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18 内容: 幸福人生讲座(第三梯次)蔡礼旭老师主讲(第十八集)2005/8/4台湾中坜善果林档名:52-137-18诸位朋友,大家好! 在这几天的课程当中,我们最主要是要生起对圣教的信心、对圣教的理解,课程完以后要是对圣教的信受奉行。 在这个信受奉行的过程我们懂得分辨对错、好坏、是非,因为现在我们这样回去之后,您很有可能成为异类。 有没有可能? 会! 要有心理准备。 当你看到别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好像来到动物园,被人家看。 记得在大前年底我从澳洲回来,十二月九号回家,隔天就赶上台中去了;不过比起大禹的三过家门还差得很远。 回去之后睡了一晚,我到台中要就教於徐醒民老师、还有周家麟老师,杨淑芬老师帮我引见。 我正在高速公路上杨老师打电话给我,她说你开快一点,这些长辈已经到了。 我到了台中莲社赶快上去,一看这几位长者都已经坐在那里吃饱了,我还没吃,我赶快先给他们行个礼,我就开始吃饭。 这几位长者就一直看我,那种眼神好像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愈有趣,看得我有点不好意思,都不大好意思吃饭,杨老师就跟我比赶快吃,因为我没见过什么场面,比较羞涩。 后来吃完饭旁边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长者他就跟我说到,他说刚刚这几位老前辈在看著你,那个意思就是叫你拜师,你怎么都没什么反应? 因为他们都问「你几岁? 家里在哪?」为什么他们会看我看得这么仔细、这么欢喜? 因为杨老师跟他们说有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要来学儒学。 现在三十岁年轻人不去跳ROCK就不错了,还来学儒学,他们高兴得不得了,所以看我就像看希有动物一样。 你现在回到你自己的家庭、工作场合,你一样会有这种感觉。 你很可能今天回去:老公,我回来了。 你先生抬起头来,然后又把头低下来,说:你今天又没发烧,干什么? 或者跟你讲:回来就回来,嚷嚷些什么? 那你下一次回来要不要说「老公,我回来了」? 要不要? 要,对的事情要怎么样? 要坚持做。 人生只有两种状况,不是你转境界,就是你被境界转。 你是要转你先生还是要被你先生转? 你被他的冷漠转掉了,那你家庭的气氛就建不起来。 他给你冷漠的回应,反正你又不贪,他冷漠来,你如如不动,接著继续干你该做的事,别人对不对那是他的事,我有没有做对才重要。 他一来没回应,马上你就去端杯热开水放在他的面前,「你一定口渴了,先喝杯水」,你先生会心里想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真的! 有一个老师她学历也很高,有一天她的先生早上起床跟她说:你帮我把拖鞋拿过来。 她先生顺口讲了一句话。 我想她先生想,哎哟! 讲错了,我太太一定不可能帮我拿的。 她第一个念头起来是谁要帮你拿! 第二个念头想我已经学《弟子规》了,该拿一下。 她就把她先生的拖鞋拿来放在面前,她先生很惊讶,又说:你帮我把我的衬衫拿过来。 她把自己的脾气压下来,还是面带微笑,又把他的衬衫拿过来。 他说:你再把我的领带拿过来。 诸位朋友,谁是菩萨? 她先生是菩萨,看她的功夫到不到家? 她又把他的领带拿过来。 从那一天以后,每次她要去上《弟子规》,她的先生都会把她送到门口,说你好好去学。 所以你要去转境,不要被境转。 对的事要坚持做下去,你就能转整个家庭,转你所处的团体跟社会。 像当初卢叔叔在教孩子的时候,他的父母跟他讲「哪有人像你这么教儿子,太严格了,不要这么严格」,对他还颇有意见;他的兄弟姐妹都笑他「都什么时代了,还拿这个古老的学问来教」。 当然,卢叔叔读书也有根基,不会被他们影响。 过了十年以后孩子十三、四岁,爷爷、奶奶改口:哎呀,这两个孩子真乖,见到我都帮我捶背,帮我扫地,帮我煮饭,教得好! 诸位朋友,你现在做对的事,那个肯定的言语有可能要五年、十年才回来。 