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素云:无量寿经_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04集) 内容: 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04集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 阿弥陀佛! 昨天讲到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什么是大圣,昨天作了一个解释。 一句话,是已经断了妄想、分别、执著的人,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大圣。 我们在经典中常常看到三贤十圣。 三贤是指什么呢? 是指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圣是指从初地到十地。 地上的菩萨称为圣人,只有等觉菩萨才能称为大圣。 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说,说说耆阇崛山。 这是一个山名,在王舍城的城外,也被称作灵鹫山。 为什么称作灵鹫山呢? 因为这座山有灵气,许许多多修行人都在此地居住,因此被称作灵鹫山。 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法华经》和《无量寿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在此地宣讲的。 而且这两次法会参加的人数都是一万二千人,可见这两部经的重要性。 前面这一小段经文就讲完了。 我们回过头来,再把这段经文归纳整理一下。 这一段经文主要是向我们介绍,释迦牟尼佛宣讲《无量寿经》这一会的时间、地点,以及与会大众的人数,还有他们的身份。 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经? 是依据事实真相而说的经典,是阿难尊者亲自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 那个时候,佛在王舍城外的耆阇崛山中。 参加这次法会的大比丘众,有一万二千人。 他们同聚在一起,这些人都是大菩萨,都是圣人。 他们都有超出常人的智慧、超出常人的能力。 这些大圣们,对世间的一切人、事、物、理都明了了,都通达无碍了。 这就是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的。 下面,请大家继续往下看经文:其名曰。 尊者憍陈如。 尊者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连。 尊者迦叶。 尊者阿难等。 而为上首。 我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第一位尊者憍陈如:有的经本因为版本不一样,翻译的字音不一样,有的翻译成憍(qio)陈如,有的翻译成憍(jiāo)陈如。 大家知道,这两个,你读哪个都可以,知道是一个人就可以了。 我在这里呢,就采用憍(qio)陈如。 先说说尊者是什么意思。 尊者就是尊敬的意思,是对有智慧、有道德人的称呼。 我们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尊敬的,就是表达这个意思。 下面,介绍一下憍陈如,第一位。 憍陈如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是明了的意思。 憍陈如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以来,第一个得度的学生。 憍陈如是谁呢? 就是释迦牟尼佛成佛前,做忍辱仙人时,割截忍辱仙人身体的那个歌利王。 憍陈如的根性很利。 佛在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的时候,憍陈如就是五比丘之一。 当佛说完四谛法的时候,憍陈如就证得了阿罗汉果。 他是五比丘中第一个证果,第一个得度的。 那么憍陈如在本经排名第一,他代表这部经,是佛所说一切经中的第一经,此经是第一开悟、第一成佛的法门。 把憍陈如尊者排在首位,就是表这个法,这部经是一切经中的第一经,是第一开悟、第一成佛的法门。 下面,我们接着介绍舍利弗,第二位尊者。 舍利弗,印度话就是身相美好的意思。 特别是说,他的母亲一定是一个身相美好的人。 舍利就是身相美好的意思,弗是儿子的意思。 他是佛陀弟子中的智慧第一。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被排在第二位。 在这里他也是表法的,表什么呢? 表只有第一等的智慧,才能够明了这一部经。 没有第一智慧,不能理解这一部经。 他是表第一智慧的。 第三位,大目犍连。 印度话是大目犍连,翻译成中文是采菽的意思。 