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密云圆悟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密云圆悟禅师悟道因缘宁波天童密云圆悟禅师,龙池幻有正传禅师之法嗣,字觉初,俗姓蒋,宜兴(今江苏境内)人,大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出生。 圆悟禅师幼时喜好跏趺坐,俨然若有所思。 八岁时,不由师教,即能念佛。 从十五岁开始,以耕、樵为生。 二十六岁时,圆悟禅师偶然拾得一本《六祖坛经》,释锄读之,始知有宗门向上之事,遂决志参究。 从此以后,圆悟禅师白天耕种采薪,晚上编织草鞋,闲暇则取《坛经》,玩昧不已。 一日,圆悟禅师担柴到集市上叫卖,忽然看见一个柴垛,高高地突露在眼前,当下恍然有省。 二十九岁那一年,圆悟禅师出家之志已决,安置好妻孥之后,遂前往荆溪显亲寺,投幻有正传禅师座下出家。 正传禅师见圆悟禅师学道勇锐,希望他能够尽快彻悟,便给他起名圆悟。 圆悟禅师三十岁时,正传禅师由显亲移住龙池,圆悟禅师亦随而前往,第二年终于得以落发。 在正传禅师座下,圆悟禅师任劳任怨,勤服大众,经常于百里之外,为寺院背粮。 在干各种各样杂活苦役的同时,圆悟禅师一有空儿就入室请益。 正传禅师对圆悟禅师要求极严,经常施以恶毒钳锤。 每有所问,圆悟禅师若不能相契,正传禅师便厉声诟骂,丝毫不留情面。 天长日久,圆悟禅师渐渐地郁闷成病,曾卧床二十多天。 圆悟禅师在正传禅师座下服勤四载之后,也就是在他三十三岁的时候,才获许受戒。 第二年,圆悟禅师开始闭千日关,发誓克期取证。 其间,圆悟禅师虽有所省发,正传禅师却终不肯予以印可。 三十八岁那一年,圆悟禅师偶然登上铜棺山顶,见树木葱茏,境界开阔,忽悟情与无情焕然等现,觅纤毫过患了不可得。 当时正传禅师移住京师普照寺。 圆悟禅师遂前往省觐,请求印证。 正传禅师一见圆悟禅师,便问:老僧离汝三载,还有新会处么? 圆悟禅师道:一人有庆,万民乐业。 正传禅师又问:汝又作么生? 圆悟禅师道:特来省觐和尚。 正传禅师道:念子远来,放汝三十棒。 圆悟禅师于是留在普照寺,执侍正传禅师,两年后,便辞师游方。 圆悟禅师先后到过金山、双径、天台等地,并拜访过道学家周海门居士。 万历三十八年(1610),正传禅师从燕京重新回到龙池。 圆悟禅师复前往探望。 正传禅师问道:汝到诸方,曾见甚么人? 圆悟禅师一听,便以脚打他,以手拍膝。 正传禅师道:许汝多时,一些气息也无。 圆悟禅师道:和尚疑则别参。 一日,正传禅师上常说法,举拂子问大众:诸方还有这个么? 圆悟禅师从大众中走出,震威一喝。 正传禅师道:好一喝。 圆悟禅师于是又连喝两声,然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正传禅师便转过身,看着圆悟禅师,说道:更喝一喝看。 圆悟禅师一听,便走出法堂。 正传禅师于是下座,归丈室。 圆悟禅师遂跟在后面,来到丈室,向正传禅师作礼道:适来某甲触忤和尚。 不久,正传禅师便命圆悟禅师住西堂寮。 按丛林规矩,只有退居或客居的住持和尚和有资格住进西堂寮。 从这里可以看出,正传禅师对圆悟禅师的器重。 正传禅师临终前,曾将法衣和拂子交付给圆悟禅师,并嘱累他好好扶持佛法。 圆悟禅师再三推辞,不得已而受之,并画圆相五位,呈正传禅师,说道:若据某甲扶佛法,任他五位圆相,都来(统统,全都)总与三十棒,莫道分明为赏罚。 正传禅师一听,便点头微笑。 正传禅师圆寂后,圆悟禅师一度于龙池继其法席。 后迁浙江嘉兴金粟山广慧寺、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明州育王广利寺、天童景德寺等道场。 一时宗风浩荡,道声日隆,僧俗问法者昼不断。 其座下徒众有三千余人,为一方宗主者十二余人。 圆悟禅师圆寂于崇祯十五年(1642),春秋七十七岁。 圆悟禅师曾有诗偈云:野衲横身四海中,端然迥出须弥峰。 举头天外豁惺眼,俯视十方世界风。 万聚丛中我独尊,独尊那怕聚纷纭。 头头色色非他物,大地乾坤一口吞。 十方世界恣横眠,那管东西南北天。 唯我独尊全体现,人来问着只粗拳。 发布时间:2024-10-16 09:46:5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