但是一个人做对的事并不是要那个肯定,假如只是等著那个肯定那又堕落了,又著在财色名当中了;要做得坦坦荡荡,无所求。 他的兄弟姐妹开始向他搬救兵,「我现在儿子都不听话,回来跟我要钱,我都不知道要躲到哪里去了,赶快教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看,当初被人家看作异类,但是现在却变成解决人家问题的智者。 我们要把对的事坚持做下去,要懂得判断现在的社会根源的问题在哪? 就在一念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自我中心」我们以前在念书的时候看了还觉得很有学问,因为它是翻译过来的。 很多翻译书你会被它搞糊涂,就是什么? 讲白一点叫自私,哪有那么好听;很多专业术语都讲得很好听。 自私对待他人,提升起来就是竞争,因为都想自己,不给别人,竞争。 再来,斗争、战争,一个存心错了,存心、思想延伸出来就是错误的行为,走到最后是一条死路。 现在是死路一条,多少人在走? 诸位朋友,现在走这条路的人占百分之多少? 有一次我上课问了一个问题,「你拿到一个很好吃的东西,请问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是在秦皇岛问的,前面第一排坐了一个年轻小伙子三十来岁,他没有什么想,他说「马上吃下去」。 隔了三、四排有一个中年妇女四十岁,她说「给孩子吃」。 上课的时候要如如不动,要「心眼口,信皆要」。 诸位朋友,你看我在上课的过程有时候还是有人走动,有人进来,你们有没有看到我这样过去? 下台来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冷,或者有点热,真正坐上台上来不知道冷不知道热,因为你全神贯注,这些感觉都排到后面去了。 确实一个人专注的时候,那个潜力可以发挥得很高。 当这位女士,她四十来岁,她就回答道「给我的儿子吃」;后排有一位七十岁的长者,他说道「给父母吃」。 从这三个回答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谁的学历最高? 三十岁的;谁知道做人? 七十岁的。 所以你看,书读愈多愈不知道做人,因为读错了书;很多的书籍都在刺激他的欲望,刺激他的享受,只想到他自己,没教他为父母著想,为众人著想。 我们去看一个人的生涯规划就好,我还没有闻圣教以前想什么叫成功? 你看这个社会都把我们误导了,我以前看到一幕还以为那个叫成功,就是站在一栋豪华别墅的前面,旁边要站著一个身材姣好的老婆,然后前面要有一台BNW还是BENZ的车子,这样叫成功,有没有? 我相信有很高比例的男士会被误导成这样叫成功。 其实你冷静想想,真正拥有这几样东西的人成功了吗? 对! 这样叫快乐吗? 你看买一件漂亮的衣服可以快乐多久? 我有一位长辈,他还没有娶老婆以前,带女朋友出去吃饭,他说女朋友很好养,因为都吃一点点,怕会胖,他心里很安慰,假如这样我养得起。 结果娶回去以后,突然幻灭是成长的开始,饭很便宜,衣服很贵,因为女人的衣橱里面永远少一件。 带著太太出去逛街的时候,太太看了看这件衣服,「买了,买了」,他在旁边说「不要啦! 不要啦!」听说跟老婆去逛街的男人寿命都会减短,因为心脏跳得太快,因为一个人一生心脏跳动的次数是固定的,跳得太快就提早结束生命。 所以为了让你的先生长寿,不要让他在那里「不要啦! 不要啦!」人把快乐定位在物质的追求,其实物质追求的背后是空虚、是虚荣、是攀比、是比较,那是无底洞! 你跟人比较,你有了五百万,看人家有一千万,就闷闷不乐,有了一千万,你看人家有五千万,就觉得睡不著觉。 你看现在年轻的这些男女,他们也很有财富规划的能力,去买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刷卡半个月的薪水都没了,因为那个名牌贵得半死,然后后半个月省吃俭用吃泡面。 有没有财务规划的能力? 用错地方了。 到最后几天撑不下去,没钱了,回去跟他爸爸说:爸,我没钱了! 他爸爸很生气:我要跟你讲多少次,怎么都讲不听,你要把我气死是不是! 不要那么乱花钱,还缺多少过来拿。 