这个菽就是草字头加个叔父的叔。 菽是什么意思呢? 菽是豆类。 说明大目犍连一家是世代务农,所以用采菽作为姓。 这个大是什么呢? 大是区别于同姓。 他是佛陀学生中,具有神奇通达能力的第一人。 简单地说,大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他在本经代表学习这部经、受持这部经,就能得到很强的能力。 没有第一神通,你不会发愿求生净土。 你能发愿修行这个法门,你就是第一神通。 神通两个字的本义,我们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不要错解神通二字的真实义。 通是什么意思? 是通达无碍。 真正通达没有障碍了,你当然就肯修这部经了。 神是什么意思呢? 是神奇莫测。 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你能够相信,真是神奇莫测。 这部经里的神通,也就是此处的神通,是说你对这部经的理论、方法、境界,都清楚了、都明了了、都通达了,这是非常非常稀有的,这是真正的神通。 这个法门有多少菩萨都不相信,那你怎么就相信了呢? 你怎么就能发愿求生了呢? 你怎么就能老实念佛呢? 多少菩萨都不相信,你怎么会这么相信呢? 说明你是第一智慧、第一神通。 这个可能有同修接受不了,我就是一个小凡夫,我哪来那么大的智慧? 哪来那么大的神通? 在这里,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你如果坚定不移地选修这个法门,读《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你就是第一神通。 多少个人修这个法门,多少个人个个都是第一智慧、第一神通。 和舍利弗、和目犍连的智慧和神通无二无别,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真实情况,真相真是这样的。 所以你自己不知道,你选修这个法门,你是第一神通、第一智慧。 你看到一些菩萨、罗汉、天人,他们有神通,神通很大,可能你还很羡慕他们。 其实,他比起你选修这个法门,那差远了。 真实情况,真相真是这样的。 你千万不要不相信,不要不相信自己。 因为什么呢? 因为菩萨、罗汉、天神,他们确实有神通,而且神通很大。 但是有一条,出不了三界。 罗汉、菩萨神通那么大,他不能明心见性。 所以说,那些声闻、缘觉、菩萨看到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相信吗? 这些个声闻、缘觉、菩萨非常佩服你,他们自叹不如,觉得他们远远不如你。 所以说,你发愿求生净土,老实念佛,你这一生就往生极乐世界作佛去了,这是第一神通。 和天人、罗汉、菩萨们的神通是不可比的,他们比不上你。 你相不相信? 所以说,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所以,真正的佛弟子,接受这部经典之后,真的清楚了、明白了,真修了,信愿行真的生起来了,你会得到十方诸佛菩萨的护念,你会得到龙天护法的护佑。 但是有一条,你必须是真修,假修不行。 如果你是假修,随帮唱影的,就像滥竽充数,那个不行。 诸佛菩萨不护持你,龙天护法也不护佑你。 只要你真修,就像经上所说的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你选择了这部经,你必得十方诸佛的护持。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迦叶。 印度话叫迦叶,翻译成中文是饮光的意思。 饮就是饮食那个饮,光明的光,饮光的意思。 这是赞叹他的光明超过别人的光,就是别人的光比不上迦叶的光。 迦叶是出生在一个大富贵之家,但是他是佛陀学生中的苦行第一,他是修苦行的。 这位迦叶尊者,他是禅宗的初祖。 大家都知道,佛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 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 迦叶尊者在这里作为上首,他是代表什么意思? 代表念阿弥陀佛是最高的禅功。 他是禅宗的初祖嘛,所以迦叶尊者在这部经里代表的是,念阿弥陀佛是最高的禅功。 这个大家可能一听就明白了。 因为他是禅宗的第一代祖师,所以他在此经中表示禅、净不二。 确切点说,禅和净是一不是二,不要去分别、执著。 禅是释迦牟尼佛传给迦叶的,他是代表宗门。 不说宗门教下嘛,迦叶是释迦牟尼佛传法人,他是代表宗门。 我们中国有大小乘佛法,一共是十个宗派。 禅宗属于宗门,除此之外的其他九个宗都称为教下。 教下是阿难尊者传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这两个人,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传法之人。 他们两个人在这部经里同时被列为上首,意义不凡,代表全部佛法皆在此一经之中。 