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寺院日常行事之朝时课诵 内容: ◎ 圣 凯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闲的,晨钟暮鼓、青灯黄卷,令多少世人羡慕不已。 但是,真正的寺院生活其实十分清苦,同时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 僧人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闻梆过堂,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旧。 早殿即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 其中,《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有些寺院轮流念这两堂功课,只有在佛教节日才念完整的两堂功课,栖霞古寺早课时是两堂功课均念诵。 如果在初一、十五,早课之前加唱《香赞》,即《宝鼎赞》:宝鼎爇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 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 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河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如果在佛菩萨圣诞日或普佛时,则唱《戒定真香赞》。 在平时,一般寺院的早课都是直接从《楞严咒》开始。 《楞严咒》又称《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陀罗尼》,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第七卷。 《楞严咒》的咒文较长,有四百二十七句二千六百二十字,其本身就构成一堂功课。 宋元以来,《楞严咒》一直盛行,特别是南宋和元两代,丛林每年于安居结夏中定有三月(农历四月十三至七月十三为期的楞严会制),节日、祝愿、祈祷、荐亡等无不讽诵。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至于十小咒的名称与出处,列举于下:1. 《如意宝轮陀罗尼》,出自《如意轮陀罗尼经》。 2. 《消灾吉祥神咒》,出自《佛说炽盛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3. 《功德宝山神咒》,出处不明。 4. 《准提神咒》,出自《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5. 《圣无量寿决定光明陀罗尼》,为元代人所译,没有经本。 6. 《药师灌顶真言》,出自《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7. 《观音灵感真言》,为元代人所译,没有经本。 8. 《七佛灭罪真言》,出自《陀罗尼杂集》。 9. 《往生净土神咒》,即《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10. 《大吉祥天女咒》,出自《金光明经》。 念完咒语后,便念诵《心经》,然后,维那起腔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遍,再唱赞偈: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 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 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三门清净绝非虞,众等皈依增福慧。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两序大众出班绕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几百声;接着,转板念阿弥陀佛,大众归位,跪下三称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然后,维那起腔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悦众敲引磬和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接着,维那起腔念: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人毗卢性海(接铃鼓)。 大众站起来,维那起腔唱三皈依。 如果逢朔望,加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维那起腔,大众跟着木鱼声念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三称。 然后,换成敲引磬,念《大吉祥天女咒》。 最后,唱《韦驮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 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 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果逢初一、十五,早课结束后,顶礼三拜,不问讯,仍然向上立定,维那师鸣磬三声,独自称各位祖师名字: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一拜);顶礼天下宏宗演教诸大善知识(一拜);顶礼本寺开山暨历代诸祖老和尚(一拜);顶礼各人得戒坛上十师及剃度恩师(一拜);顶礼方丈和尚。 顶礼完后,仍然站立,维那敲磬三声然后呼:时维佛历某某年,公元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朔(望)旦良辰,大众师云集大殿普礼三拜。 维那敲三下磬,接三下大钟。 这样,早课全部结束。 摘自 《中国汉传佛教礼仪》 发布时间:2024-08-16 08:47:03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5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