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素云:无量寿经_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29集) 内容: 刘素云复讲《无量寿经》第29集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 阿弥陀佛!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第十二品经文,这品经文的题目是:【光明遍照第十二】这一品经文,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也就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人事环境的美好,介绍佛的威神光明普遍照摄十方一切诸佛世界。 这一品经文重点是讲佛的光明,是一品很重要的经文。 我们看下面一段经文:【佛告阿难。 阿弥陀佛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 十方诸佛。 所不能及。 遍照东方恒沙佛刹。 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 亦复如是。】用白话文解释一下,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佛对阿难说,阿弥陀佛的威神和光明是最尊第一殊胜,十方一切诸佛所不能相比的。 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东方无量无数佛刹,其余南、西、北方,东南方、西南方、东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也都是如此。 这就是这一段经文的白话意思。 看看这个词语:〔四维〕:这个四维是指什么? 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是指这四个,叫四维。 咱们先看前几句经文:〖佛告阿难。 阿弥陀佛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 十方诸佛。 所不能及。 〗这几句话,我们要做以简单的解释。 这几句话绝不是说修净土的人偏赞净土。 为什么呢? 因为这几句话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 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 佛的言语,《金刚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如来是真语者。 实语者。 如语者。 不诳语者。 不异语者。 佛所讲的话,不会加一点,也不会减一点,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不增不减,这是如语。 所以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说的这几句话。 弥陀的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一个是最尊,一个是第一,那就是没有任何能超过的,是这个意思。 真是十方诸佛。 所不能及。 不能及就是比不上的意思,不能比。 这个在哪可以得到证明呢? 我们大家在学第六品的时候,在第十三愿里是这样说的:我作佛时。 光明无量。 普照十方。 绝胜诸佛。 胜于日月之明。 千万亿倍。 这是阿弥陀佛的第十三大愿的愿文。 我再读一遍:我作佛时。 光明无量。 普照十方。 绝胜诸佛。 胜于日月之明。 千万亿倍。 现在我们看这个本愿是圆满地兑现了,过去所发的愿,现在都成了现实。 看下面一句经文:〖遍照东方恒沙佛刹〗这一句话,为什么单单把东方提出来说? 因为这里的东方就指我们娑婆世界所在的这一方。 那我们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按照经上说的,有十万亿佛国土这么远。 那你想,它绝对不是单单照一个娑婆世界,这十万亿佛国土都是在佛光的普照之下。 恒沙佛刹,这是比喻不止十万亿。 大家想,恒河有多少沙? 是数不过来的,无量无边的。 所以在这里用恒河沙这个无量无边,也是比喻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看下三句经文:〖南西北方。 四维上下。 亦复如是。 〗这三句经文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无边的恒沙世界,是诸佛所不能及的。 这一段经文主要就是说,佛的光明无量无边,遍照十方一切佛刹。 看下面一段经文:【若化顶上圆光。 或一二三四由旬。 或百千万亿由旬。 诸佛光明。 或照一二佛刹。 或照百千佛刹。 惟阿弥陀佛。 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用白话把这一段经文解释一下:若论诸佛顶上化现的圆光,有的是一二三四由旬,有的是百千万亿由旬。 