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胡小林:专心致志,摄耳谛听 内容: 信、愿我们怎么解决? 我们听师父的《大经解》,劝信、劝愿,一向专念,我们按照印光大师的摄耳谛听,这就非常圆满了。 深信切愿,我们跟着净空师父上人,跟着黄念祖老居士《大经解》,我们要长时熏修,发起信愿,然后执持名号,摄耳谛听,久而久之,我们是不是这三法圆备? 那么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说,贪、嗔、痴是六道的因,信、愿、行是西方净土的因,以信愿行克服贪嗔痴,然后我们就能去西方。 所以我们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就是去西方的根本。 印光大师说,以信导愿,引导、导致,用我们的信,最后什么叫信,我愿意去了,你才信。 这个信是第一步,信是因,什么是果呢? 愿是果。 以信导愿,以愿导持名。 以信导愿,以愿持名。 以持名证所信、满所愿。 用持名这句佛号,来证明你的信,来满你的愿,以信导愿,以愿持名。 以名来证所信、满所愿。 今天我们信和愿都有,但是我们名号功德不得力,执持名号这个功夫不得力。 那么藕益大师在文钞当中说,能不能往生西方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有信、有愿决定去;往生品位的高低,在执持名号的功夫深浅。 不是说我有信、我有愿,我就能去西方,要深信切愿;即使妄念还有,但是在此刻临终那一刹那,虽然水能起波浪,但是没有大风,波浪不起就走。 那没有大风不起波浪靠什么呢? 靠你的定功。 你想想我们临终的时候,黄念老在医院走的,从床上摔下来,骨头摔折了,如此大修行者,在临终的时候尚有疾病应身,身印震疾,印就缠绕,况我凡夫乎? 师父在泰国讲经的时候说黄念祖老菩萨是等觉菩萨,我何人等? 我们是什么人呢? 他老人家一天十七万声佛号,我们能有这种把握吗? 所以,我们看到他们这种示现,就是在警策我们,一定要争分夺秒,千万千万不能让佛号勿令空而过,千万不让他空空而过,字字句句清清楚楚。 能如是念,则妄念无由而起,心佛是可相契,这印光大师的开示。 所以我们一定要听话,一定要按照老和尚说的去做,千万千万别把耳朵给废掉了。 念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听清楚,你不要怕慢。 有些人攀比念佛:哎呦! 那老太太,这一上午就念三万声佛号,我这一上午按照胡小林说的这个方法,我这一上午八百声佛号都没有念,念得我满头是汗,头昏眼花的。 好事! 那三万声佛号什么呢? 妄念没有息掉,散念,不专心念,没用! 你这八百声佛号念得眼花缭乱,眼睛冒金星,口干舌燥,着急上火,好事! 你慢慢、慢慢的,你就心佛相契了,一定要坚持,贵在坚持。 难嘛,难能可贵,难,他才能可贵。 为什么散念他容易? 因为你从无始来你就习惯这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就有嘴无心嘛,所以你念起来特别顺,该怎么想该怎么想,该怎么琢磨还怎么琢磨,一点不耽误,妄念走妄念的,大道两边各走一边,妄念走妄念的,你这佛号走佛号的,互相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谁也不耽误不谁。 换句话说,你念佛也就变成了妄念的一种,也就变成了下意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心里没有佛,嘴里念得不清楚,耳朵更没有听清楚。 所以我们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就要打好基础,不要图多,关键做到这八个字,字字句句、清清楚楚,这就八个字的标准。 印光大师我查了《文钞》,从来就没有说过佛号的数量,反而是从始至终,老和尚就提倡三个清楚: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嘴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 所以我们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为什么呢? 别人吧,我不能说别的,那肯定不是印光大师的这种境界,是不是? 你放着佛话不去听,而听信他言。 这是最没智慧的选择。 那印光大师在《文钞》当中曾经说过:你去问别人的话,而放着佛的话不去听,这种人叫什么人呢? 这种人叫谤佛,你就毁坏佛法。 你又是学佛的人,你又听佛的,那别人说要你去这个道场,你就去了;别人说这么个念法你就念了,那你是叫佛教徒吗? 你恭敬老师吗? 你在众生面前做了个什么样子? 你没有让大家对印光大师生起信心。 发布时间:2024-10-06 08:40:08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