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合掌当下 内容: 合掌当下◎ 妙 一世人每因尘事纷繁,而慨然困窘之无奈。 日暮西陲,茫然而不知趋足之所为。 举目视下,处世之中,众相皆酣。 人之生也,若草木届秋。 觉其短促,然不获己。 罕灵利惕若者,竟思安心独善之道。 纵或偶得,亦不知将适几何? 夫欲安身者,必先安心。 心居乐土,虽处浊恶之中,亦不受其染。 故《维摩经》云:心净则国土净。 然超迈之道,非大智无由企届;越苦之法,必知苦而珍视。 其智者,谓安于此际,回归当下。 每闻世人当下之所谓,乃是饱一己之私欲,为作籍口之佐证。 实不知当下之说辞,是教人以安详,而非欲乐之所受。 以安详之气,方能使心有所收摄。 所谓收摄之法,千差万别,各兴其道。 最为直接者,莫过合十。 空以为印,平于心胸。 外敛执持,内息狂弩。 言语寂寞,神意怡然,自古稽首为尊,合十成礼。 皆是秉心外现,当下施作。 故欲安此身,先按此心。 安心之法,不离此身。 合十当下,当下无烦。 久久习成,身心快然。 佛教法门,应机施教。 教有千般,致无两种。 安心安身,平等第一。 摘自《广东佛教》2014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24-11-20 08:29:21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