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慧与福报 内容: 一个人如果把人做到亲痛仇快、众叛亲离的程度,可以说他是没有智慧,不会待人;在家庭里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阋墙,也都是没有智慧加上缺少福报。 善于处人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报。 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认识的及不认识的人集合在一起工作,找来在一起生活,自己虽然没什么钱,能够有人,则不仅是财富,且是福慧双修。 福报是从哪里来? 是靠无私的智慧来,就像上面所讲的,把许多生成个性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的人,集合在一起愉快地工作,这是需要人缘和智慧的,人缘就是福报,再加上智慧的运用就是一种财富。 佛教所讲的智慧,不全同于知识和学问。 知识和学问可以从书本中或学校里学习;智慧则是要从内心的体验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运用而获得。 有些人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没有人缘,不通世故,走到哪里都不受人欢迎,想做任何事,别人都不愿认同、参与,这种人就算是少福少慧了。 这种人可能有满腹的经纶,同时也有满腹的牢骚,更不幸的是尚有十足的骄气。 常言道:事容易做人难。 可是,识人才能用人,有人才能成事,成事才有福报。 如果没有人来相助,必不能成就大事。 同样一件事情,如果仅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孤军奋斗,虽然也可以做出一点什么来,然其过程辛苦而成就有限。 如果能集众人之力,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做同样的事,便能可大可久,造福更多的众生了。 故在佛法中,强调和乐,主张群策群力,所以在《华严经净行品》中,勉励学佛的人,要能够做到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摘自《禅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4-07-23 08:19:39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