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袈裟之功德 内容: 袈裟之功德◎ 海 涛袈裟功德殊胜,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龙善神悉予守护,使此安宁。 佛曾告阿难:过去诸佛着如是衣,得成佛道;未来诸佛亦当着如是衣,得成佛道。 如我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所劫,此是解脱服、福田之衣。 若有众生起一恶心,向三世诸佛、辟支、罗汉及着染衣人,获罪无量。 所以者何? 坏色之衣,是圣贤标式。 若能发心,敬染衣人,获福无量。 我由信心敬戴之至,得成佛道。 见于《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 龙得袈裟一丝,挂其门上,则免金翅鸟难。 见于《释迦如来行迹颂》 有一犯人,被判绑缚弃置旷野之间,剃须发求觅袈裟,遇得一片自系其颈,得免罗剎鬼魅之难。 见于《地藏十轮经》 一猕猴见罗汉入定,即取坐具披作袈裟,遶比丘行。 比丘定起为说三归五戒求菩提法,猕猴依教受已,踊跃欢喜,缘树坠死,生兜率天,值一生补处菩萨为说无上道。 从是以后值佛无数,于最后身,次弥勒后当成菩提,号师子月佛。 见于《师子月佛经》 于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 当有被着袈裟衣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 见于《大悲经》 五条表断贪,净身业也。 七衣表断瞋,净口业也。 长多短少,表圣增凡减。 并表断痴,净意业也。 见于《毗尼日用切要》 若人持戒信心清净,知僧福田。 为法衣故,施一菓直为作衣价,心常爱乐而生随喜,命终生林戏天,自在游戏,随意所至。 若生人中,神德自在。 若有众生心有净信,为比丘僧染治袈裟法服,命终生彩地天,与诸天女五欲自娱,饮食甘露无有醉乱。 从天命终得受人身,人所爱敬。 见于《正法念处经》 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过海剎那时,赴感应羣机。 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 见于《三时系念佛事》 摘自《海涛法师开示》 发布时间:2024-09-14 08:21:29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