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八卷 第十章 欲界六天 内容: 第八卷 第十章 欲界六天《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 未能舍诸妻妾恩爱。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 命终之后邻于日月。 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 于净居时不得全味。 命终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间顶。 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 于人间世动少静多。 命终之后于虚空中朗然安住。 日月光明上照不及。 是诸人等自有光明。 如是一类名须焰摩天。 一切时静。 有应触来未能违戾。 命终之后上升精微。 不接下界诸人天境。 乃至劫坏三灾不及。 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命终之后生越化地。 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 于行事交了然超越。 命终之后遍能出超化无化境。 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阿难如是六天。 形虽出动心迹尚交。 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讲解完了人道和仙人的情况之后,佛又紧接着讲述开了天界,首先就是欲界六天。 佛说:“在人世间,有些人一点儿都不追求上述十种仙人那样的长生不老,也不去追求真正的解脱轮回,因为他们一直都割舍不下妻妾夫君的鱼水恩爱之情,但是他们也能够在正常男女欢爱的范围内把持,并不会有不正常的淫乐之事,因为心不追求不正常的淫乐,因此就会澄明剔透,焕发光彩。 当这个众生在人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成为相邻于日月天子的天界众生,而此类人就称作四天王天了。 ”按照《起世经》中所说,在须弥山的半腰,离地四万二千由旬,日月经行之处,东西南北四座山峰之上,有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所居宫殿。 东西南三天王的宫殿全部都是“纵广正等六百由旬。 七重垣墙七重栏楯七重铃网。 复有七重多罗行树。 周匝围遶杂色可观。 悉以七宝而为庄饰。 所谓金银瑠璃颇梨赤珠砗渠玛瑙等之所成就。 于四方面。 各有诸门。 一一诸门。 皆有楼橹却敌台观园苑诸池。 有诸花林种种异树。 其树各有种种叶。 种种花。 种种果。 种种香。 其香普熏。 有种种鸟。 各各和鸣。 其音哀雅。 甚可爱乐。 ”只有北方天王的宫殿“三大城郭。 其三者何。 一名毘舍罗婆。 二名伽婆钵帝。 三名阿荼盘多。 咸各纵广六百由旬。 七重垣墙。 七重栏楯。 略说乃至。 种种众鸟。 各各和鸣。 ”而且“毘舍罗婆、伽婆钵帝二宫之间。 为毘沙门天王。 出生一池。 名那稚尼。 纵广正等四十由旬。 其水调和。 清凉轻软。 其味甘美。 香洁不浊。 其池四边。 七重砖砌。 七重宝板。 间错分明。 七重栏楯。 七重铃网。 亦有七重多罗行树。 周匝围遶。 杂色可观。 乃至砗渠玛瑙等。 七宝所成。 于四方面。 各有阶道。 亦以七宝之所庄饰。 池中多有优钵罗花。 钵头摩花。 拘牟陀花。 奔荼利花等。 自然出生。 其花火形火色火光。 乃至水形水色水光。 花量大小。 皆如车轮。 光明所照。 至半由旬。 香气所熏。 满一由旬。 有诸藕根。 大如车轴。 割之汁出。 色白如乳。 食之甘美。 味如上蜜。 ”而且“伽婆钵帝、阿荼盘多二宫之间。 为毘沙门天王。 立一园苑。 其园名曰迦毘延多。 纵广正等四十由旬。 七重垣墙。 七重栏楯。 乃至七重多罗行树。 周匝围遶。 杂色可观。 略说如前。 乃至七宝之所成就。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四大天王以北方多闻天王而为统领,北方天王需要有足够的地方来召集其余三大天王率领属下前来集会,因此北方天王的福报享用要比其他三大天王优越许多。 