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惠能大师与法达的故事 内容: 惠能大师与法达的故事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 他七岁出家,常常诵念《法华经》,自称读了三千遍。 他来参拜六祖时,难免有些傲慢之气,行礼而头不触地,锡杖捣地的笃笃声,震得四周的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惠能斥责他说:“既然行礼而头不触地,不如不行礼。 平时你修习些什么? ”法达回答说:“我诵读《法华经》已有三千遍。 ”按照现在的速度,念一遍约七个多小时。 惠能说:“你如果诵读到一万遍,领悟了佛经义理,并不以此骄傲自大,就可以跟随我学习佛法。 你现在自恃诵读了三千遍《法华经》而目中无人,竟然不知道罪过,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法达。 ”“你名叫法达,却何曾通达佛法! 修道人不知谦虚,如何得道? 即使让你修成,也会变成一只傲物害人的恶魔。 ”说完诵了一首偈: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法达听完这首偈后,两腿不听使唤,跪在地上礼拜惠能,带着忏悔的口气说:“弟子无礼,敬请大师原谅。 从此以后,不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谦虚恭敬,弟子诵读《法华经》,不理解经文,心中常生疑惑,请大师讲讲《法华经》中的义理。 ”惠能说:“法达,佛法本来通达的,只是你心中迷误而不明白通达。 佛经本来没有什么可疑之处,因为心中有疑。 你读《法华经》,以什么为宗旨呢? ”法达回答道:“弟子天生迟钝,只是根据经文字句诵读,哪里知道什么宗旨? ”惠能说:“你给我念诵《法华经》,我为你解说经文要义。 ”法达拿出《法华经》,大声诵读经文。 当他念到《譬喻品》时,惠能叫他停下来,说:“这部经是如来以一件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其宗旨的。 即使说了很多种譬喻,也没有越出这个宗旨。 这一件大事,就是佛的知见. 你千万不要误解经文大意,看见上面说开示悟入,就以为佛的知见自己不会有。 如果这样想就诽谤了佛经,也诋毁了佛。 既然是佛,他早就有知见,还要再开示什么? 佛的知见只在你心中,不在别处。 由于一切众生都贪爱外物,牵挂尘境,因此遮蔽内心的光明。 你的心与佛是一样的,所以经文说开佛知见。 你光是念经,以为这就是功课,这跟牦牛喜欢自己的尾巴有什么两样。 ”惠能教育法达要开佛知见,做到以智慧观照自心,就能恶念常寂,善念常生,心行一如,自然能开佛知见。 ”牦牛爱尾出自《法华经·方便品》中的“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 惠能以此比喻有碍于成佛之念。 法达说:“如果是这样,只要了解佛经的意义就可以了,用不着辛辛苦苦地去诵读经文了。 ”惠能说:“迷妄与开悟在个人,减损与增益全由自己,我这样说,嘴上念经,心中修行,就是转法-轮;心中想着别的,就是被法-轮所转,受经文影响了。 ”法达听完后,豁然大悟。 说:“谢大师开示! 法达没有理解《法华经》的真正意义,只是被《法华经》文句所影响。 ”他明白念与不念,皆任心自然;关健在于自心不起妄念。 后来法达成为惠能十大弟子之一。 (当代佛教网--佛教故事网) 发布时间:2024-04-15 09:28:0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