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蔡礼旭:正己才能化人 内容: 大家下午好! 我们往后员工大课,会跟大家谈到的,是中心的定位。 其实中心的定位,就是弘扬中华文化,能够促进世界的和平。 我们也常常提到宋朝张载先生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能够开太平之世,那是人心善,言善,行善。 那他为什么能够言善、行善,还有心善呢? 最重要的,他有受过古圣先贤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所以为往圣继绝学是因,为万世开太平,那是呈现的结果。 所以中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师长老人家常说的要办班教学,就是《礼记学记》很重要的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那一讲到教学,教育者首先自己要受教育。 自觉才能觉他,正己才能化人。 就好像,我们今天为人父母者,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首先要先教育好自己;一个领导者,要带好他的下属,带好他的团队,首先他自己要以身作则。 所以这个教育,一定首先是身教。 师父常说,为什么古圣先贤他们的教育,能达到这么好的影响、效果? 那个影响,那不只是当时候的社会,甚至于是几千年之后的社会,都受到他们德行的感召、德行的教化。 我们现在的人,都受到周公、孔子的德行影响,他们教诲的熏陶。 那他们确确实实是精神长存。 为什么佛陀离我们三千多年,他的教诲却留在我们的心中? 最重要的是他们做到了! 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他们做到了,所以产生长远的教化力量。 那反观现在的家庭社会,家长说,孩子不听话;老师说,孩子不受教;当领导的,说下属不好带。 教育不能产生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个教育者,他自己也要做到,才能产生好的效果了。 做不到,才会呈现现在的这一些现象。 那我们是从事教育的单位,我们办班教学,首先,我们自己的团体,那就要做好身教。 比方,我们在开课程的时候,都是要求学员,房间要整理干净,像《弟子规》讲的,房室清,墙壁净;置冠服,有定位,结果他们来学习,我们都是这么要求的,朝起早,夜眠迟,很早起来读书、学习。 但是当我们没办班的时候,我们都睡到很晚,我们自己的房间都很乱,那这不是一个从事教育者,应该有的状态了。 办班都要求别人做,自己都不做,那假如让来上课的人了解这个情况,人家是什么感受? 说得比较白一点,你耍我啊。 是不是? 你叫我们做,自己都不做。 那给人的感觉是太难受了! 所以为什么海南省监狱系统,他们推广伦理道德教育,能推广这么好的效果? 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教育者首先受教育。 而且教育的人、教学的人,以至于教学的团体,他的自我要求,那绝对要比其他的人更高。 你说,那要求我这么高,怎么公平? 那这个时候还谈平等啊? 从事教育者,他是传承师道啊,那怎么可以去跟一般的人比呢? 我们选择从事弘扬正法的工作,那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很自然的,社会大众心里面,他对我们崇敬啊,那个就是弘扬儒道释的团队,很自然的对我们的要求就高。 我们享有这样的尊重,当然要尽我们的本分,把好样子做出来。 你比方我们在大陆的时候,我们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同仁,走到哪里,人家一知道你是庐江的同仁,哇,那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啊。 有没有? 你们都没回去的经验吗? 有没有? 有哦。 那种眼神是崇敬,背后有没有我们要尽的责任啊? 我们家里长辈生病了,很多各地的上过课的学长们,人家轮好几批,到医院去照顾我们的长者,尽心尽力。 连那个医院里面的护士都很惊讶,跟他们都非亲非故,怎么照顾这个长者跟自己的父母没有两样。 他们一了解,原来这些人就是办伦理道德教育的,人家很尊崇他们,尽心尽力照顾他们。 这个福报哪里来的? 这个尊崇哪里来的? 老祖宗的福报啊、师长的福报啊、庐江的福报啊! 那我们享有这样的福报,要尽我们的责任啊。 要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要传承庐江的精神啊。 庐江的精神是什么? 无怨无悔,牺牲奉献,扭转乾坤,没有为自己想,为一切人民、老百姓能受到好的教育,能过上幸福的日子着想。 就是这一份心,才能在短时间之内,在庐江全民教育产生效果。 身教啊! 但是发心容易,恒心难哦。 发前面两年、三年的勇猛心容易,保持五年、十年甚至是一辈子,那要真心哦,那不能是露水道心。 而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精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精神。 精进,是能进步哦。 因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一份悲心、这一份利众的心,是与日俱增,日新又新,还是在往后退了? 修学的关键,一定要先打破第一关,叫不自欺。 我们自己在退了,不知道,不承认,这就是自欺这一关,就打不破了。 好,那谢谢大家。 发布时间:2024-11-24 08:39:32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