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六祖坛经原文白话文第九卷 内容: 六祖法宝坛经 宣诏品 第九卷神龙元年上元日。 则天中宗诏云。 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 万机之暇。 每究一乘。 二师推让云。 南方有能禅师。 密授忍大师衣法。 传佛心樱可请彼问。 今遣内侍薛简。 驰诏迎请。 愿师慈念。 速赴上京。 神龙是唐朝中宗的年号,上元日即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七月十五就叫中元日。 武则天是唐朝女皇帝,非常笃信和拥护佛学,可是这位女皇帝她很不守规矩,什麽事情她都敢做。 但她倍佛,故她将当时的大德高僧都请到宫中供养。 中宗是武则天的儿子,在位没几年,武则天将他贬为庐陵王,而自己即位做皇帝。 她下一诏书,说:「我已经迎请嵩岳慧安师及北宗神秀师到宫中供养。 我处理万种国事闲暇之余,常常研究顿教法门。 可是这两位法师都推让说:我们的道德不如南方广东惠能大师,他是密受五祖弘忍大师衣钵,传佛心印真正继承者,可请他来问一问。 所以现在我派遣宫中内侍(即宫中的太监),名叫薛简,带著皇帝的诏书来迎请大师。 但愿大师悯念众生,速来京——长安。」师上表辞疾。 愿终林麓。 薛简曰。 京城禅德皆云。 欲得会道。 必须坐禅一习一 定。 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 未之有也。 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六祖大师作了一道表章,也就是回一封信说:「我很多病啊9其实六祖大师没有病,不过这是说方便语,并非打妄语,为什麽呢? 因六祖大师不愿见皇帝,尤其不愿见女皇帝,更何况她不讲规矩又不守戒律,所以不高兴去见她。 但六祖不能说:「你是女皇帝,我是祖师,我不需要见你这个女皇帝。」所以就辞疾推托说:「我年纪老了,有很多病痛。 我愿终老於林麓间。」这是第九品,在丁福保注释的本子上说是护法品,是错误的,应该是「宣诏品」。 宣即皇帝请六祖到宫中供养,诏即是诏书;宣读他的诏书请其到京都去,不能算是护法品。 薛简说:「京城那些禅师大德都如此说,若你想明白道法,必须要坐禅修一习一 定力。 假设不由禅定得到解脱的话,这是决无可能的事。 我不知祖师您所说的法如何?」师曰。 道由心悟。 岂在坐也。 经云。 若言如来若坐若卧。 是行邪道。 何故。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无生无灭。 是如来清净禅。 诸法空寂。 是如来清净坐。 究竟无证。 岂况坐耶。 六祖大师虽不识字,但所讲的却非一般人所能悟到的。 他说:「道是从心里边悟出来,怎麽是单单在坐呢? 单坐是不可以的,你一定也要明理,开悟佛法的道理,这就叫「解」。 坐是行,若单行不解,这是愚痴;若单解不行,这是口头禅。 所以明白後还要身体力行,而非一天到晚坐著坐著,坐了几十年一点道理也不懂,自己心里也不会开悟。」金刚经上说:「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 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若说佛好像是坐著或躺著,这是行旁门外道。 为什麽呢? 因为佛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他也不生也不灭,这个才是如来清净禅。 一切法本来是空寂的,这是如来的清净坐。 究竟也无所证得,况且要你总是打坐耶? 总是打坐也是一种执著。 简曰。 弟子回宫。 主上必问。 愿师慈悲。 指示心要。 传奏两宫。 及京城学道者。 譬如一灯然百千灯。 冥者皆明。 明明无荆师云。 道无明暗。 明暗是代谢之义。 明明无尽亦是有荆相待立名故。 净名经云。 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薛简说:「弟子回京时,皇帝一定要问我的,愿祖师您大发慈悲,指示以心印心重要的道理,好让我回去禀告皇帝,及令京城里所有学道的人都知道。 就好像一盏灯能将百千盏灯点著了,使黑暗的地方都得到光明,使光明无有穷荆」六祖大师说:「道的本体,也就是性的本体,是没有明,也没有暗,明暗只是代谢的意思。 明来则暗去,暗来则明去,明是代替这个暗,暗是代替这个明。 你所听说的『明明无净,这也是个有荆为什麽呢? 因它是个对待法,明对著暗,有对待就会有尽了。 所以维摩经上说:「法是无可比拟的,它是绝待而非相待,是绝对而非相对。」简曰。 明喻智慧。 暗喻烦恼。 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 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 烦恼即是菩提。 无二无别。 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 此是二乘见解。 羊鹿等机。 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薛简说:「明就是譬喻智慧,暗就是譬喻烦恼。 所有修道的人,若不以智慧照破所有的烦恼,则从无始劫到现在的生死,凭什麽可以出离呢?」 发布时间:2024-06-04 10:39:1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