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元音老人: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鹤壁妙悟居士 内容: 答鹤壁妙悟居士妙悟仁者:函悉。 照片亦收到,甚谢! 仁者虚心求法,期了大事,十分难得! 佛法大事,首在了悟本来,悟后知自性本净,有相皆妄,于事上处处磨练,打扫无始来之深潜种子;业种渐消,理事相融,至此心光渐露,寂而照,照而寂,用功扎实,渐成一片,虽不变而随缘,虽随缘而不变。 正如明镜照物,寂然不动而照用无尽,光明遍照,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用功至此,何有生死,不生不灭,湛然常住矣。 略述要旨,以备修证。 复颂寂照。 愚 恒志 合十11月1日妙悟仁者慧眼:5月9日函收悉。 一、仁者觉察到:“以前种种知见,原来都是执著而已”,不错! 对在世言为“人我执”,对出世言则“法我执”,执我、执法总是“妄想颠倒”。 佛成道后喟然叹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妄想、执著”四字为众生的大病根。 二、诸佛菩萨无住生心,荡尽妄念,以证体;有体必有相、有用。 普贤大士十大愿王,乃大士“无住”后所生的心,此心包括清净心、誓愿心、慈悲心、六度四摄心、上求下化心。 若无此等心,岂不成断灭? 而所证之体亦将成为顽空、断灭空耶? “无住生心”正是真空妙有,体用如如也。 (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大愿,无不如此。 )三、“慈悲”乃自性本具之“相”和“用”,与情见不同,前者不系缚,不污染;后者缠缚、贪著,不得自在,乃两者的分界线。 证此性故,度尽众生而无所度,妙用纵横而无所著。 佛性之妙如是如是! 四、不但我每无言说法,山河大地、黄花翠竹尽在昼夜说法,仁者曾闻到乎! ?五、“心密”修持要领,将于今后增订的《般若花》上以书信方式略叙了,以法供养一切同修,今年三季度将可出版,仁者有缘必能得之。 草颂定慧圆明。 恒志 拜启5月16日 发布时间:2024-11-21 08:51:57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