至于诸佛的光明,有的照一二个佛刹,有的照百千个佛刹。 唯独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到无量无边的无数佛刹。 这就是这一段经文的白话解释。 我们看下面这三句经文:〖若化顶上圆光。 或一二三四由旬。 或百千万亿由旬。 〗先说说佛顶上的这个圆光。 我们看佛像都知道,这个有圆光。 这个佛光啊,它是分作两种:一种叫常光,一种是放光,是两种光。 像佛顶上的这个圆光,它是属于常光,是平时就有的,永远存在的。 放光是在一定的时候,一定的场合。 比如说在《无量寿经》这个法会上,佛放光、现瑞,那是阿难尊者从来没看到过的。 一个常光,一个放光,这是对佛来说的。 那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凡夫有没有光? 有。 我们凡夫有的是常光,我们不会放光。 这就是凡夫与佛的区别。 但是诸佛的常光大小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用一句话来说,也是不可思议神力所致。 咱们把这一句话先放着,然后再往下说的时候,你就理解了,这个不可思议神力是什么。 看下面三句:〖诸佛光明。 或照一二佛刹。 或照百千佛刹。 〗这三句经文是,诸佛如来分布在法界中是无量无边的,每一尊佛有他自己的教区。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示现,那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教区,是他的佛刹。 这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所有的这些诸佛,他的分布无量无边,他的光明能照到什么程度是有区别的。 有的佛,光明只能照一个佛刹,就是照他自己所管辖的那个教区;有的呢,是能照到另外的佛刹上;有的能照到诸佛刹土。 这就很了不起了,不但能照自己的佛刹,而且能照诸佛的佛刹。 但是数量都是有限的。 少的呢,能照一二个佛刹。 多的呢,能照百千佛刹。 然后往下看这两句:〖惟阿弥陀佛。 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 〗我们立刻就明了了,阿弥陀佛的光明是任何诸佛的光明所不能比拟的。 阿弥陀佛的光明,他所照的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尊佛刹照不到。 那大家要问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阿弥陀佛的光明,所有的佛刹他完完全全地都能照得到呢? 因为他在因地修学的时候,曾经对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佛有一个要求。 他要求什么呢? 要求他的老师为他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 就是让老师把二百一十亿个诸佛刹土都示现在他的面前,一个也没有漏,因此才能称为大圆满。 这个数字不是一个具体数,它是表示大圆满,就是这个二百一十亿。 因地修学,他发的愿不一样,心量不一样。 这就是因不一样,所以他成佛以后,他的果也不一样。 阿弥陀佛,他的光明能遍照一切诸佛刹土。 论其光明,没有任何一尊佛能够比得上阿弥陀佛。 所以这里说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这是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和肯定。 这回我们知道了,什么原因使阿弥陀佛的光明能遍照虚空法界? 是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心量大,他的愿力大,所以他的果报就和其他的诸佛不一样,就这么大。 看下面一段经文:【诸佛光明所照远近。 本其前世求道。 所愿功德大小不同。 至作佛时。 各自得之。 自在所作。 不为预计。】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诸佛光明所照的远近,是根据他在因地求道时所发的愿、所修的功德大小不同而决定的。 到成佛的时候,个个自然得到不同的果报。 这些都是自然所成就,不是预先安排造作的。 这是这一段经文的白话意思。 我们将来成佛是希望光明照一二个佛刹,还是像阿弥陀佛遍照尽虚空法界? 这要随每个人的发愿,随每个人的心量大小。 你现在的愿小、心量小,将来你成佛以后,你的佛国土就小,光明也小。 如果你的心量大,你的国土、光明也大。 这是因地修行愿力大小所决定的。 如果这一段我们听明白了,我们现在学佛应该发什么样的愿? 应该发大愿,应该扩大自己的心量。 因为佛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是在因地修行,我们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如果你发的愿小,你的心量小,将来就是你成佛了,你的佛国土就小,你的光明就小。 听明白了以后,我们该怎么样发心我们就明确了。 下面两句经文:〖前世求道。 