真的,一边骂皮包就怎么样? 「宠猪举灶,宠子不孝」,多少父母在犯这个错! 因为有一个愿打有一个就愿挨,你就是有那种戏码可以上演他才演得下去。 你真的狠下心来告诉他,从此以后你要独立,一毛钱都不给你,你相不相信他人生的戏剧会变? 就是有你的宠爱,才有他的连续剧可以演。 假如你都不看,他演二天、三天,他自己就觉得没啥意思,他就不演了,他下台以后会重新演好戏。 孩子上演那些乱七八糟的戏都是旁边的亲人在观赏,在给他鼓掌,继续演继续演我支持你,是不是? 他没有票房他就不干了。 要冷静! 一个人穿著漂亮的衣服到公司去,左晃一下右晃一下,然后对同事讲:你觉得我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刚好遇到一位少根筋的男士:有吗? 没有吧。 你不只不会快乐,你还会生气生一天,我花了那么多钱,你还没有发现我这么美丽。 有的人都自取其辱,「你猜我这件衣服多少钱?」「五百块应该就买得到」。 真的,有气质的话,三百块的衣服会穿成三千、三万块,你相不相信? 你看那个有气质的女性穿出来:你猜多少? 五千。 她都在那里偷笑:两百块买的。 气质不好,穿的都是三万、二万的,你最好不要去问人家多少钱,不然你不会快乐,你会很伤痛。 物质给人的快乐是假的,只会让人更攀比、更虚华而已,更没自信;一个人的自信绝对不可能在外表当中取得。 你看那些穿著争奇斗艳的女性,她很有信心吗? 你相不相信她站在我面前五分钟她就站不下去了? 我们用非常真诚的眼神看著她,我们内心帮她念佛,「你觉悟吧! 觉悟吧!」她会觉得不好意思,真的不骗你。 恶人看到有学问的人,他都会觉得内心惭愧;只怕我们的德行不够而已。 一件漂亮的衣服快乐不了多久。 你看那一台BMW开过来可以快乐多久? 快乐一个月,每天回来都在那里擦车。 你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因为你要付贷款,你们家庭经济很紧,然后你的太太从原配被打成小姨子,大老婆是那台车,她被打入冷宫。 付贷款付五年、付十年。 你开出去拉风,突然看到BMW又有新的款式,你每天在那里痒痒的,人家开新款,又把我压下去了,过没多久撑不住,又去换新款。 有没有可能? 因为欲是深渊,填不满的,没有底! 一辈子将成为物质的奴隶,都一直在还贷款。 你看整个西方世界有没有储蓄的观念? 都一直在消费,因为整个世界社会环境都在刺激他的欲望,一辈子都是负债过,有些债务还要留给妻儿。 所以豪华的轿车不会让人快乐。 再来,买一间房子快乐多久? 还要阳明山上的,还是寿山旁边的。 快乐一年,痛苦多久? 还贷款二十年,每个月都很紧张,要赶三点半,不然跳票。 我爸爸在银行,所以这个我很清楚。 我爸爸跟我讲,你不要看那些老板开著豪华轿车很拉风,他们都是赶三点半来的,为什么开那么贵的车? 打肿脸充胖子,怕借不到钱。 这样的人生一场空虚,有啥意思,早晚被人看破,惹人笑柄。 他买了那个房子,一年去不到二、三次,还要请个仆人在那里帮忙看管,你一年去住二、三次,那个仆人住多久? 三百六十五天。 诸位朋友,人要活得明白,是谁比较有福报? 你去拼死拼活赚钱,他来享受,这叫颠倒。 有一个朋友他买了一个将近两百坪的别墅,那很大了! 他维持那个别墅每一年要二十万人民币,大陆的物价跟我们还差一段,二十万人民币换成台币要八十万,代表他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六、七万。 大陆的物价比我们低很多,这六、七万可不是小钱。 我们帮他算了一下,他年轻的时候没有时间住,因为要赚钱;他年纪大了以后没有能力住,因为没赚那么多。 所以一辈子为了一间别墅,怕人家茶余饭后说「你有没有别墅?」说没有好像很丢脸,为了一个虚名,一辈子栽在那里,闽南话说的,叫「自找麻烦」。 房子是拿来住的,结果忙成一生庸庸碌碌,人要清醒。 乐,知足者常乐,知足的人每天吃碗面,欢欢喜喜。 像那时候我到海口去一个人住,要煮饭、要洗衣服,统统自己来,突然在那段日子里面脑海里会常常浮现一首歌曲,哪一首歌? 「世上只有妈妈好」。 你们都了解我的心声。 一个人出去打拼吃过苦头以后,回到自己家里面再喊那句「母亲!」