这句话特别重要。 就是两个人在这部经里同时被列为上首,是代表全部佛法皆在此一经之中。 因为一个代表宗门,一个代表教下,你说是不是全都包括在内了。 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阿难。 印度话叫阿难,中文是庆喜的意思,就是庆祝欢喜。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因为佛成道的消息传到他家里时,正好是阿难出生。 阿难是释迦牟尼佛最小的堂弟,所以用庆喜为名。 阿难出家以后,他是佛的侍者,他是多闻第一。 在此经中,他代表教下。 他是佛经的总编辑,这是用我们现代话来说。 佛经总编辑是谁? 是阿难尊者。 在阿难后面还有个等。 看经文不要忘了还有个等。 这个等是什么意思? 指在座的还有其他很多位的上首,没有一一列出名字,列出名字的这五位是其中的代表,所以用等来代表了。 我们再说说上首。 上首就是座席的上位。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听众的前排。 再具体说一点儿,就是贵宾席。 这么说大家都能听得懂,上首就是座席的上位、听众的前排,也就是贵宾席。 上首所列的这个名字含义很深,为什么单列这五位尊者的名字呢? 它有很深的含义。 这五位尊者,个个都是通家。 注意,他们都是通家,每个弟子均标榜一门。 通常舍利弗是代表智慧第一。 那大家说,难道他就没有神通吗? 不是,因为他代表智慧第一,这是他的最长项。 每个弟子标榜一门,所以舍利弗代表智慧第一。 他神通各个方面仍然是全都具备的,我们不要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举其专长是表法用的,其他上首也都是这样,比如说有神通第一,等等。 佛举出这些个人作为上首,我们一看就知道这部经的特色和其它的经典不同,这个特色就代表了这部经在整个佛法中的地位。 下面,再说一说,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这部经所列举的上首有特别的地方。 特别在哪呢? 就是以憍陈如列为第一。 这在其它的经典里,是从来没有过的,唯独此经憍陈如被排在第一位。 佛在这里要表什么法? 大家想,憍陈如是佛弟子中第一个成道、第一个证果的阿罗汉,他是佛的第一弟子。 第一弟子,佛在告诉我们,《无量寿经》是第一开悟的法门、第一成佛的法门,依此经典修学的,即是如来的第一弟子。 我们听了以后,是不信心满满? 我们选修《无量寿经》,选念阿弥陀佛,你不要小瞧了自己,你现在就是如来的第一弟子。 宗门、教下修行的方向、目标完全相同,都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这是没说的,是一致的,只是手段不相同,方式方法不相同而已。 大家都知道,宗门是直接从放下万缘入手。 他不上课,也不用教科书,是直截了当地放下万缘,恢复自性的清净心。 所以,他用观心,用参话头的方法。 这些方法很特别,要根性很利的人,才有能力修学这个法门。 中等根性以下的人,在宗门就不得其门而入。 我再说一遍这句话。 要根性很利的人,才有能力修学这个法门。 中等根性以下的人,在宗门就不得其门而入。 这是宗门的方法。 再看教下。 教下是用教科书教学,经典就是教科书。 比如说我们现在,《无量寿经》就是我们的教科书。 它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由浅而深,由事而理,由相而性,循序渐进。 像教下所讲的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它是一步一步,像楼台阶一样向上推进的。 阿含相当于佛教的小学,方等相当于中学,般若相当于大学,法华、华严相当于研究所,这是次第教学法。 教下是阿难尊者传的,所以一切经典是阿难尊者集结的,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 阿难也是禅宗的第二代祖师。 大家听到这,是不是有点奇怪,阿难怎么能是禅宗的第二代祖师呢? 确实是这样的。 可能以前,我们听经没太注意,因为世尊把禅法传给了迦叶尊者,刚才我们介绍迦叶尊者的时候,已经说了。 迦叶再把禅传给了阿难。 所以说宗门、教下是一不是二,目标方向完全相同,只是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宗门、教下处处指归,归到第一念佛法门。 这么说应该是层次很清楚了,大家就了解了。 这一段经文,几位上首的尊者,我们介绍完了。 下面,我们把这一段经文再给它概括一下。 这一段经文就是这样概括:他们的名字是,尊敬的憍陈如长老,他代表此经是第一法门;尊敬的舍利弗长老,他代表此经是第一智慧;尊敬的大目犍连长老,他代表此经是神奇通达第一;尊敬的迦叶尊者,他代表禅宗;尊敬的阿难长老,他代表禅宗以外的教下。 这一段经文,列举了五位尊者为上首,表明《无量寿经》确确实实是显示佛法的全体。 这就是上面一段经文的概括和总结。 