以上介绍的就是距离人世间最近的四天王天,也就是天界最低一个层级,四天王天的人情欲念,几乎和人世间没有什么两样,差别的就是福报寿命享用而已。 佛接着说:“如果有众生,不但没有任何不正常的淫欲,就连正常的夫妻之事也都比较寡淡,并不十分贪恋闺房之乐,但是因为终究还是有淫欲的存在,因此也就不会在清净宴坐的时候得到全部的净味。 这种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在比日月经行之处更高的天界,也就是处于须弥山顶的位置了。 此天的名字叫做仞利天。 ”仞利天,又称作三十三天,由帝释天率领三十二天王掌管,故称三十三天。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帝、天主、玉皇大帝了。 在《起世经》中说:“须弥山王顶上。 有三十三天宫殿住处。 其处纵广八万由旬。 七重城壁。 七重栏楯。 七重铃网。 外有七重多罗行树。 周匝围遶。 杂色可观。 七宝所成。 所谓金银琉璃颇梨赤珠砗渠玛瑙等。 其城举高四百由旬。 厚五十由旬。 城壁四面相去。 各各五百由旬。 于其中间。 乃开一门。 一一城门。 悉皆举高三十由旬。 阔十由旬。 其门两边。 并有楼橹却敌台阁轩槛辇舆。 又有诸池花林果树。 其树各各有种种叶。 种种花。 种种果。 种种香。 其香普熏。 有种种鸟。 各各和鸣。 其音调雅。 甚可爱乐。 又彼诸门。 一一门处。 各有五百夜叉。 为三十三天昼夜守护。 诸比丘。 于彼城内。 为三十三天王更立一城。 名曰善见。 其城纵广六万由旬。 七重城壁。 七重栏楯。 七重铃网。 外有七重多罗行树。 周匝围绕。 杂色可观。 亦以七宝之所成就。 所谓金银乃至玛瑙。 其城亦高四百由旬。 厚五十由旬。 城之四面。 亦各相去五百由旬。 于其中间。 便开一门。 诸门亦高三十由旬。 阔十由旬。 一一诸门亦有楼橹却敌台阁水池花林种种奇树。 其树各有种种叶。 种种花。 种种果。 种种香。 其香普熏。 种种众鸟。 各各和鸣。 如是诸门。 门门皆有五百夜叉。 为三十三天昼夜守护。 ”而且“三十三天善见城侧。 为伊罗钵那大龙象王。 立一宫殿。 其宫纵广六百由旬。 七重墙壁。 七重栏楯。 略说乃至。 种种众鸟。 各各和鸣。 ”而且“善见城内。 有三十三天聚会之处。 名善法堂。 其处纵广五百由旬。 七重栏楯。 七重铃网。 外有七重多罗行树。 周匝围遶。 杂色可观。 乃至玛瑙等七宝所成。 于四方面。 各有诸门。 一一诸门。 皆有楼橹却敌台观。 种种杂色。 七宝所成。 其地纯是青琉璃宝。 柔软细滑。 触之犹若迦旃邻提衣。 当其中央有一宝柱。 高二十由旬。 于宝柱下。 为天帝释。 别置一座。 高一由旬。 方半由旬。 杂色可观。 乃至砗磲等。 七宝成就。 柔软细滑。 触之如前。 其座两边。 各有十六小天王座。 夹侍左右。 七宝所成。 杂色可观。 柔软细滑。 触之如前。 诸比丘。 此善法堂。 诸天集处。 有帝释宫。 其宫纵广一千由旬。 七重垣墙。 乃至众鸟。 各各和鸣。 诸比丘。 此善法堂诸天集处。 东西南北。 四面皆有诸小天王宫殿住处。 其宫或广九百由旬。 或复纵广八百由旬。 或复七百六百五百四百三百二百由旬。 其最小者。 犹尚纵广一百由旬。 七重垣墙。 乃至众鸟。 各各和鸣。 又善法堂诸天会处。 东西南北。 各有三十三天诸小天众宫殿住处。 其宫或广九十由旬。 或复纵广八十由旬。 或复七十六十五十四十三十二十由旬。 其最小者。 犹尚纵广十二由旬。 七重垣墙。 乃至众鸟。 各各和鸣。 ”而且“此善法堂诸天会处。 东面有三十三天王苑。 名波娄沙。 纵广正等一千由旬。 略说乃至。 七重垣墙。 皆玛瑙等七宝所成。 于四方面各有诸门。 一一诸门各有楼橹。 杂色可观。 乃至玛瑙七宝所成。 诸比丘。 波娄沙苑中。 有二大石。 一名贤。 二名善贤。 皆天玛瑙之所成就。 并各纵广五十由旬。 柔软细滑。 触之犹如迦旃邻提衣。 ”而且“此善法堂诸天集处。 南面亦有三十三天王苑。 名杂色车。 其苑纵广亦千由旬。 七重垣墙。 乃至玛瑙之所成就。 于四方面各有诸门。 一一诸门皆有楼橹。 杂色可观。 乃至玛瑙等七宝所成。 于彼苑中。 亦有二石。 一名杂色。 二名善杂色。 天青琉璃之所成就。 并各纵广五十由旬。 柔软细滑。 触之犹如迦旃邻提衣。 诸比丘。 此善法堂诸天集处。 西面复有三十三天王苑。 名曰杂乱。 其苑纵广亦千由旬。 七重垣墙。 