,在六道轮回没完没了,苦不堪言,这才是可怜悯者!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非常有哲理。 这段话是这样说的,「我们不知道修行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功课,我们每天都忙於生死无关的事情,忙得团团转,差别就是有钱跟没钱。 但是到最后统统平等,一律进入太平间。 放下世间的假相,你就拥有永恒的生命」。 佛陀告诉我们,放下了有限你就拥有无限。 以上这些话,愿与同修们分享、共勉。 惭愧弟子刘素云顶礼,二0一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净空老法师:我们听了也看了刘素云居士的报告,我们心里非常的欢喜。 刘居士也给我们表法,你看,她看了一百四十六遍,愈看愈欢喜。 我相信有不少人,不止她一个,愈看愈不能放下,为什么? 有悟处。 这个悟处,对我们修学净宗,对我们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往生净土,有决定性的帮助。 我们想想,她说得很好,还有什么事情比求往生更重要的? 必须要知道,不能往生就是继续要搞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里头苦海无边,生生世世没完没了。 业障消不了,消不了就要随业受报。 有善业、有恶业,我常常提醒同学,善果,三善道是消善业的,三恶道是消恶业的。 恶业能不能消得干净? 消不干净,为什么? 天天在造,造得多消得少,永远消不了。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如果你要真正觉察到了,你才知道这多么可怕。 老和尚教我们一个方法,把念头完全换成阿弥陀佛,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切都放下。 《无量寿经》重不重要? 这段时间,这十几年当中,许许多多人在议论这部经典、批判这部经典,在中国佛教史上史无前例。 重不重要? 说它不重要。 争这个有没有意思? 毫无意义。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的表法,这一句阿弥陀佛是真的,这个没有人争议,好,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 光碟上你细看,你能体会到许多不平凡的地方。 老和尚说我什么都知道,我告诉大家,这句话不是出家人随便说的。 这句话什么人说的? 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可以说这句话。 老和尚能说这句话,他念佛的功夫就是理一心不乱。 我细心看这个碟,他二十岁出家,师父有慧眼看出这个人能有成就。 从哪里看? 老实、听话、真干,再加上真诚、心地清净、有恭敬心,太难得了。 这就是具备了一生开悟作佛的基础,他有了,那就好办,教他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世尊这种方法,要像海贤这样的人他才传给你,不是这种人传给你没用,这真正是上上根人。 传给他什么? 他老实、听话,一句佛号念到底,九十二年不拐弯,没丢失,这还得了吗? 这样的人念佛三年,像锅漏匠一样,往生了,站著往生。 锅漏匠念到什么程度? 我们相信功夫成片,就成功了。 念到功夫成片大概要多少时间? 三年,《往生传》里头、《净土圣贤录》里面所记载的,绝大多数三年往生。 我不相信他三年,刚好他的阳寿只有三年,这个我不相信。 为什么往生? 还有寿命不要了,到极乐世界去了。 只要功夫成片,阿弥陀佛一定来看你,来看你干什么? 增长你的信心,增长你的愿心。 要用佛经上的话来说,佛来给你授记,告诉你,你寿命还有多长,到你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你的心就定了。 但是有一些聪明人,见到佛,这个机会不肯放松,就向佛要求,我还有寿命不要了,我要跟你走。 阿弥陀佛慈悲,一定带他走。 所以海贤在三年念到功夫成片,再有个三、五年,事一心不乱,再有三、五年,理一心不乱。 换句话说,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说,老老实实给念佛人做个好样子,这就是他的任务,这时候阿弥陀佛给任务给他。 到他表法圆满了,佛就来接引他,表什么圆满? 到他手上拿到这本书,《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表法就圆满了,阿弥陀佛就带他去了。 这本书的意义很大! 我希望同学们,我们用至诚心、感恩的心为宏琳法师祝福,把念佛功德回向给宏琳法师,我们请求阿弥陀佛让宏琳法师继续在世间为我们表法。 我听说最近他身体比较差,我对这个事情很关心。 我跟他好像是见过一次面,是我到北京访问,见赵朴老的时候,听说他在场,他年轻,我没注意到。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他在这十年当中完成这部书。 这部书海贤老和尚看到了,这表法圆满,他拿到这部书,穿袍搭衣要求大家给他照相。 这部书的意义太深了,我们中国古人常说,家和万事兴。 我在前面曾经跟诸位说过,祖师大德们说的三学兴衰。 三学兴,这个三学就是整个佛法,佛法是经律论,律宗,南山律宗代表戒,禅宗代表定,其他的都属於教下,这叫三学。 三学一源,佛法就兴了。 释迦牟尼佛在,三学一源,无比的兴旺。 佛入灭之后,这就分派了,就分宗派了,分宗派是衰相的开始。 