请同修们继续往下看经文:又有普贤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 皆来集会。 先看看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的普是表遍一切处。 我们平时都说普遍普遍,这个普是遍一切处。 这个贤呢,是最妙最善。 这位菩萨的心、愿、行及身、口、意,无一不平等,普遍对一切人事物真诚、纯一、妙善,所以称号为普贤。 菩萨是印度话,是对宇宙人生真相明了的人,才能称为菩萨。 普贤菩萨在本经中代表密净不二。 再说一遍,普贤菩萨在这一部经里代表密净不二。 我们从菩萨表法中可以看到,这部经正像我前面说的,确确实实是显示了佛法的全体。 普贤不但代表华严的行门,而且他是密宗的开山祖师。 我们这个世间的密法,是怎么传下来的呢? 是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六百年以后,由龙树菩萨传下来的。 龙树菩萨,又从哪里学来的密法呢? 是龙树菩萨开铁塔,遇到了金刚萨埵菩萨。 金刚萨埵菩萨把这个密法传给了龙树菩萨,然后再由龙树菩萨传到了人间。 这位金刚萨埵菩萨是谁呢? 就是普贤菩萨。 现在听明白了,密法是龙树菩萨传到人间的,是从普贤菩萨那里传下来的。 所以普贤菩萨不但代表华严宗,也代表密宗。 由此可知,华严是密宗的显说,密宗是华严的密说,显密不二。 我们从前面说的这几段,可以看出来,佛法是一不是二。 这部《无量寿经》是华严的精髓。 古德曾经说过,华严奥藏,法华秘髓,都在此经之中。 黄念祖老居士是金刚上师,密宗的金刚上师。 他在传授密法时,第一个要求,要求学密的人读《无量寿经》。 是不大家听了又一次震惊了,黄念祖老居士传授密法,第一个要求就是,学密的人念《无量寿经》,受持此经。 这个,他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是密法的精髓。 普贤菩萨在这部经里,代表净密不二。 我说了几个不二了? 听完了以后,大家回过头来,再看一看,越看越懂。 就是普贤菩萨在这部经里,代表净密不二。 这句阿弥陀佛佛号是无上的密咒。 注意这个词无上,阿弥陀佛是无上的密咒,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咒语,能超过这四个字了,它是密法的总纲。 可惜知道这个事的人实在是不多。 如果不是密法的总纲,持名念佛往生,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成就? 这么长的时间,从古至今,念佛往生的,可以说无量无边、不计其数。 不往生,就不能即身成佛。 往生,才是真正当生成就圆满的佛果。 所以深入经藏之后,我们才了解了这一个事实真相。 过去我们听经,可能是没有完全听懂。 如果通过这次讲解,大家能把这个要点抓住了,那你今生成就是非常有希望的。 想当年,我佛门的第二位老师十五世香根拉马交活佛,告诉我们读《无量寿经》。 当时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一位密宗的金刚上师,怎么不教他的弟子持咒,而教他的弟子读《无量寿经》呢? 当时确实不理解,这个以前我曾经说过。 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香根拉马交活佛是一位真正的令人尊敬的、有修有证的佛门大德。 下面,为同修们介绍一下,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师利这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叫作妙吉祥。 妙吉祥的意思,就是能够明心见性。 他在菩萨中代表智慧第一,表示能够欢喜相信本经所说的道理与事实,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是表这个法的。 文殊师利菩萨在本经代表禅净不二,又一个不二。 禅就是净。 古德说,这一句阿弥陀佛,教包括了,禅包括了,密也包括了。 这是佛门修学的几大纲领,几大纲领都包括了,其余的无所不包。 所以,阿弥陀佛确实是大总持法门,没有一法是阿弥陀佛之外的,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纲领。 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切法门都念到了,一个也不漏。 这几句话一定要听明白。 我再说一遍,阿弥陀佛确实是大总持法门,没有一法是阿弥陀佛之外的,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 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切法门都念到了,一个也不漏。 尤其是最后一句,一个也不漏。 过去我们经常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实在说,这个一到底是什么,这个一切到底是什么,我们没有完全弄明白。 