乃至七宝之所成就。 四方诸门。 皆有楼橹却敌台阁。 并七宝成。 此杂乱苑中。 亦有二石。 一名善现。 二名小善现。 皆天颇梨之所成就。 亦各纵广五十由旬。 柔软细滑。 触之犹如迦旃邻提衣。 ”而且“此善法堂诸天集处。 北面复有三十三天王苑。 名曰欢喜。 其苑纵广亦千由旬。 七重垣墙。 乃至玛瑙等七宝所成。 四方诸门各有楼橹却敌台阁。 亦为七宝之所庄严。 ”三十三天的人情欲念,较之四天王天,显得微薄明净一些,而福报寿命享用则更加殊胜。 “还有一类众生,心中的欲念更加微薄,并不会主动地生起欲念之心,仅仅会在妻妾亲就的情况下,逢场相做而已,事后并不会再三回味,又生欲情。 因此这类众生在人世间绝对是属于静多动少之人,也是属于情少想多之人。 因此,这类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到更加高超的虚空之中,朗然安住,虽然日月光明并不能照耀到此,但是这里的天人却能够自带殊胜光明。 此天的名字就叫做须焰摩天。 ”焰摩天的天人,已经不再需要男女身体的交合了,只要两人相互执手,就可以得到情欲上的满足,但是仍然会和三十三天、四天王天一样地有类似于人间的人情世故,只是此处的光明和福报寿命享用等更加优越了。 “还有一类众生,在人世间的任何时候,都会安静宴坐,已经没有了情欲之念,但是当欲触来临的时候,还是会有乐触产生,事后当然也不会念念不忘。 像这一类的众生,就会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转生到必虚空更加精微的上层天界,和前面的三层天界根本就不相交通,一直可以安住到劫末世界的毁灭,那恐怖的三种劫灾都不会波及到这一层的天界。 这个天界的名字叫做兜率陀天。 ”兜率天,又称知足天,有内外二院,外院为普通天人所居,内院为补处菩萨的住处,补处菩萨常由此天下生而成佛,今为弥勒菩萨的净土。 此天的天人,只要相互对视一笑,就能够满足心中的欲念了。 “还有一类众生,在人世间的时候,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欲念之心,但是为了应机做事,还是会有淫欲的行为,只不过并不会感觉到淫欲之乐,而是会味同嚼蜡。 这种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就会转生到更加高级的天界,成为乐变化天的天人。 ”乐变化天,属于自己依靠天生神通力,随意变化五欲享受的天界。 此界天人,只要相互熟视,就可以满足欲乐了。 “还有一类众生,在人间的时候,虽然身处人间,但是心中却没有任何人间的事务作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完全都是心超物外的样子。 这类众生,在人世间的寿命中止之后,会转生到超越了变化和不变化境界的更高级的天界,而这层天的名字就叫做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简称他化天,此天不用自己变现乐具,假下天化作,自在游戏,故名他化自在,居欲界六天之顶,为欲界之主。 此天男女,只要相互一看,既可以满足欲乐。 “阿难,以上者六层天界,虽然在行动上一层比一层更少地有淫欲,但是在心中,还是免不了淫欲的念头,因此从他化自在天以下,都属于欲界。 ”至此,第八卷的内容就宣告结束。 在第八卷的内容中,主要讲述了正式进入修行之后的修行三阶段,然后就非常详细地讲述了干慧地、十心、十行、十住、十回向、菩萨十地、等觉、妙觉等修行阶段次第,然后就开始详细的讲解了之所以会感召地狱苦难的十种根本因,以及地狱六种果报的发生机制。 紧接着又结合十种根本因,讲解了十种鬼道众生的出现过程;十种畜生道众生出现的过程;十种人道众生出现的过程,十种人道中错误修行妄想长久住世的仙人的出现过程;以及欲界六天的出现过程。 并且释迦牟尼佛在每一次的内容中,都会反复强调:所有这一切,全部都是来源于最根本的虚幻的妄想,并不是真实的存在,并不是自然的出现,而是如梦如幻的假象,只要能够明白其根本虚假性,就有可能回归到本来清净圆满的无上菩提真性原始界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发布时间:2024-02-04 15:43:4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