所愿功德大小不同。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前世。 不要误解,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这个前生前世不完全一样。 这里的前世是指什么呢? 是指在没有成佛之前,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叫前世。 这个范围很广范。 我再说一遍,在没有成佛之前,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是前世。 前世修什么因,后世就得什么果。 我们现在应该说是在因地修因。 那想想,我们在修什么因? 想想我们自己,你的心量够大吗? 你的心够慈悲吗? 你的心在念念想着众生吗? 你真的愿意帮助别人吗? 比如说,有的地方遭了灾难。 你身上有一万块钱,你狠狠心、咬咬牙,使了好大的劲儿,我捐它一百块钱。 大家想想,你捐了一百块钱,你还觉得你很了不起,你就这么大点儿心量。 然后你还念念不忘:某某地方受灾,我曾经捐过一百块钱。 这一百块钱就永远挂在你的心上。 你就不想想,你当初有一万块钱,你能不能把这一万块钱都捐出去? 可能有人想,谁干那傻事儿啊,钱还留着自己花呢。 这就是对比。 是不是? 为什么我们是凡夫,为什么人佛菩萨,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心量大呀! 是不是? 我在这里这么说,不是说你把你的家底都得兜出去,你有两万你得捐两万,有三万你就得捐三万,不是。 我在这里说,我们的心量要扩大,不要那么点儿小心量。 我记着以前有的地方受灾,那时候我没有退休,在机关。 机关呢,他捐钱是随意,没有固定的数。 一开始呢有固定的数,比如说处长捐多少科长捐多少,党员捐多少,非党员捐多少,它有个大框。 我估计后来可能是有人对这个有意见吧,所以后来就把这个框框取消了。 那就是你随意,你想捐多少你就捐多少。 那个时候吧,确实也看到一些现象。 有的人不是很困难,但是真是抠抠搜搜的,就舍不得捐那点儿钱。 有的人呢,可能也不太那么富有,但是倒很大方。 这不是说你非逞干巴强,你没有那么大能力你非得要捐那么多,不是。 我当时看到大家也是量力而行的。 所以现在因为学佛呢,我就觉得,不同人的境界不同,可能他的心量大小也不同。 如果我们真能有大心量,能够做大心量的人,你修的福报是大福报,你修的道是大道。 什么道? 是成佛的大道。 如果你修小福,你得的是小福报,得的是小光明,得的是小世界。 那你翻过来,你修大福,你得的是大福报,得的是大光明,得的是大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大? 大得不可思议! 因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大心量。 他们有清净心,有平等心。 所以往生到那里,我们要知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是真的不同。 是真的不同。 到作佛的时候果报就现前了,因与果一定是相应的。 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立下大愿,我们要修大因,然后成佛的时候我们得的是大果。 下面两句经文:〖自在所作。 不为预计。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没有人设计,是自自然然的感应。 没有哪一个人主宰,是因果的力量在主宰。 这个理念我们要清楚。 这是谁主宰的呢? 是因果的力量在主宰,不是哪个人设计的,他是自自然然的感应。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决定有因有果。 为什么在前两次交流的时候,我说过什么样的人能够护持道场? 要懂因果的人。 在这里我们又一次体会到因果的重要性。 你种好因,一定有好的果报。 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我们要听佛的教诲,积功累德,要真正去做,心口相应。 看下一段经文:【阿弥陀佛。 光明善好。 胜于日月之明。 千亿万倍。 光中极尊。 佛中之王。】这一段经文是说:阿弥陀佛的光明妙善美好,他是用这个词来形容的,阿弥陀佛的光明妙善美好,超过世间日月光明千亿万倍。 我们看看这个数量,超过世间日月光明千亿万倍。 所以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在一切诸佛的光明中极为尊贵,是佛中之王。 就那两句话嘛:光中极尊。 佛中之王。 释迦牟尼佛的赞叹,就是代表十方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 这一句话很重要。 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赞叹,他是代表十方一切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 可以说,这几句经文,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到了极处。 