味道绝对不一样。 所以你要让你的孩子真的孝敬你,一定要把他踢出门,让他尝尝什么叫辛苦,什么叫治家不容易。 你如果每天给他供在家里,三餐煮给他吃,他不想吃你还出去给他买,你这一辈子都要烦死,你这一辈子就做牛做马。 要冷静! 所以真正的快乐绝对不是物质的追求,这些正确的思惟我们首先要确立清楚。 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诸位朋友,什么是快乐? 快乐是成长的喜悦。 看到下雨了我们也有成长的喜悦,我们要效法雨水能够「润物细无声」,我们效法雨水是普施供养;绝对没有说哪一棵树跟它比较有交情就下在那一棵树上,所以看到雨水,我们就学习成长的喜悦。 我们看到雨水就要想起「孔子传」那一段话,「悠悠的河水之中,含蕴著君子立身处世之道」。 诸位朋友,我在补习班读书的态度一直保持到现在,因为那时候补习,我只剩四个多月,每一堂课听完要马上会,你不能打包,因为你没时间,所以每一堂课都全神贯注把它学好。 没有学会的一下课我马上跑去问老师,假如老师跑得跟什么一样快;这样的老师现在很多,不能怪他,因为他有买别墅,他要赶场! 从高雄要到台中去,太多了。 这些老师忙碌一生,把身体都搞坏了。 老师不能问,我都观察哪一位同学这一科最好,我就请教他,一定要把它马上消化。 这样全神贯注的学习状态就一直保持。 很多人说人的记忆力会随著年龄而下降,对不对? 随著年龄下降是结果,原因在哪里? 所以人觉悟就要时时把原因找出来,你就愈来愈觉悟,愈来愈有理智。 记忆力衰退是结果,原因在於烦恼愈来愈多。 诸位朋友,你去注意看,忧郁症跟老年痴呆症的人很大的比例都是年轻的时候想得特别多,想过头了,神经受损,都杞人忧天,到了老年就老年痴呆。 假如我们的烦恼能够慢慢减少,那你的记忆力会提升。 这不止我自己印证,我现在的状态要去考大学联考我也满有信心的。 我们在海口一些老师又去参加考试都有这种感觉,状态比十多岁的时候还要好,这是真相。 要练,刀要愈磨愈利,脑筋是愈用愈活。 我们看到李师公九十几岁讲经有没有翻课本? 《诗经》说什么,《书经》说什么,引经据典不用翻书,我们要往这个方向、目标去追求才对。 领受这些教诲,我们时时都可以印证,都有成长的喜悦,孔子那一段话能背几句就背几句。 「万物於水中都能洗去污秽,洁净自身,又是善於教化」,所以我们当老师的就要像雨水一样,把学生心中的染著、尘埃冲刷掉。 您假如能时时领纳这些学问,那你随时都有成长的喜悦,你就活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诸位朋友,我们已经第四天了,您在这四天当中微笑的比例跟以前的日子比起来怎么样? 多很多,所以有一句话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听过? 这个叫两岸交流,这一句我也是去那里学的。 书山有路靠勤劳,学海无涯苦作舟。 诸位朋友,我们学了四天,苦不苦? 不苦。 好,这个字把它改掉,「乐」作舟。 但是我们也了解为什么学海无涯是苦作舟? 因为他在读书的时候,他想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苦读时」,他脑子里都想著「我要考上状元,我要考上功名」,都是为了这些利而求,一定活在患得患失。 我不相信范仲淹在读古书的时候是苦,他在读的时候欢喜! 我把修身、齐家、治国读明白了,我以后可以利益多少人民。 当人是真正为了成就众人,他读书有乐,这是成长的喜悦。 人生还有什么会乐? 古书里面不是有很多乐吗? 古书的乐才是真乐,因为古书的乐都几千年印证。 来,你们怎么都讲不出来? 那你们乐不乐? 清净心是乐,这是内在的安详,内在的一种法喜,清净心是乐。 我们也想起释迦牟尼佛,「牟尼」就是清净寂灭,这个有真乐。 不过现在人,真正一个人在那里的时候心清不清净? 觉得很不习惯,还想打个电话找个人说说话,不说话反而心里闷得慌,因为人没有安全感,心很烦躁就很喜欢讲话。 像我这种就不一样,我也是有遵守「话说多,不如少」。 不过学问要懂得通权达变,站上讲台了我们就要尽心尽力把道理讲清楚;学问是活的,不要守死了。 