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明慧经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无明慧经禅师悟道因缘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县)黄龙寿昌无明慧经禅师,建昌廪山蕴空常忠禅师之法嗣,俗姓裴,抚州人。 慧经禅师出生时难产,他的祖父为之诵《金刚经》,遂得分娩,因而起名经。 慧经禅师生得形仪苍古,天性淡然,无有所好。 九岁入乡校,读孔孟章句。 一日,慧经禅师问乡校老师浩然正气是个甚么? 乡校老师感到非常诧异。 慧经禅师从十七岁开始弃学,对世间功名之事,了无意趣,向道之心却日渐浓厚。 二十一岁那一年,慧经禅师偶然来到一居士家,见案头上有一本《金刚经》,遂展卷阅读,忻然如获旧物。 从此以后,他开始断荤腥,决志出家。 父母不能夺其志,遂从其愿。 当时,蕴空常忠禅师正在本邑廪山开法接众。 慧经禅师于是投其座下,请求剃度。 常忠禅师一见他,便道:着急作么? 待汝瞥地(指开悟见性),我为汝师。 于是慧经禅师便留在常忠禅师身边,服勤三载。 在常忠禅师座下参学过程中,慧经禅师对《金刚经》中的四句谒,常存疑问。 一日,慧经禅师偶然见到傅大士的一首偈颂,中有若论四句偈,应当不离身二句,当下不觉释然。 当时慧经禅师才二十四岁。 后来,慧经禅师又读《大藏一览》,至《宗眼品》,始信有教外别传之旨,但是他对禅宗五家之差别颇多疑惑。 他一度独自参究,迷闷了八个月,终于有所悟入。 于是他急切地想游方参学。 不久,慧经禅师便辞别廪山常忠禅师,来到峨嵋山,卓庵隐居。 他自誓道:不发明大事,决不下山。 在峨嵋山,慧经禅师勤苦参学了三年,人们竟不知道他的踪迹。 他曾经登上峨嵋山的绝顶,顾盼足下峰峦如聚,遂作偈云:踏上云头第一峰,眼中广博小虚空。 当时欲见无由面,今日相逢处处同。 在住山期间,慧经禅师一日阅读《传灯录》,看到下面这样一则公案僧问兴善:如何是道? 善曰:大好山。 慧经禅师不明其意,疑情顿发,于是日夜提撕,以至于废寝忘食。 一天,慧经禅师在庵前搬一块石头,那石头的一端埋在土里,坚不可移。 慧经禅师使尽平生力气来推它。 就在这个时候,他豁然大悟,遂作偈云:欲参无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 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师关。 慧经禅师于是径直回到廪山,将自己所写的悟道偈,呈给常忠禅师。 常忠禅师览其偈,遂给予印可,并为他落发授戒。 当时,慧经禅师二十七岁。 从此以后,慧经禅师便执侍于常忠禅师身边,朝夕温研,殷勤请益,躬耕劳作,凿石开田,不惮劳苦,影不出山者二十四年。 慧经禅师五十一岁才开始出世接众,初住宝方,后一度游方,又复归宝方。 一时门庭兴盛。 座下弟子最著名者当推无异元来。 慧经禅师气柔而志刚,心和行峻,不修边幅而容仪端肃,严霜煦日,不怒而威,接人单提宗门向上之事,远近参请如银山铁壁,未尝轻易印可一人,以真参实究为要。 年逾七十,犹混迹劳侣,耕凿不息。 其平生佛事,不离钁头边,故人称寿昌古佛。 当时益王仰慕慧经禅师之名,欲前来斋香修敬。 慧经禅师漠然不答。 知事僧担心这样怠慢益王,会牵连丛林安全,于是请求慧经禅师顺乎时宜。 慧经禅师呵斥道:吾佛制,不臣天子,不友诸候。 为佛儿孙,而违佛制,是叛佛也。 吾岂作叛佛之人哉! 益王听说之后,对慧经禅师益发恭敬,感叹道:去圣时遥,幸遗此老! 曾有檀信出钱,请求寺院僧众为他个人做佛事。 慧经禅师知道后,呵斥那位居士道:汝邀一时之刹,开晚近流弊之端(指出家人赶经忏获得钱财),使禅坊流为应院,岂非巨罪之魁也! 慧经禅师严守丛林古制如此。 大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腊月初七,慧经禅师从田间干活回来,告诉大众云:老僧自此不复作矣。 大众听了都非常惊愕。 除夕之夜,慧经禅师上堂,嘱咐大众云:今年只有兹时在,试问诸人知也无? 那事未曾亲磕着,切须痛下死功夫。 第二年正月十三,慧经禅师示微疾圆寂。 春秋七十一岁。 临终时,有辞众偈及举火偈。 辞众偈云:人生有受非偿,莫为老病死慌。 可笑无生法忍,将何业识消亡。 一时云净常光发,佛祖聊安此道场。 举火偈云: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 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 慧经禅师曾有念佛法要,把禅净二法结合在一起,讲得非常到位。 现录之如次:念佛人,要心净,净心念佛净心听。 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念佛人,要殷勤,净念相继佛先成。 佛身充满于法界,一念无差最上乘。 心念佛,绝狐疑,狐疑净尽即菩提。 念念不生无系累,十方三界普光辉。 念即佛,佛即念,万法归一生灵焰。 灵焰光中发异苗,自然不落诸方便。 念佛心,即净土,净念诸佛依中住。 念佛心胜万缘空,空心早上无生路。 念佛人,要心正,正心一似玻璃镜。 十方明净物难逃,万象森罗心地印。 念佛人,要真切,切心念佛狂心歇。 歇却狂心佛现前,光辉一似澄潭月。 波澜浩荡不相干,凡圣示现离生灭。 念佛心,听时节,时节到时心自悦。 似遭网,打破大散关,如失珠,抒教黄河竭。 见有是利不思议,非为饶舌为君说。 念佛心,须猛究,直下念中追本有。 非因念佛得成佛,佛性自然常不朽。 剔起眉毛须自看,瞥然亲见忘前咎。 念佛人,有因由,信心不与法为俦。 参禅讲解全不顾,直下心明始便休。 露地牛耕翻大地,漫天网收摄貔貅。 生擒活捉威天下,越祖超宗异路头。 普劝念佛参禅者,莫把家亲当怨仇。 发布时间:2024-05-23 09:32:5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3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