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这个一切是什么呢? 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 这回我们确切地明确了,一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 这个一切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 圆满地包含了整个一切法,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 如果再说详细一点,这个一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 这一部《无量寿经》概括了世出世间一切法。 得到这一部经,可以说就是得到世出世间一切法。 希望大家要认真受持,不要再被其它的法门所动摇。 说到这,我还得多说几句。 说什么呢? 就是现在八万四千法门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修学佛法的同修们,究竟做怎么样的选择?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强加于人。 但是现在,我们确实是存在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要说这个问题? 就是近二十年来,我们的净土念佛法门,特别是这部《无量寿经》会集本,真是二十多年来被批评、被批判,一直是没有停歇过。 老法师从李炳南老师那里,接过这一部《无量寿经》之后,老人家这一生不会改变的。 因为老人家说,这是他老师交给的,老师不会骗他的。 我记得老法师曾经说过,他说:就是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放弃了《无量寿经》会集本,我也不会放弃,因为这是我老师交给我的。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我确实深有感受。 因为我2000年那一年,接触到的第一部《无量寿经》,恰恰就是会集本。 而且我听了《无量寿经》的光碟以后,我认真地开始读这部经典,真是爱不释手。 一直到现在,从2000年开始,十八个年头了,将近二十年了吧,这部经我是从来没有舍弃过。 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我受持这部经,念这句阿弥陀佛佛号,亲近上净下空老法师,这么多年来,也是饱受了磨难。 但是好在我的定力还可以,我从来没有动摇过。 我为什么在这里要说这么一段? 我就觉得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人没有接触到佛法。 如果这些人,当他们一旦接触佛法,他所接触的佛法,是正法还是邪法,对他的一生修学,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我们有些人,自己对佛法不是太明了、太清楚的,但是他就用自己的知见,我们如果说邪知邪见,可能对人有点不尊重,但是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 一个没有入佛门的人,或者是一个刚刚迈进佛门的人,如果我们拿自己的知见去给人家指导,你把路给人家引错了,你真是断了人家的法身慧命。 而且你也造作了极大的罪业,你最后很可能要去金刚地狱。 你说,这个事情多么严重,我们是不是应该引起重视。 因为这些年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有深深的感受。 比如说,我学佛,有人反对,有人说我应该学什么、学什么。 比如说,我是党员,有人劝我退党。 在这里,我可以公开地跟大家讲,我曾经六次被人劝退党。 每次我都是这样说,我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我就没有想过退党。 我受持《无量寿经》以后,别人反对我受持这部经,而且态度是非常激烈的。 我没有畏缩,没有为这个所动摇,我仍然坚守我的阵地。 这个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干扰,没有什么破坏。 但是对阻挠我读这部经的人,阻挠我修这个法门的人,阻挠我亲近上净下空老法师的人,他们造作的罪业实在是太大了。 也可能我现在这样说,人家听了不服气,你们算谁呀? 我说,我们就是一个修学佛法的人,想今生了生死出轮回的人。 别的,确实不是啥。 所以我现在面对镜头跟大家说这一番话,我就是希望我的同修们,不要轻易地给别人指路。 如果你确定无疑知道你的路是对的,是正确的,你是正知正见。 我劝你不要保守,你可以指导别人。 如果你自己还没整明白呢,你就去指导别人,真的是误导众生。 