弥陀的〖光明善好。 胜于日月之明。 〗这两句是比喻。 我们这个世间,光明最大的莫过于日月。 日月的光明谈不上好与不好、善与不善。 是不是这样? 因为什么呢? 比如说,太阳好。 那太阳照的时候太热,那太热,人就感到不舒服,那这就是不善。 说月光,月光是反射光。 它反射的光是凉的,又太凉。 太凉,人也感到不舒服,这也是不善。 但是阿弥陀佛的光明触照,身体舒服至极。 你看这个用至极,刚才赞叹是到了极处,这是阿弥陀佛光明照触到你的身上,你会感到舒服至极。 所以〖光中极尊。 佛中之王。 〗这两句是世尊对阿弥陀佛的极赞。 这个词,大家不要忘了极赞。 那世尊的极赞,又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极赞,真实不可思议。 这正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这两句话怎么由来的? 就是因为释迦牟尼佛的极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极赞,得来了这个结论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我们知道这个,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之心会油然而生的。 看下面一段经文:【是故无量寿佛。 亦号无量光佛。 亦号无边光佛。 无碍光佛。 无等光佛。 亦号智慧光。 常照光。 清净光。 欢喜光。 解脱光。 安隐光。 超日月光。 不思议光。】这一段经文比较好理解,很通俗。 它是什么意思呢? 所以阿弥陀佛也称为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也称为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解脱光佛,安隐光佛,超日月光佛,不思议光佛。 数一数,一共是十二种光。 这十二种光是表大圆满光。 一个光怎么会有十二个名字? 这是解释前面的光明善好。 怎么个善好啊? 那说一个光明就完了呗。 不是的。 这里给我们解释,光明善好的善在哪里? 那个好又在哪里? 他的光明是无量的,不会衰退的,这是它的善好之一。 同时,这个无量光里含有真实的智慧,这个是我们特别要重视的,就是佛的光是代表智慧。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叫香光世界? 极乐世界最殊胜的两个地方就是:一个光,一个香,所以称为香光世界。 尤其是这个光,是最最殊胜的。 日月的光明只有光亮,没有智慧。 佛放出来的光中充满了智慧。 佛把他自己所修的称性的般若智慧用光明播散到十方。 所以刚才我说,佛的光明是智慧的光明。 凡是接触到佛光的,就接触到了佛的般若智慧,就得到佛本愿智慧的加持。 大家想一想,佛光每天每时每刻都注照着我们,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般若智慧的加持。 你说多么殊胜,多么美好!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这十二个光,简要地解释一下。 先说这个〔无量光〕。 这无量光的这个光代表智慧。 佛的智慧光明不可限量,所以称为无量光。 没法计算,这个光不可限量,所以称为无量光。 这是第一个无量光,代表智慧。 第二个〔无边光〕。 佛光普照广大无边,所以它叫无边光。 没有边界,普照嘛。 这个表法表什么? 表解脱平等,万法一如。 一般的光明没有这个好处。 它这个表法表解脱平等,万法一如。 这是第二个光。 第三个光〔无碍光〕。 这是佛的光明自在,无所不照,没有障碍。 无碍光的意思,光明自在,无所不照,没有障碍。 这表法表什么? 表体寂(身体的体,寂静的寂),体是清净寂灭,妙用自在,无有障碍。 所以佛光注照,身心自在,入解脱之门,得大自在。 大家想,日月光怎么照也照不出自在来,这就是佛光善好之处。 佛光一照,就把自在照出来了。 下一个〔无等光〕。 佛的清净光明,没有任何光明能与他相等。 这个等是相等的意思,就是殊胜到了极处,没有跟他能平等的,没有跟他能相比对的,显示出他确实是光中极尊。 这是无等光,没有等同的意思吧。 下一个光〔智慧光〕。 佛光能破一切众生的无明烦恼,能将我们心地、精神、思想、见解,种种的污染都洗得干干净净。 后面的经文讲到了洒心易行。 照,即是加持,把众生的妄想、执着都照尽。 所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一生个个圆满成佛,自有它的道理。 时时刻刻沐浴在弥陀的光中,怎么会退转呢? 所以必定是一生成佛,而且成圆满佛。 这就是智慧光的作用。 下一个〔常照光〕。 常照光是寂而常照。 佛的光明在一切时、一切处没有间断地普照一切众生。 常就是不间断。 下一个〔清净光〕。 佛光能令众生断除贪瞋痴三毒烦恼,得到身心清净。 下一个〔欢喜光〕。 佛的慈光普施一切众生,能使众生得到欢喜,令一切众生得到大安乐。 下一个〔解脱光〕。 解脱光是离相的意思。 平等普遍利益一切众生,佛光能令众生消业灭罪,解脱生死,得大自在,所以叫做解脱光。 下一个〔安隐光〕。 