这里是清净心是快乐。 再来,还有什么是快乐? 你要追求对方向你人生才不会枉然。 放下一切,身心轻安是快乐。 这个放下要注意,是心上放下,不是事上放下,你不要今天回去就把工作辞掉,到时候你的家里都没饭吃了。 心上放下,放下控制、放下占有,放下贪瞋痴,这会有内心的欢乐、欢喜在。 这是快乐,这个其实也是成长的喜悦。 再来,还有什么是快乐? 知足常乐,非常好。 人懂得知足,当别人给你倒一杯水,你都觉得人间有温暖,当别人给你让个路,你都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光明,知足常乐。 再来? 断烦恼是乐,这都是清净心有真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孟夫子的三乐。 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父母还能够奉养,那是你最大的乐事,那是你人生以至於你的子孙最大的福田,能种在自己父母的身上。 有些朋友回去看他父母,我都跟他说你真有福气,我不是跟他说你爸爸真有福气。 谁有福? 我们孝敬父母那个福都是报在我们自己身上,是我们有福气可以孝养父母;兄弟都在,都可以同心协力互相帮忙,人生一大乐。 第二乐,「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俯仰无愧,每天心里坦坦荡荡,那是快乐! 假如做了一些亏心事,每天都很害怕,那人生绝对没有真正的快乐,那是假的。 最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个第三乐谁可以享受? 你说:蔡老师,你们当老师可以享受。 一切人都可以享受,你是你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再来,当同事之间相处,对於刚进的这些新同事,他的心里非常恐惧,你都全心全意帮助他,然后让他习惯这个环境,你又把你会的经验告诉他、提携他,他会告诉别人:我这一生就是遇到这么好的同事,教了我很多人生的智慧,还把《弟子规》介绍给我,让我的家风有很好的承传。 请问在他的心目当中你是什么地位? 就是他生命的贵人、生命的老师。 当我们身旁的这些亲朋好友对我们的评价都是「幸亏有他的帮忙,才能让我的人生有好的发展」,那你就不枉此生走这么一遭,你随时也会觉得人生过得很踏实,这是乐! 还有最后一个很重要,助人为乐,我们要把孩子引到这个方向来,不能自私自利,冷静! 不要再走这一条路了,这条路走下去叫末日。 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末日? 你们的想法,什么叫末日? 原子弹炸下来「砰」都死了叫末日,那还满轻松的,因为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小时候走在马路上看到电线杆都会贴四个字,你们有没有看过? 「末日到了」。 到了没有? 你们有没有感觉末日到了? 在你们的脸上都看不到末日到了的感觉,从这里我们也明白共业当中有别业。 虽然现在社会很乱,但是你的心善良,就会聚集一些善人,所以五浊恶世当中也有朵朵莲花,五浊恶世当中也有大同世界、也有极乐世界。 诸位朋友,你们这几天来到哪里? 极乐世界。 你们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莫向外求,心善感得的缘分就是善境。 诸位朋友,我们一同立志,「愿将东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有没有信心? 有! 当你没有信心的时候要想到这颗摩尼宝珠,自己有,别人也有,继续坚持就亮了。 想我不可以往生,要想圣贤教诲、要想阿弥陀佛才行。 中国有一句话点出了什么叫末日? 叫「生不如死」。 现在很多的家长很想一把刀拿起来怎么样? 太痛苦了,孩子这么不听话,每天这样忤逆我,我都不想活了。 