虽然分宗,还不至於冲突,还能互相尊重,心里很清楚、很明白,所有的教派全是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如果要批评、要争论,那是批评释迦牟尼佛,有这种现象,衰了。 更严重的是一个门派里面起哄,争权夺利,这佛法怎么? 这佛法就灭了、就亡了。 不是外面人能灭佛法,佛弟子不能依教修行就叫灭法。 和,家要和,家庭兴旺,道场要和,道就兴旺。 我有一年访问日本,也是日本那边邀请的,我联络日本的净宗十几个道场这些长老大德,那个时候我每一个道场送一部《大藏经》,我记得送了三十多套《大藏经》。 我访问日本的时候,那天晚上,到达日本,晚上法师们为我接风,还请我吃晚饭,我们大家聚在一堂,欢欢喜喜。 散会的时候,日本那边同学告诉我,他说今天的盛会可以写在日本佛教史里头。 我说怎么可能? 他说:法师,你不知道,平常这些人都不往来,今天全到了。 我恍然大悟,为什么? 每个道场送一套《大藏经》,这么来的,我就记在心里。 我访问十天,最后一天我邀请他们大家晚上吃饭,第二天我离开日本,大家都来了。 我就劝导大家,我说我们都是净土宗,是一个宗派,这个宗派是一个祖师大德传的,慧远大师,我们是亲兄弟;不同的宗派,贤首宗、天台宗、禅宗、密宗、法相宗,这些都算是我们堂兄弟,一家人;那佛教之外的,基督教、天主教、日本的神道教,那是我们的表兄弟。 我们不能够不和,不和,宗教就衰了,佛教也衰了,净土也衰了,不可以不和。 从谁做起? 从自己做起,他不跟我和,我要跟他和,他可以批评我,我决定不能批评他。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从自己做起,不要求别人,我们自己做个好样子。 日本我前后去过七次,我接受前首相鸠山先生的邀请,在日本讲过一次《无量寿经》。 所以要和,社会为什么动乱? 不和。 世界为什么不稳定? 不和。 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得到李木源居士的协助,帮助我联系新加坡的九个宗教,我们把九个宗教变成兄弟姐妹,一家人。 当时的总统王鼎昌夫妇两个人,对我们做这桩事情非常欢喜、非常赞叹。 当时新加坡有一位高级部长曾士生先生,有一天到居士林来访问,中午在一起吃饭。 他问我,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宗教统统团结起来? 我说我没有方法,释迦牟尼佛有方法。 他很惊讶,释迦牟尼佛什么方法? 是四摄法,我就用四摄法。 他问我哪四摄法? 我就告诉他,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四摄、六度是菩萨法,用在哪里? 用在家庭,家和,用在邻里乡党,邻里乡党和。 我在澳洲住了十二年了,我住的这个小城图文巴,这个小城居民十二万人,真正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 这十二万人里,有八十多个不同的族群,八十多个族群,一百多种语言,十几种宗教。 这十二年不错,真的是三宝加持,祖宗之德,小城居民团结起来了。 今年的五月,就是前一个月,斯里兰卡在巴黎教科文组织举办一次卫塞节活动,澳洲图文巴的代表来参加了。 他们的宗教团,十几个宗教在教科文组织做了详细报告,他们宗教团结起来,发心带动这个城市,给世界上,也是表法,第一个,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欢迎各国大使到图文巴去参观、去考察。 办得非常成功,什么? 就是一个和字。 和比什么都重要,和一定从自己做起,我们自己接受批评,不批评别人。 规过劝善要在没有第三者在场,可以,有第三者在场就不可以。 为什么? 第三者看到我们不和,传出去之后,让社会大众对我们这个团体产生误会,这个因果责任我们自己要负。 起心动念都有因果,报应现前的时候后悔莫及,所以决定不可以。 纵然是受了委屈、冤枉也不必申诉,没有这个必要,时间久了自然就清楚了。 我们起心动念对得起佛菩萨、对得起天地鬼神,绝不做亏心事,这就对了。 海贤确确实实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无量寿经》上无论是理论、是方法,这个方法包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方方面面讲得很清楚,海贤全做到了,不能不佩服。 我带头向他老人家学习,把他老人家表法的这张照片,我把它放了大张,放在西方三圣的旁边。 每天做早晚课、每天念佛我都看到他,他给我们莫大的鼓励,他受的委屈多少,我们受一点小委屈算什么? 不要放在心上。 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就对了,你才能法喜充满,你才能常生欢喜心。 刘素云居士这篇学习报告,她也在为我们表法,这份报告写得非常好,我们听了很受感动。 将来有学习海贤老和尚这个碟片、这个小册子这些报告,我们把它搜集起来,以后再印这个书,统统附在后面,帮助往后大众对这个法门坚定信心、坚定愿心。 我们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定要把僧赞僧的这句话要落实,一切时、一切处懂得尊重别人、赞叹别人。 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缺点绝口不提,优点要赞叹他,这才能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回头是岸。 发布时间:2024-04-09 08:20:1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