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内容: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一、住立空中的佛。 《观经》第七观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 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 二、指方立相的佛。 第八观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释言:;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 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三、本愿成就的佛。 经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释言:;不舍本愿,来应大悲。 四、西方净土的佛。 经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五、影临东域的佛。 释言:;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 六、护念平安的佛。 经言:;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七、消灾免难的佛。 《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 八、延年转寿的佛。 《观念法门》:;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九、破愚开智的佛。 经言:;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 释言:;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 十、令心欢喜的佛。 经言:;见无量清净佛光明,莫不慈心欢喜者。 ;彼之光明清净广大,普令众生身心悦乐。 复令一切余佛刹中,天龙、夜叉、阿修罗等,皆得欢悦。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 赞言:;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十一、所求遂意的佛。 经言:;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 ;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十二、举足救迷的佛。 释言:;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 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 十三、立撮即行的佛。 释言:;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十四、证得往生的佛。 释言:;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十五、应声即现的佛。 释言:;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 ;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 十六、应念即现的佛。 释言:;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 十七、应心即现的佛。 释言:;诸佛大慈,应心即现。 有斯胜益故,劝汝想之。 十八、身心无碍的佛。 释言:;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十九、如母忆子的佛。 经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二十、生佛相忆的佛。 释言:;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 《般舟赞》言:;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二十一、不相舍离的佛。 释言:;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二十二、亲近增上的佛。 释言:;亲缘、近缘、增上缘。 二十三、临终来迎的佛。 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释言:;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二十四、放光赞慰的佛。 经言:;生彼国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 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二十五、光号摄化的佛。 释言:;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二十六、名号度生的佛。 经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二十七、救度十方的佛。 经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二十八、救度逆谤的佛。 释言:;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二十九、苦机为先的佛。 释言:;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三十、唯摄念佛的佛。 《观经》第九观云:;无量寿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释言:;佛光普照,唯摄念佛。 三十一、不问罪福的佛。 释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三十二、不问久近的佛。 释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三十三、不拣定散的佛。 释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三十四、称名灭罪的佛。 经言:;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释言:;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三十五、闻名灭罪的佛。 释言:;明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 ;善人为说,弥陀功德。 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 三十六、闻名不退的佛。 赞言:;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三十七、闻名皆往的佛。 经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赞言:;诸闻阿弥陀德号,信心欢喜庆所闻,乃暨一念至心者,回向愿生皆得往。 三十八、他作我受的佛。 经言:;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释言:;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三十九、普施功德的佛。 经言:;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诸众生。 四十、一念大利的佛。 经言:;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赞言:;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 四十一、遇无空过的佛。 赞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四十二、专念必生的佛。 释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四十三、生皆成佛的佛。 经言:;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 《般舟赞》言:;一到弥陀安养国,毕竟逍遥即涅槃。 四十四、悲心招唤的佛。 释言:;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 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四十五、光寿无量的佛。 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四十六、诸佛称扬的佛。 经言:;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四十七、诸佛之王的佛。 经言:;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四十八、最尊第一的佛。 经言:;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1:4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