误导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真的要引起警觉了。 所以现在这几年,刮了好多好多风。 就拿净土修学的同修们来说,每刮一阵风,都有一批人,不是几个人,都有一批人被刮跑了。 有的老菩萨们,已经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二三十年了,甚至更多一点,三四十年了。 没有经得起这个风吹草动。 一阵风吹来,动摇了、刮跑了。 放弃了《无量寿经》会集本,甚至是放弃了念佛法门。 更有甚者是改换门庭,不修学佛法了,修学别的宗教去了。 我不是说反对别的宗教。 因为你们从我每次谈话当中,你们都能体会到,我说的是真心话。 我不谤任何法门,我也不谤任何宗教。 因为这是我老师教我的,上净下空老师教给我的是,世界宗教是一家。 我前两天讲的嘛。 实际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中,把所有的宗教全都包括在内了。 我在这里说的是,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的老菩萨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定住。 如果一定要改换,我希望你改换完了之后,比如说,你又选学别的法门了,你一定要坚守那个法门,坚持到最后。 中间不能左右摇摆了,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你摇摆徘徊了。 这是我对同修们的忠告也好,劝告也好,我是说的真心话、大实话。 所以你选学了这个法门,我劝你不要再被其它的法门所动摇了。 下面,我们接着往下说。 文殊菩萨,过去是七佛之师。 这个大家都知道。 他的学生,无量无边的学生都早已成佛了。 文殊菩萨现在仍然留在菩萨的位置上,表示什么? 文殊菩萨的大慈大悲。 他要帮助大众,他的愿力不可思议。 这个是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来他早已经就成佛了,他为什么现在还要留在菩萨的位置上? 表明他救度众生的大慈大悲,他的愿力不可思议,真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下面,接着讲弥勒菩萨。 弥勒是印度话,中文的意思是慈氏,慈悲的慈,姓氏的氏,慈氏,这是他的姓。 他的印度名字叫作阿逸多,中文的意思是什么呢? 是无能胜。 他的名字阿逸多,翻译成中文就是无能胜。 合起来就是他的慈悲,没有人能超过他、能胜过他,就这个意思。 就是说,弥勒菩萨具足了大慈大悲,任何人都没有办法能超过他。 他现在是菩萨,将来下生成佛。 将来是什么时候呢? 就是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下生成佛,来到咱们人世间,也就是娑婆世界,成为贤劫的第五尊佛。 他是《无量寿经》的当机者,可见他的位置的重要性。 因为他是当机者,我们读《无量寿经》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叫弥勒菩萨将来护持念佛法门。 可以想象,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菩萨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成佛,你说他弘扬的应该是哪部经? 是不是一定是这部《无量寿经》,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 贤劫中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弥勒是第五位。 原来的位置应该是弥勒是第四位,释迦牟尼佛是第五位。 为什么他俩的位置颠倒了? 很多同修都知道,就因为歌利王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使他的忍辱成就了,所以他的位置就提到第四位了。 千尊佛要在贤劫中出世,现在前四位已经出世了,第五位还没有下生,那还有多少呢? 九百九十六位等待成佛的,就是候补佛。 应该这样说,更准确一些。 这一千尊佛,谁是最后一尊呢? 韦驮菩萨。 大家都非常熟悉,韦驮菩萨是第一大护法。 韦驮尊天嘛。 韦驮菩萨是千佛中的最后一尊佛。 将来这一千尊佛,没有一尊佛不是弘扬净土法门、《无量寿经》和念佛法门的。 现在第五尊佛还没有下生,将来的九百九十六位佛,来到娑婆世界成佛,全都是弘扬《无量寿经》,全都是弘扬净土念佛法门。 从这里能不能看得出,《无量寿经》多么殊胜,念佛法门多么殊胜! 下面,我们说说什么叫贤劫。 这个劫是古代人计时的单位,有大、中、小三种计算方式。 以我们这个世间人的寿命来说,最长八万四千岁的标准,每一百年减一岁,减到十岁。 然后再从十岁,每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 这样一加一减,是一个小劫。 