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保持大悲心,冤亲债主本来要伤害你,祂也会被你感动 内容: 保持大悲心,冤亲债主本来要伤害你,祂也会被你感动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我们如果利用日常生活来念佛,保持清淨慈悲,必然会影响很多人】海涛法师开示:这个世界最大的力量是心灵的力量,我们如果利用日常生活来念佛,保持清淨慈悲,必然会影响很多人。 这个人本来要骂你,他会被你影响的。 因为你这个人这么好,他不但不骂你还要讚歎你。 就像我们念「唵嘛呢呗美吽」,我们保持心如莲花,从莲花开出来的光明智慧如意宝,如果我们保持这种大悲心、空性,就会影响六道众生改变他们的心态,消除他们的业障。 这个冤亲债主本来要伤害你,让你得癌症、跌倒,祂会被你感动,因为你的心态行为会让祂成为护法,这个就是超度对方。 一个痛苦的灵魂被你超度了,因为你用佛法的光明、佛法的慈悲超度了祂。 -02-佛经慧语:佛和凡夫俗子体不变故,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尘不染,离垢不净,在生死而不受轮回,证涅槃而不属寂灭,无象而为万象之主,非法而为诸法之宗,从本以来,常自如如,了无凡圣生佛之异。 悟之名贤,证之名圣,若但具而未悟,则虽有性德,了无修德,只为六道轮回之凡夫而已。 ——《印光法师文钞》注释:《心经》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三句,所谓“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究竟是指什么,一般人可能不容易领会,印光大师这段开示是《心经》这两句话的最佳注解。 从心体或佛性上讲,众生与佛无二无别,佛性不因你是圣人就多一些,不因你是凡夫就少一些,“从本以来,常自如如”。 圣贤凡夫只是迷悟不同,所以印光大师又说“悟之名贤,证之名圣”。 如果只是具备佛性,始终没有开悟,那么虽然也有性德,却无一点修德,则只能成为轮回六道的凡夫俗子而已。 发布时间:2024-07-02 11:13:1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