佛光能令众生在三界里得到安乐,是离生灭相。 生灭心如果不离,你离不开生灭相。 所以离生灭相,实际上就是离了生灭心,让众生得到安稳。 下一个是〔超日月光〕。 佛光超过世间的一切光明,无比的殊胜。 日月的光明没有上面这些功德,佛光才具足圆满的功德。 下一个〔不思议光〕。 佛的光明善好是不可思、不可议的,这里包括圆满的因果,不思议功德。 那就是说,你的因是圆满的,你的果也是圆满的,这个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个十二光,我就简要地给大家介绍完了。 这十二是表示什么意思? 表圆满。 我们佛门这个数字,这个十二是表圆满的,而且是表大圆满。 综合佛光的大意,显示阿弥陀佛成佛的果德。 由此可见,此经经文的名号,声声字字无不具足大圆满光明。 大圆满光明就是大圆满智慧。 因为前面我说了,佛的光明就是佛的智慧。 所以,在这里强调,大圆满光明就是大圆满智慧。 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者,即沐浴光中得大圆满利益。 最后这句话同修们是否听明白了? 就是我们现在受持《无量寿经》,读诵《无量寿经》,为人演说《无量寿经》,我们全都沐浴在佛光当中。 你的结论是什么呢? 你得大圆满利益! 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有这样一段经文,说得非常好,是这样说的,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 什么意思? 这个同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志同道合,在佛经里称为同伦。 什么叫志同道合? 就是真正修六和敬,见同解、戒同修、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利同均。 做到了这六和敬,这叫志同道合。 就是他们是专门依照《无量寿经》,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修这个法门,专修专弘。 五十二这个数字是指什么? 是指菩萨的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是五十,然后后面再加等觉、妙觉。 到最后这个妙觉,就是成佛了。 这是表菩萨的阶位。 这个人数是无量无边的。 尽虚空遍法界,专依这部《无量寿经》,专依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修行的人,人数不可计量。 大势至菩萨是我们净宗法界的初祖,他是在十法界里提倡专依《无量寿经》,专依阿弥陀佛名号,念佛求生净土,不退成佛的第一人。 我们有时候听到还有净宗初祖,可能有些同修就有点儿疑惑,有几个初祖啊?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这么看,你就明白了:法界初祖是大势至菩萨,法界初祖是大势至菩萨,这指我们净宗来说的;娑婆世界的初祖,净宗初祖是普贤菩萨;中国的净宗初祖是慧远大师。 所以这三个都是初祖。 这回你就听明白了,就不会混淆了,说怎么出这么多初祖,初不就是一个吗? 法界初祖大势至菩萨,娑婆初祖普贤菩萨,中国初祖慧远大师。 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代表所有专修专弘的这些菩萨们,回答佛提出的问题。 大势至菩萨是这样说的,说:我忆往昔恒河沙劫。 有佛出世。 名无量光。 十二如来。 相继一劫。 其最后佛。 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是大势至菩萨说的一段话。 在这里,大势至菩萨所讲的十二如来是谁呢? 就是阿弥陀佛。 不要误解,十二如来就是阿弥陀佛,不是有十二位如来。 阿弥陀佛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大势至菩萨是因为得了念佛三昧,念佛成佛的。 大家说是不是不可思议? 原来阿弥陀佛是大势至菩萨的老师,他的念佛三昧是他的老师教他的。 菩萨说得好,说这个法门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这回我们就明白,这个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是什么意思了。 有人说,佛教这么多经典,我们从哪里下手啊? 在这里,我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从《无量寿经》下手。 整个佛法都在这部经里。 你说,这回你能有抓挠了吧。 从哪下手? 从《无量寿经》下手。 为什么呢? 因为所有的经典都在这部经典里。 现在说说净念相继和老实念佛。 我记得昨天我说了这个,大势至菩萨教我们四个字,就是净念相继。 这个方法很好。 净,就是心清净。 如果你有怀疑,你的心就不清净;如果你有夹杂,你的心也不清净;如果你有妄想,你的心也不清净;有执着,心还是不清净。 要把这一切妄想、分别、执着都放下,不怀疑,不夹杂。 你这个相继呢,是不间断。 这个做到了,就是老实念佛。 