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释善导:哪些人适合念佛 内容: 释善导:哪些人适合念佛只要有禅心,任何人都可以去念佛,也可成佛。 而且只要佛在我们心中,那么在念佛的过程中自身就会慢慢觉悟。 此外,释善导也说过适合念佛的人很多,只是有些人对于释善导:哪些人适合念佛这方面不是很清楚,那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 从凡夫地、乃至佛地。 一切诸法。 无不当学。 若欲学行。 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 专精致力。 方能速证实益。 否则、经劫至劫。 尚难出离。 ”一、出家人正好念佛。 既已削发为僧。 发心修道。 割恩断爱。 背井离乡。 住清净之伽蓝。 受现成之供养。 无忧无虑。 不羁不绊。 正好发心念佛。 求出生死。 念佛之时。 就要生死心切。 念生死轮回。 依业受报。 无有了期。 必须精专恳切念去。 万念自然放下。 六根自可都摄矣。 二、女界人正好念佛。 托生人世。 秉质女流。 不出户庭。 执掌内政。 非若男子之奔走四方。 身劳神役。 故正好发心念佛。 求生净土。 又女人月经不净。 生育痛苦。 多有厌恶女身。 欲为男子者。 而此娑婆世界。 有欲转女成男。 诚非易事。 须经几世修行。 若肯专心念佛。 则临命终时。 娑婆业卸。 净土缘深。 莲华化生。 即是大丈夫之相。 一生可转男身。 而且寿命无量。 得与观音势至。 把手共行。 女界之人。 既有这个微妙法门。 可以满汝愿望。 望大家赶紧念佛。 三、聪明人正好念佛。 世人聪明难。 而不为聪明所误更难。 每见聪明。 恒多自误。 只因好奇好妙。 反视念佛为平常。 费尽心机。 徒求世智。 那知“生前枉费心千万。 死后空持手一双。 ”若肯以聪明。 用之于佛法。 多看净土经书。 研究念佛宗旨。 了知持名念佛一法。 为诸佛所护念。 群贤所继述。 以一念而空尘念。 藉一佛而证净心。 专心致力念去。 即事念而达理念。 亲见自性弥陀。 得生唯心净土。 岂不快哉。 四、愚痴人正好念佛。 人无论智愚。 而佛性一也。 愚痴之人。 祇因前生不信佛法。 不肯修学。 惑深业重。 故感此报。 若是聪明之人。 则贤者多劳。 念佛恐难一心。 而愚痴之人。 则事少身闲。 正好念佛。 又愚人心直。 知见不多。 容易生信起行。 而持名念佛法门。 不假参究。 不劳观想。 故不怕愚痴。 祇要直心道场。 将一句佛号。 蓦直念去。 努力无间。 即得成功。 古诗云“修行如驾上滩舟。 暂歇篙时便下流。 若不从兹勤努力。 几时撑得到滩头。 ”此数语、可为念佛之助也。 五、富贵人正好念佛。 今生富贵。 都从前世修来。 当知娑婆福乐。 终不久长。 古云、“荣华终是三更梦。 富贵还同九月霜。 ”正好趁此福乐。 衣食无忧。 受用具足。 发心念佛。 求生净土。 登不退地。 享无为乐。 西方边地。 犹胜天宫。 娑婆福乐。 何足与比。 亟宜猛省。 一心念佛。 庶可舍娑婆劣报。 而得极乐净身。 六、贫寒人今生贫寒都有因果,往昔不肯布施修福,所以今世饱受众苦,理当念佛,使下世可以永离贫寒之苦。 发布时间:2024-06-02 19:37:0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