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依着无生的智慧来修事忏 内容: 依着无生的智慧来修事忏◎ 弘 一依着无生的智慧来修事忏,才是最圆满的忏悔! 下面说明事理相资。 如洗涤之法,虽净在清水。 若不加之灰皂,垢腻难除。 就像洗东西的时候,虽然使手干净来自于清水的洗涤,但若不加肥皂,尤其是垢腻的东西,就很难洗干净。 清水指理忏,灰皂指事忏,事和理要互相帮助的。 故正助合行,如目足相假。 岂独灭罪? 正是理忏,助是事忏。 所以要把二者配合着修行,如目足相假,理忏是目,我们看到了无生的理,然后带动足去行,足就是事忏。 依着无生的智慧,再来修事忏,这时就是有目有足,就很圆满了。 如果刚开始,我们对于实相的理,还不能了解,至少先要有事忏,把粗重的罪业洗刷掉,然后再来观察无生之理,就容易相应了。 当我们与无生的理相应时,就像眼目打开了,那时同样是拜八十八佛、拜大悲忏,就真的是目足相应,直趋解脱之门了。 所以如果能够目足相假,如果有目(理忏)、有足(事忏)二者,能够相互帮助的话,那么岂独灭罪? 岂只是能够灭罪而已,甚至能够证果。 因为有足,有事相上的修法,得到三宝的加持;有目,有理观--无生观,内外合和之下,般若之力强大时,甚至可以断惑证果。 既能证真,故六根忏悔若成,六根清净可获。 若不以圆观为主,则不名大乘忏法。 纵能灭罪,止免三涂;纵能生善,不出三界。 既然事理相助时,能够证得真如本性,那么六根忏悔若成,六根清净就可以获得。 依止《法华三昧忏》来忏六根之业,如果能够清净,这个清净,不只是忏粗重的罪业而已,包括我法二执也忏清净。 那么就可以获得六根清净的这个阶位。 在此阶位时,已经断见思,出三界,也就是圆教的十信位。 相反的,若不是以圆观为主,则不名大乘忏法。 这个标准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若要真正修大乘圆顿忏法,它的体必须是圆顿观法。 如果不是这个体,只是纯粹的事忏,纵然能够灭罪,也只是灭掉三涂的罪。 因为事忏主要的功能,就只是灭掉业种中能够牵引三途的力量,但罪业的种子并没有彻底全灭,所以止免三涂。 如果不是以圆顿观法为体,纵然透过诵经、拜忏等能够生起善法,也不出三界,因为修法时有能有所,仍然是三界之业。 先知此意,然诵其文,俾在兼行,取成大益也。 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然后再来读诵这些大乘的忏悔文,俾在兼行,目的是在于事和理都能够兼行。 例如天台的忏法中,《大悲忏》《净土忏》等等,它们所根据的原理都是五悔法门。 而五悔法门此事相的体,皆根据圆顿之理。 所以修忏法时,有事有理,目足相资,不仅能灭除三恶道的罪业,甚至可以断惑证果,能取得大的利益。 以上介绍理、事二忏相互帮助之理,我们应当尽量学习与实践。 摘自《南山律在家备览--忏悔篇》 发布时间:2024-12-10 08:28:24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