从这么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还是净念相继比老实念佛更严谨一些。 我用的这个词是严谨,更严谨一些。 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用老实念佛,有很多人误会。 因为什么呢? 人人都觉得自己很老实。 自己认为很老实了,其实并没有老实。 一定要做到净念相继,才是真正的老实念佛。 所以我说,净念相继比老实念佛严谨。 下面,再说一说净土念佛法门有五个不思议。 这是古大德概括总结的,净土念佛法门的五种不可思议。 第一,净土法门横超三界,不需要断惑,这是不可思议。 这是第一个不可思议。 我再说一遍,净土法门横超三界,不需要断惑,这是不可思议。 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需要断烦恼才能出离三界,没有不断烦恼而能证果的,查遍《大藏经》都没有这个说法。 唯有念佛法门可以不断烦恼,带业往生。 但是,我们要记住一点什么呢? 要有能力伏住烦恼,不让烦恼起现行,意思就是不要让烦恼起作用。 你别误解,既然可以带业往生了,烦恼那就任凭它泛滥吧。 那泛滥就成灾。 是不是? 所以后面强调,要有能力把烦恼伏住。 这是第一个不可思议。 第二个,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这是不可思议。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这是不可思议。 西方极乐世界是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 一切诸佛都有四土,但是四土不能同时都得到,这是其他诸佛的四土的特点。 就是其他诸佛的四土你不能同时都得到。 我们现在住的,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 我们现在不住在这儿吗,我们住的这个土叫什么呀? 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 那方便有余土在哪里? 我们现在说,说不出来,我们不知道啊。 不知道方便有余土在哪儿啊。 方便有余土是谁住的? 是阿罗汉、辟支佛住的,不是我们凡夫住的。 所以我们不知道方便有余土什么样。 六道再往上呢,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那我们就更没份儿了,我们更看不着。 但是只要我们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四土我们就都得到了。 就前面我说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只要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四土我们都会得到。 这个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四土都得到了,一生一切生。 这是不可思议!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是住实报庄严土的。 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和他们就见面了,我们和他们是平起平坐的同学关系。 这四位大菩萨是我们的学长,我们是四位菩萨的学弟。 你说多么殊胜! 是不是不可思议? 这是第二个不可思议。 第三,但持名号,不需要任何法门来帮助,这是不可思议。 但持名号,不需要任何法门来帮助,这是不可思议。 比如,具体地说,不必修禅定,不必修止观,也不必持咒,什么都不用,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保证你成就,这是不可思议。 这是第三个。 第四,是修行的时间短。 《无量寿经》与《阿弥陀经》都告诉我们是以一七为期。 一七就是一个七,一七为期。 不是这样说的吗? 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七天就成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其他的法门要修很多年,甚至修很多劫,太难太难了。 那这个法门七天就成功。 听到这里,有的同修又生疑惑了,说我参加了不少佛七,有的还是精进佛七,说我念佛都不止七年了,怎么到现在连点消息都没有呢? 怎么能说七天就成功了? 这不就是有好多同修心中都疑惑吗? 老法师告诉我们是这样说的,你念了那么多年的佛,参加了那么多的佛七,没有一次是如法的。 不如法,不如理,所以不能成功。 果然如理如法,一个佛七就成功。 不过,话说过来,如果真有如理如法的佛七,你敢参加吗? 我记得老法师讲经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说如果我打一个如理如法的佛七,七天就往生了,你敢来吗? 你能不能来参加? 我记着老法师当时说了以后,笑了,说你不敢来参加。 因为什么? 你的心里想,七天我就死了,那我干嘛要来啊。 