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物质的解释——界 内容: 唯识学不但要说明人生真理,还要解释整个宇宙物质世界的真相,而阿赖耶识的提出首先就是作为物质世界的本体。 在《摄大乘论本所知依分》当中说: 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世尊何处说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识? 谓薄伽梵于《阿毗达磨大乘经伽陀》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关于无始时来界的界历来有多种解释,世亲论师把界作为一切杂染有漏诸法种子,而真谛的译本里,把界译作解性,直白的说,就是认为界就是如来藏。 在本论中界显然有本体的含义,并且这里的界是作为宇宙人生的生存所依而出现。 将《阿毗达磨大乘经伽陀》里的这段偈颂翻译,便是:无始时来,这界是一切事物的依靠,有了它才有生死流转的诸趣和清净还灭的涅槃证得。 而无著菩萨在这里真正目的是把界解释为阿赖耶识,从而为他的整个唯识体系确立一个坚实的基础。 他要完成一个万法唯识的佛教宗派哲学体系,不仅要从逻辑上解释万事万物都是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的诸识变现,而且作为宗教理论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佛陀的印证。 所以一开始他引经据典,就是要说明阿赖耶识是确实是世尊所说,确实是整个物质世界的本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乘佛教是不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有,它从认识论出发把一切存在当成认识对象,也即是法。 法包括精神存在和物质存在, 界是一切法所依,自然也是物质世界的本体。 唯识学认为阿赖耶识是有漏世间的根本,我们所认知的世界都包含在阿赖耶识中,如无著在《显扬圣教论》中云:阿赖耶识亦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 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能生器世间故。 又即此识亦是一切有情互相生起根本,一切有情互为增上缘故。 而《宗镜录》也说它变现根身世界,外而世界,内而身心,都是由此识中的种子变现出来,所谓万法唯识,就是指这个阿赖耶识。 很多人把阿赖耶识比喻成一个仓库,所有种子都被保藏在里面,当遇到外缘成熟并且触动的时候,种子就会现行,其实这就变相承认了这个阿赖耶识是宇宙的本体。 发布时间:2024-08-08 08:33:0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