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一定要記住,修行先要把心定下來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一定要記住,修行先要把心定下來修行先要修止,就是要把心定下来,心不能浮动、不能浮躁。 心动,心浮躁,我们所学的是佛学常识,是佛教的知识,不是智慧。 一定要记住,智慧、德能、相好都是从定中生的。 在净宗叫一心不乱,一心能生智慧、生功德、生福报,那是自性裡头统统具足的,不向外求。 记住佛说的这个最重要的话,「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心就是法,法就是心,是一不是二,掌握到一,就全部都掌握到了。 所以寂,寂是清净寂灭。 灭什么? 灭念头,把妄想分别执着灭掉,寂就现前了。 寂就是止,你真的止住了。 止住在哪裡? 止住在法性,只要止住,法性就现前。 法性什么? 真心。 妄心止住了,真心就现前,你这个心是安住在真心上,不是妄心。 照是观,照是起作用,心止在一处就起观照的作用,它就照见。 照见什么? 一切法的真相你全都明白了。 这个一切法的真相,我们讲前面举八个例子,体相用、因缘果、事理。 每一个字裡头都包含其他的七个,这就八八六十四,六十四面。 六十四面,每一面裡面又含着六十四。 我们看问题能够看到第几层? 看到八面才是看到一层,这一层看到了;六十四面是看到第二层,深入,看第二层;六十四再乘六十四,是你看到第叁层,无有底限的。 你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我们比不上阿罗汉、比不上菩萨,我们看东西看得太肤浅,人家那真叫是看得深,有深度,显示不思议的智慧德相。 我们对于佛菩萨、圣贤那种恭敬心就生起来了,仰慕、佩服,真正自嘆不如,没有法子跟他比。 他们用的是止观,止才有观,没有止哪来的观? 观是止起的作用,止也是观起的作用,它两个可以相辅相成。 就是定慧,定中有慧,慧中有定,观是慧,止是定,所以止观就是禅定。 发布时间:2024-08-11 09:14:3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5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