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做你的手机 内容: 我做你的手机路可是一名年轻的瓦工。 这天,他在仙湖公园大堤上裸奔。 跑了一阵后,他脱下汗衫,光着膀子奔;隔一会,他又脱下脚上穿着的一只胶鞋握在手上,继续奔。 一只鞋穿在脚上,另一只鞋握在手上,这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当路可经过一座凉亭前面时,被在凉亭避雨的同班女同学姗红看见了。 姗红知道路可的父亲在五年前得了绝症不幸病故,母亲改了嫁。 路可一个人坚守着一个破碎的家。 前年高考,路可没考上本科,放弃了专科。 难道他的精神家园失守,神经出了问题? 想到这,姗红双手合成喇叭,朝路可大声喊道:路可快来躲雨路可听是姗红的声音,立即转身跑至凉亭。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自嘲地对姗红说:看我这样子,活脱脱一个落汤鸡,像不像神经病人? 姗红乜斜路可一眼说:没神经,干吗汗衫不穿在身上,而要缠在胳膊上? 没神经,干吗脚上只穿一只鞋,而将另一只鞋握在手上? 路可说:我每天从大堤上跑到工地上班。 今天,出门的时候,天气好端端的,走到半路,老天突然一反常态,下起瓢泼大雨。 我身上带有手机,怕雨水把手机淋坏了,身上又没个薄膜袋子,我就脱下汗衫裹住手机。 想不到汗衫一会就湿了,我只好脱下一只胶鞋,将手机塞进鞋脸里,鞋底朝上,握在手上。 你以为我是神经病? 是释放压力? 其实,一切都是为了保护我的手机。 听路可这么一说,姗红恍然大悟。 心想,如果自己能做他的手机,他肯定会在自己遇到风雨的时候,为自己遮风挡雨,所向披靡。 她感到路可这小伙子靠谱,于是向路可投以钦佩的目光。 不经意间,姗红看到路可袒露的胸脯,脸不由涨得绯红,怀里像揣着一只兔子,扑腾扑腾跳。 路可幽默地说:姗红,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个人都做公务员,都做工程师,上班都有椅子坐,总得有人做工,有人种地,有人经商,所以,我就学了个瓦匠。 顿了顿,路可幽默自豪地说:瓦工不能上天,但也在高处;做不了人上人,但离天近! 姗红敬佩地说:你站得高,看得远,有意境。 不过,做瓦工干吗不去大都市? 路可说:会赚钱的街南街北,不会赚钱的天南海北。 在本地做工实惠,还能减轻春运的压力,何乐而不为? 咯咯咯姗红发出一串笑声,并投以羡慕的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姗红的这种目光,有一种想把一身许给他的意愿。 路可笑笑说:其实,我在雨中流泪,你是看不见的。 你想想,在一个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社会环境里,我毅然决然学瓦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力量? 姗红点点头,说: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你这人,很实际。 从此,姗红每天都以我是你的手机的名义,给路可发一条安全短信: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每天路过路可施工的工地,她都要掏出手机,摄下路可的身影或身后的蓝天、白云和大楼。 这天,姗红将自己的心声告诉了妈妈。 妈妈吃惊地说:个人问题是大事,不是儿戏。 泥瓦匠,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灰头土脸的,有件好衣服都没法穿,你能与这种人恋爱? 姗红,瓦工的社会地位很低,若有人问我,你闺女谈的对象是做啥子的? 我都不好意思说。 姗红说:妈,瓦工在白云深处施工,实际地位并不低。 有的瓦工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做保安一年的收入。 路可不好高骛远,选择做瓦工,就这一点,城里有几个年轻人能做到? 俗话说,荒年份饿不死手艺人。 手艺人辛苦挣的钱,一不是偷的,二不是抢的,三不是贪污的,劳动所得,心安理得。 若谈个不争气的富二代、官二代、名二代,看上去光鲜,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麻木不仁,不把我当手机,而把我当手纸,那就糟糕了。 所以我选择他,他把我当着他的手机,把我照应得好好的。 另外,我的文化也不高,工作也一般,咱俩半斤对五两,有啥不好的? 不行! 妈妈固执地说:如果你与瓦工谈恋爱,可别怪妈妈无情! 姗红说:妈妈,我也不是小孩子了,你要尊重我的选择。 说完,抽身走出家门,消失在茫茫大街上。 其实,姗红不会因为妈妈的一时想不开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也不会因为妈妈一时想不通,同妈妈闹对立。 这天,是个星期日,路可与姗红相约在汇仙湖上荡舟。 突然,刮来一股旋风,把姗红的太阳帽刮到湖面上。 姗红本能地伸手去捞,不料,小船一倾斜,姗红扑通一声落到水中。 路可来不及多想,扑通一声跳进湖里,一把抓住姗红的一只胳膊,另一只手抓住船舷,使出吃奶的力气,将姗红救到岸边。 岸上,有熟人认得姗红,于是就打电话给姗红妈妈。 不一会,姗红妈妈呼天哭地赶来了。 姗红一听母亲的哭声,拖着哭腔说:你不同意我们谈恋爱,我们就投湖自尽,到西天谈! 姗红母亲坦诚地说:我的天啊,都是我不好,干吗要干涉你们的终身大事? 今后,你们的事,你们作主! 路可突然站起来,不瞒真情地说:妈妈,其实姗红已经学会游泳,刚才发生的一幕,是有惊无险的。 这时,路可一摸口袋,发现自己因为救姗红,手机落到水里了。 姗红立即投进路可的怀抱,撒娇说我做你的手机 发布时间:2024-04-15 08:29:3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