老法师在这里,把这个事儿给我们解释得多么清楚! 你参加那么多佛七,甚至是精进佛七,没有一次是如理如法的。 如果你参加的佛七有一次是如理如法的,你一次就成功了。 这是真话。 所以,七天能不能得一心不乱? 能得一心不乱。 你得一心不乱,你就成就了。 得到一心,你就往生自在,随时可以去。 记住这句话:你得到一心,你往生就自在了,随时可以去,你自己有主动权了。 喜欢在这个世界上多住几年也不碍事,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你说这个自在,是不是太大的自在了。 但是我们真正的学佛人还是愿意早一天去。 是不是这样? 谁愿意在这个世界里遭这么多罪啊! 但是身负使命,身不由己。 在这儿住,还得好好为众生们服务。 这是第四个,修行时间短,就是你对这个短怎么个理解。 第五,念一尊佛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尊也没有漏掉,这是不可思议。 这是第五个不可思议嘛。 你念一尊佛,你就能够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护念,等于念一切诸佛,一尊佛也没有漏掉,这确实是不可思议! 为什么呢? 因为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没有一尊佛不讲《无量寿经》,没有一尊佛不劝人念佛求生净土。 诸佛都念阿弥陀佛。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记着我身边的同修,有的跟我说,他们现在正在怎么修。 我就记着有同修告诉我说,每天拜八十八佛。 因为这个八十八佛我没拜过,所以我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那看了这一段呢,我就想,你念一尊佛就等于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那和你拜八十八佛比,哪个更全一些? 你念八十八佛,那还有八十九,还有九十呢? 是不是? 你总有漏掉的。 你念阿弥陀佛,一尊佛都不漏掉,这个方法不是太妙太妙了吗? 我们看下一段经文:【如是光明。 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其有众生。 遇斯光者。 垢灭善生。 身意柔软。 若在三途极苦之处。 见此光明。 皆得休息。 命终皆得解脱。】这一段经文的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十二种殊胜妙好的光明,普遍照耀十方一切世界。 有缘见到佛光的众生皆得烦恼消灭、善根增长、身意柔软。 后面这句话特别重要,即使在三恶道里受最极苦的众生,见到佛光都能停止,不再受苦,在命终之后都能得到解脱。 这个〔解脱〕就指脱离苦道。 你说这个光多么殊胜! 佛光起的作用是太大太大! 真的让我们不可思不可议。 尤其我特别赞叹的,就是在地狱,在阿鼻地狱、无间地狱受最极重苦刑的那些众生,当他见到佛光的时候,他那个罪立刻就停止了。 这一招是真太殊胜了。 否则的话,谁能救度这些苦难众生? 我们看这几个词:〔垢灭善生〕是指贪、瞋、痴等烦恼消失,善根增长。 〔身意柔软〕指身、口、意三业柔和,随顺于佛的教导,这叫身意柔软。 重点说说这个〔休息〕:我们平时休息就是歇着。 这里的休息是指停止受苦,指恶道里的众生,特别是地狱道的众生,让他们休息,就是他的苦停止了,这叫休息。 〖如是光明〗这四个字是总结前面的十二光。 十二光显示弥陀光明的善好殊胜。 这个如是把这个十二光都包括在内了。 下面看这句经文:〖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阿弥陀佛的教区不止限于一个大千世界,它涵盖了尽虚空遍法界。 所以说,阿弥陀佛的佛光普照十方世界。 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没有不受到阿弥陀佛佛光普照的。 比如说,我们是佛教,就连基督教、天主教,他们都知道阿弥陀佛。 从这儿可以显出普照的真实意义。 下两句:〖其有众生。 遇斯光者。 〗这两句的意思是,凡是听到佛的名号、见到佛的形相,都有缘遇到阿弥陀佛的光明,他所得到的利益就是垢灭善生。 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程度是因人而异。 假如他在三途极苦之处,那极苦就是指阿鼻地狱、无间地狱。 如果他在极苦之处,见到了佛的光明,听到了阿弥陀佛的佛号,见到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就立刻得到休息,他的苦刑立刻就停止了。 如果他一念回心,皈依了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能得生。 地狱里众生的一念、十念都可以往生,这就应了哪句经文呢? 〖命终皆得解脱〗皆就是全部的意思。 那你想,地狱里的众生,他十念、一念都能够得到解脱,都能够得到往生。 那我们每天都在念阿弥陀佛,每天都在接受佛光的注照,我们为什么不能往生? 自己查找查找原因。 下面一段经文:【若有众生。 闻其光明。 威神。 功德。 日夜称说。 