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不是给小孩背的,是父母做到给他看的 内容: 净土法门法师:《弟子规》不是给小孩背的,是父母做到给他看的所以底下接着就是“苟不教,性乃迁”,你要不好好地教他,会变质。 教育这个概念就从这发生的,非教不可。 怎么个教法? “教之道,贵以专”。 所以中国教学,千万年来守住这个教育最高的指导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保持你的天真、保持你真诚的爱心;第二个目标,这是知识。 知识是附带的,保持你的天真是主要的。 一个人的成就靠母亲。 中国的妇女,在中国典籍里有记载的,地位比男子高。 夫妇结合建立一个家庭,在古代过的是游牧生活,打猎为主,以后农耕,这才定居,才以耕种为主,这定居下来了。 定居生产,劳动力最重要,所以人口越多越好,家道的兴旺就是人口多,工作能量大,成败关键、兴旺的枢纽都靠教育。 中国人讲究胎教,怀孕就开始。 做母亲的人心要清静,十个月没有妄念,要正念;起心动念纯净纯善,言语柔和,没有粗暴;凡是负面的、不善的,不看、不听、不接触。 胎儿在母亲怀孕的时候,完全秉受母亲的正气,这个小孩生出来,身心都好,这底子好,好养、好教。 出生之后三年,这一千天,是扎根教育。 《弟子规》上所讲的不是给小孩听的、不是教他背的,是父母做到、做出榜样给他看的。 他一出生,睁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学习、已经在模仿。 这一千天,要像母亲怀孕那么样的小心谨慎,负面的、不善的、邪恶的,不能让他看见、不能让他听见、不能让他接触到;他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善的、都是美的、都是正的。 这一千天下来之后,古人有个谚语说“三岁看八十”,就是说明他一生都不会改变,为什么? 他有坚定的力量、信心,能够辨别善恶,他所见到的,那是善的标准,于这个标准相违背的,他不接受,所以出忠臣孝子;什么样的逆境、什么样的诱惑,他不动心。 怎么教出来的? 这是中国人有这方法,我们把这个方法丢掉两百多年了。 发布时间:2024-08-24 09:53:56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