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家庭教育发隐 内容: ◎ 印 光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于禀质之初。 凡女人受孕之后,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于正。 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 所生儿女,必相貌端严,性情慈善,天资聪明。 及至初开知识,即为彼说做人之道理。 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 及三世因果之罪福,六道轮回之转变。 俾彼心中常常有所恐怖,有所冀慕。 再令念佛、念观世音,以期增福增寿,免灾免难。 不许说谎话,说是非,打人骂人。 不许糟践字纸,糟践五谷,糟践一切东西。 不许乱吃食物。 不许与同里群儿聚戏。 稍长,即令熟读太上感应篇,文昌阴骘文,关帝觉世经,俾知有所师法,有所禁戒。 一一为其略说大意,以为后来读书受益之前导。 幼时如是,愈读书愈贤善,不患不到圣贤地位,光宗耀祖也。 否则任性骄惯,养成败类,纵有天资,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则读的书愈多愈坏。 古今大奸大恶之人,皆是有好天资大作用之人。 只因伊父母先生,均不知教学圣贤,躬行实践。 止令学文字,为应世谋利禄之据,其智识之下劣,已到极底。 以驯至于演出废经废伦,争城争地,互相残杀之恶剧。 此种祸乱,皆彼父母先生,不知教子弟之道所致。 自己纵无大恶,而坏乱世道人心之罪,当与彼子弟同受恶报于永劫矣。 吾故曰,教子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而教女为尤要。 以人之幼时,专赖母教。 父不能常在家内,母则常不离子。 母若贤慧,则所行所言,皆足为法。 见闻已熟,心中已有成规。 再加以常常训诲,则习已成性。 如镕金铸器,模型若好,器决不会不好,以故教女比教子尤为紧要也。 以贤母由贤女而来,若无贤女,何由而有贤母。 无贤母,又何由而得贤子女哉。 此种极平常之道理,人人皆能为之,所痛惜者,绝少提倡之人。 俾为母者,唯知溺爱,为父者,亦无善教。 及至入塾读书,为师者亦由幼时未闻此义,故亦不知读书为学圣贤,不教生徒躬行实践圣贤所说之道。 但只学其文字,以为谋利禄计。 而不知学圣贤有莫大之利益,自己与子孙,生生世世,受用不尽。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发布时间:2024-12-17 08:15:45 来源:藏经阁 链接:https://www.vipfo.com/article/8608.html