不过刀子拿起来,突然想到《弟子规》有一句话,「身有伤,贻亲忧」;现在上年纪的人还有孝心,他知道人生最悲哀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不忍心,要冷静下来。 你身旁假如有这样的家长、这样的朋友,赶快要把《弟子规》介绍给他,让他明白方法,才能够离苦得乐,一定要转正确的思想。 我们看到每天杀父害母的例子频频出现,兄弟相残、夫妇相杀,每一个礼拜几乎都看得到。 那天看到一个报导,外国的,一个七岁的男孩把他妈妈的男朋友杀了,七岁,他的弟弟四岁,从头到尾都看得一清二楚;在法国,一个十二岁的男生把他十七岁的哥哥杀了,杀了以后还把他哥哥的尸体用电锯分尸。 我在十年前看到一则报导,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因为父母不给他买车,他找了几个同学联手把父母都杀了,诸位朋友,你还记得吗? 对! 事隔才一百多年,一百多年前杀父害母没有出现过。 在清朝时候只出现过一次,皇帝震怒,把那个县太爷撤职查办,巡抚、总督记过,「你这个父母官怎么做的!」现在杀父害母的事有没有哪个县长说「我错了,我有责任」,你有看到吗?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当官的想的是他的功名利禄,他的本分有没有时时提起? 我曾经听到一个报导还满感动的,在韩国因为离婚率升高,很多读儒书的读书人都走到孔庙、走到祠堂下跪,对著这些圣贤的灵前忏悔、惭愧,「我是读书人,社会风气愈来愈差是我的责任」,在韩国看得到。 诸位朋友,在中国人的社会还看得到吗? 韩国人的未来前途一片光明,我们都可以预料得到。 韩国人清醒,当初美国文化、很多外来文化要进去,他们接受了一段时间,突然觉得苗头不对,这根本是一条死路,赶快拉回来;而中国人不知拉回来,愈沉溺愈深。 韩国人知道那死路一条,马上回来重视中国文化,韩国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没有一年没有中国文化的课程。 在这一本里面有一篇文章「至圣先师孔子,在韩国深受爱戴」,要警醒! 这种杀父害母的例子,现在一个礼拜有一二次、二三次;再过十年以后,一个礼拜有二十次、三十次;再过二十年,一个礼拜会有多少次? 假如再不回头,二百次、三百次。 当我们处在这样的世界当中,诸位朋友,你会有真的快乐吗? 不可能。 现在这种杀父害母人伦悲剧,讲一句客观的话,刚刚才上演,这些种子会持续冒出来。 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乱,我们要站稳脚跟,赶快布下伦常大道的种子下去,这样的乱相才有可能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扭转过来。 我们这个时候要有「挽狂澜於既倒」,那个狂澜要压下来了,我们要有那个豪情,一手把它拍回去;这个布袋戏里面常常有,有没有? 你看那个高手,气功过来,他就啪、啪,从容不迫。 「扶大厦之将倾」,那个大楼要倒下来了,赶快把它扶正。 这样的工作现在不做,十年之后你想做没机会了。 往哪里走? 从仁爱的心出发,仁爱提升互助、互爱,走上大同世界、极乐世界,所有复杂的问题都能找到最简单的源头。 末日与大同、极乐只在什么? 一念之间,转这个社会的风气就从我们当下的一念,当下能替家人著想,能替他人、能替社会国家著想,不出五年、十年社会风气就会转过来。 这个世界最需要的就是榜样,只要有好的家庭出现,有好的社区、好的城镇,真正达到大同世界,民心所向,统统都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求人生的安乐、幸福。 老和尚给我们指示,要把庐江汤池镇做成大同世界。 而如何做成大同世界?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的家、你的社区就从教育开始做起。 这一节课我们就上到这边,谢谢。 发布时间:2024-11-25 08:19:10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