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参学是在参什么 内容: ◎ 广 钦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无明散去。 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并没有感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除。 若是越做越觉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 不要以为佛菩萨是多苦,佛菩萨已从苦中磨得业障消除,没有苦感,做什么事都已轻松自在,并且不会觉得自己在做什么,也不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 不去管它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 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行之法。 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 要没有分别,如获至宝。 参学是在参自心,参我们的烦恼心,对人善恶是非的分别心,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别,不起烦恼。 得无烦恼心,无挂碍心,是心参。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 好人它也照,坏人它也照。 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 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情,磨练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力。 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 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 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 这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认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 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 所以越是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什么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着,不要样样记挂在心。 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 否则,自己跟着起烦恼,一起往下堕。 这个人身,就像在演电视剧一样,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 剧情发展,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戏的人也随着剧情忽喜忽乐,忽忧忽悲。 而这好恶忧乐,也不过是我们眼根对尘境在分别取舍。 我们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样,顺境、逆境,善的、恶的,心境随之起伏。 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恶习深重,眼根对境,见恶易随,见善难徙。 看到恶的,契合自己的恶性习气,就心生欢喜,恣心纵意,随顺而去。 而听到佛菩萨的行为,像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却心生为难,认为那只是佛菩萨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效得来。 心生退却,对佛菩萨只有空赞叹,结果,好的没学到,坏的,却越染越深。 这就是本身,没有誓愿力的缘故。 如遇高兴欢喜,则问是什么人在欢喜;如遇烦恼,则问是什么人在烦恼。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 成佛,哪有那么便宜之事? 不经苦行,不去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如何去历练无明烦恼? 唯有冲破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 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 所以修行人不能怕苦,不能一味贪求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摘自《广钦老和尚语录》 发布时间:2024-10-14 08:24:5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7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