注意了,这么一加一减,是一个小劫。 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为一个大劫。 这个时间多么漫长,我们数学学得好的,你计算一下。 所以这里的劫,指的是大劫。 我们平时称作大时代,把这个大劫称作大时代,就是贤劫。 贤劫在这个大时代里,有一千尊佛先后出世,现在已经出世的是四尊。 都是哪四尊呢?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已经出世的佛,有拘留孙佛,这是第一位。 第二位是拘那含牟尼佛。 第三位,迦叶佛。 第四位,释迦牟尼佛。 将来要出世的,如上所说的弥勒佛,以及现在参加这个法会的菩萨们,将是另外先后在此世间出世的九百九十六尊佛。 所以说在这个大时代里,有这么多佛出世,这种现象是非常稀有的,所以称为贤劫。 下面,我们把刚才讲的这一段经文,再给大家归纳整理一下。 这一段经文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有的同修可能说了,刘老师,你不是说佛经佛说的没有意思吗? 是的。 但是现在,我要给大家讲这部经,就得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 所以我刚才用的是,我把这一段经文解读一下也好,归纳整理一下也好。 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 为什么非常重要? 我把它归纳整理完了以后,我接着跟大家说一说。 这一段经文所表达的是,还有普贤菩萨,在此大会中代表净密不二,文殊师利菩萨代表禅净不二,弥勒菩萨代表当来的承传,以及贤劫这个大世纪中,先后有九百九十六位,将要在此世间出世成佛的这些菩萨们,都来参加这一次大会。 我刚才说了一句,这一段经文非常重要。 这一品经文是这部经的开端、开篇,非常重要。 从这里可以看出,《无量寿经》这一会法会的规模,我们用现代化话说叫规模,规模之盛大。 从哪可以看得出呢? 一是参加的人数,一万二千人。 我们经常读佛经的同修们可能知道,其它的佛经,绝大部分都是千二百五十人聚。 我所读的佛经,读过的,《无量寿经》是一万二千人,《法华经》是一万二千人。 就是从这个法会的规模,参加的人数来说,这个法会是极其殊胜的一次法会。 《无量寿经》能在这个法会上宣说,那是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 否则,释迦牟尼佛不会选择那个时机来宣讲这部经。 再说,从参加这个法会的,比如说,上首列举的这些菩萨们,以及刚才我说的这些菩萨们。 大家都非常了解,这都是知名的大菩萨、大圣者。 我们从这个经的开端,就可以看到,这部经是极其重要的一部经。 咱们继续往下讲,涉及到更具体的一些个理念也好,事实也好,让大家心服口服。 如果说有的同修现在还有点左摇右摆,我相信,当我把这部经完整地讲完之后,可能你的定力就会大大地加强了,就不会再继续左摇右摆了。 我真的希望,选择了这部经的同修们,一定要持诵到底,一定要老老实实念这句阿弥陀佛佛号。 在这里,我提醒同修们,抽时间把师父老人家最近讲的第五回《大经科注》,到现在讲到第七集。 最好是能从头至尾听一遍,或者听更多遍。 我觉得师父这回讲的,不单是问题讲透了,而且是彻底地透了。 如果这一把我们再不珍惜,再听不懂,可能这个大好的机缘,就要被我们错过了。 如果真是错过了,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 为什么现在每一次我都强调,读《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 根据同修的不同选择。 比如说,我是听经的时候比较多。 听经也好,念经也好,念佛也好,你一定要紧紧抓住这几个最最重点的问题,千万不要放手、不要放松、不要懈怠。 留给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不会太长。 比如说我,我今年74岁,假如我能活到100岁,那我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是不是这样? 二十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 你可别想,我还有二三十年呢,那样想就耽误大事了。 希望同修们认真地读经,认真地念佛。 一定要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轮回,回到我们本有的家乡西方极乐世界。 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这里。 感恩大家! 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4-05-03 08:15:40 更新时间:2024-10-28 03:01:0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