至心不断。 随意所愿。 得生其国。】这几句经文是告诉我们:与佛有缘的众生,闻知无量寿佛的光明、威神、功德,能以至诚心不间断日夜称扬赞叹,就能得到弥陀威神的加持,随自己的心意所愿,往生极乐世界。 这几句经文很重要。 在这里呢,是说的六道,泛说六道。 人天善道的众生,听到弥陀本愿功德,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包括这一句闻其光明。 威神。 功德。 如果我们再具体地说一说,是听到名号。 再殊胜一点儿,如果你的缘再殊胜一点儿,是什么呢? 你能听到《阿弥陀经》,听到《无量寿经》,你能持诵,依教奉行,日夜称说。 〔称说〕是什么意思? 称说就是念佛。 弘经不间断,念佛不间断。 〔至心〕是一心,不夹杂、不怀疑。 这样的人,果报不可思议。 就是这几个层次,你究竟是哪个层次的缘? 如果你遇到这个缘,你对这个是依教奉行的,最后,你的果报不可思议。 这不可思议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能成佛。 特别是后面两句:〖随意所愿。 得生其国。 〗我们要特别注重随意所愿这四个字。 这是告诉我们什么? 在时间上讲,你想什么时候往生,你就什么时候往生,这才是随意所愿。 如果达不到这一点,你不能叫随意所愿。 比如说,像刘素青老居士,可以说做到这四个字了随意所愿。 人家定的2012年11月21日中午12点往生,一分一秒都不差,就在那个时间,往生了,非常潇洒,非常自在! 所以,一看啊,这四个字,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人家都给我们做出样子来了,那就看我们能不能做到了。 这是一个什么时候想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这是随意所愿。 第二个意思呢? 想什么方式往生,就什么方式往生。 你是想站着往生? 还是坐着往生? 还是吉祥卧往生? 当然我们不起这些妄念,一切由佛菩萨来安排。 你说我们也看到一些不修行的人、不念佛的人,他们走的时候多么痛苦。 我们想想我们周围,我们去世的亲人,他们走的时候是什么样? 所以有人说编瞎话骗人。 我就拿这一条来说:你编一个谁谁谁,什么时候,哪年哪月哪日几点钟走,如果到那时候兑现了,那我服你。 真的,这个东西可不是谁都能编出来的啊! 这叫人家修到那个份儿上了,达到了随意所愿。 你说这个意,随意所愿,多自在! 大自在! 怎么样能得到这样的果报? 记住前面两句话,日夜称说。 至心不断。 这八个字重要啊! 收口在这八个字。 大家想,如果你也想随意所愿,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八个字日夜称说,至心不断,你就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 今天这一品经文就讲完了。 下面,再说一说几个重点吧。 第一个重点,这一品经文是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庄严。 正报庄严。 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这是在给我们做出佛赞佛的好榜样,值得我们效法和学习。 我们要把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真正落实到实处,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 阿弥陀佛的光明所照,是尽虚空遍法界,这在十方一切诸佛中,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 因为法藏比丘在因地修学,所发的愿力大,超胜一切诸佛。 他的愿文是我作佛时。 光明无量。 普照十方。 绝胜诸佛。 胜于日月之明。 千万亿倍。 愿力殊胜,果报自然殊胜。 释迦牟尼佛称赞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我们要明了十二光表法的真正含义。 这是第二个要点。 第三个要点,认真学习古大德概括总结的净土念佛法门的五种不可思议,并进一步理解净土念佛法门的无比殊胜,坚定我们求生净土的信心和愿心。 五种不可思议是:第一,净土法门横超三界,不需要断惑,这是不可思议。 第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一切生,这是不可思议。 第三,但持名号,不需要任何法门来帮助,这是不可思议。 第四,修行的时间短,七天就成功,这是不可思议。 第五,念一尊佛等于念十方一切诸佛,一尊也没有漏掉,这是不可思议。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 感恩大家! 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4-05-05 08:16:3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3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